打开APP

玩转消费金融,银行也许更有底气

据估算,在消费金融发展非常成熟的美国,消费贡献了70%多的GDP,而中国消费市场只占GDP的30%。这也说明,消费金融尽管在中国发展迅速,但仍然还是刚起步阶段,未来将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面对万亿级消费金融蓝海,传统银行、电商巨头纷纷出手,群雄逐鹿。然而硝烟背后,我们必须看到,消费金融的场景和流量固然重要,但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风控水平是玩不转的。在这场真枪实弹的风险之战中,银行凭借产品更丰富、资金成本低、业务模式更成熟等优势,也许会取得先发优势,获得胜算。

消费金融的需求正在爆炸性增长

  “借钱去消费”——这往往被认为是败家子行为,而如今,“敢花明天的钱”,却已经悄然变成了一种时尚。一项针对都市青年的调查显示,有57%的受访者表示“敢花明天的钱”,48%的人称自己“不会因为负债消费担忧”。

  你敢花我就敢借,在新兴消费观念的引领下,传统银行、电商平台乃至其他专业类消费金融公司,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消费金融产品,试水消费金融产业蓝海。如以银行为主导的住宅抵押贷款、教育贷款、购车融资、信用卡消费业务,专业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校园贷、工薪贷、装修贷等,电商平台提供的“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一时间,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各种机构、各种产品、各种营销,充斥消费金融市场,分切巨额利益蛋糕。

  有关数据也显示:2013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3万亿元,预计2017年将超过27万亿元。这组数字,生动展现了消费金融在中国的迅速扩张。

  据估算,在消费金融发展非常成熟的美国,消费贡献了70%多的GDP,而中国消费市场只占GDP的30%。这也说明,消费金融尽管在中国发展迅速,但仍然还是刚起步阶段,未来将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银行发展消费金融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目前,在中国的消费金融领域,实际已经形成了三大派别,即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和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尽管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依靠场景和流量,听起来如雷贯耳,但笔者认为,消费金融拼的不仅仅是场景和流量,更要靠资金实力和风控水平。与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和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比,银行发展消费金融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银行的资金成本更低。往外借钱首先得有钱借。在这方面,银行凭借金融牌照,理所当然底子更厚、底气更足。它既可以运用自有资金发放贷款,也可以通过发行金融债券,扩大低成本资金来源。而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和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由于注册资本低,融资成本高,政策壁垒大,资金来源注定是有限的,且成本要高出银行不少。

  特别是信用卡业务作为银行消费金融的主打产品之一,已经经过多年的积累,客户基数大、营业规模大,是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和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无法比拟的。以招商银行信用卡为例,伴随持卡规模的不断扩大,截至6月末,以12881亿元总交易额位居国内银行的首位,利息收入达到189.20亿元,同比增长21.63%;信用卡非利息业务收入67.75亿元,同比增长29.37%。而作为*登陆资本市场的P2P平台宜人贷,虽然也取得了不小的增速,但2016年仅促成贷款203亿元。

第二、银行的风控水平更高。在征信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形下,如何控制风险,减少消费信贷的不良比例,是所有消费金融公司共同面临的课题。尽管银行消费贷款经常被诟病“门槛高”和“手续繁”,但不得不承认,他们在发放消费贷款方面的风险控制更专业,因而也更可靠。比如,招行信用卡在风险控制上就有很多独到之处,他们选择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依托庞大的消费数据,招行信用卡建立起一套智能的核心IT系统,并随着数据维度的增加,不断加入更多的数字模型。

  以征信为例,给什么人发卡、是否发将由这个系统通过计算得出。此外还有风险侦测系统,可判断客户的异常交易。系统自动将异常交易捕捉出来,监测员会通过行为分析,进一步决定是否需要向持卡人发出预警信息。而与此相比,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和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的风险控制还只是刚刚起步,风控机制尚未正式建立起来。不断跑路的“P2P”,以及臭名昭著的“裸贷“,也从侧面见证了这些公司的风控机制毫无章法。

第三、银行的产品布局更丰富。在产品提供方面,虽说互联网巨头们进军整个消费金融市场,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不过目前他们还只是局限于基于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大多聚集在商品分期付款的领域,虽然与自身业务构成了产业生态,但因业务单一,未免有些“小打小闹”。而产业系的消费金融公司,大多专注于一个方面的消费信贷,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银行在产品提供方面,凭借多年线下信用卡数据积累,则可以将消费金融延伸到各种应用场景。如招商银行信用卡,通过多维度的场景连接,形成了一种“有需求就有场景供给”的“如影随形”的模式。他们聚焦年轻人关注的吃、喝、玩、乐需求,推出电影在线选座、美食限时抢购、积分实时兑换、机票酒店一键预订、生活缴费一键完成等生活消费服务;打造“旅游海购”频道,围绕用户出境前、中、后三个场景,提供一站式境外服务,构建出比传统线下更多的线上消费场景,从而实现了用户的高粘度及高变现。

  不仅如此,他们还喊出了“更懂年轻人”的口号,先后与QQ、英雄联盟、携程、网易云音乐、摩拜单车等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信用卡,连接社交、游戏、旅行、音乐等细分场景,为用户提供体验更好的金融服务。这充分说明,只要银行重视线上市场的开发,银行消费金融的应用场景将具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银行应大胆拥抱金融科技

  应该指出,数据、风控、资金是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相较于电商系、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的突出优势,但场景、获客能力还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银行在布局消费金融的过程中,应该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通过网络消费实现全产业链布局,丰富线上消费场景,增加客户流入,最终带动消费金融服务需求。

  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今年3月15日也表示,银行3.0时代已经来临,银行业要利用金融科技,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和流程,整合传统服务资源,联动线上线下优势,提升整个银行业资源配置效率,以更先进、更灵活、更高效地响应客户需求和社会需求。

  在这方面,招行信用卡作为国内信用卡行业、消费金融领域的领跑者, 8月28日宣布旗下掌上生活App6.0版本正式上线,打造了e号贷、e招贷、e闪贷、e分期、现金分期、掌上取现等细分产品,形成了覆盖装修、结婚、出国、求学、购车等人生重要场景的完整消费链。值得一提的是,依托FinTech金融科技,掌上生活App打造了可实时推荐符合用户个性消费金融需求的智能消费金融引擎——e智贷,不仅可以秒级判断用户的消费金融额度,还可主动捕捉用户价值信息和潜在消费金融需求。

  据最新数据显示,掌上生活App总下载次数已突破1.35亿,绑定用户突破4000万,日活跃用户高达576万;截至今年6月,仅明星产品“e招贷”交易规模突破381亿,余额逾300亿元。

  可以预期,随着未来市场的不断拓展,银行借助金融科技,消费金融业务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消费金融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