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老龄化加剧,社区医院缺口巨大!投资人看好的社区医院长啥样?

社区医疗载体本身是有投资价值的,不但要善于资源整合,更要懂得资源控制。

  4月28日,由民建中央、科学技术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清科集团等承办的“第六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中国西部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金融品牌盛会,本次大会以“共享新时代,共促新发展”为主题, 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共享一带一路新机遇,凝聚起新时代新征程强大发展动力,加速步入四川发展“新时代”!

  在“大健康与乡村振兴”主题专场,贝增资本合伙人程思议,四川联创东林副总付志骅,瑞德纵横资本董事长王利松,天睿基金董事长曾飞然,天创资本合伙人张劲,围绕“社区医疗的投资逻辑”进行了圆桌讨论,亚商资本合伙人高峰彪担任圆桌主持。

  以下为圆桌实录:

高峰彪:成都的同仁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讨论一下社区医疗的投资逻辑。在上台之前我们也讨论了一下,社区医疗和社区服务其实也是这两年比较新兴的产物,我相信在座的嘉宾可能对社区医疗都不是有特别成熟的投资案例,今天也是发散性的思维,看看各位对于这方面的投资以及建设性的一些意见。第一个环节每个人分别介绍一下自己的基金,以及自己对社区医疗发展的初步的看法。

张劲:大家好,我来自天创资本,我是负责整体医疗方面的投资。我们投资在2003年,最初是一个天津市政府下属的一个科委的单位,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股权改造之后现在民营占80%。我们投资机构现在主要的方向是医疗板块。我们医疗方面也投出了几个上市公司,当时是比较综合性去投资的,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医疗板块也开始建立起自己专门的医疗基金,我们第一期基金是五个亿,有一个上市公司的LP,所投资的重点方向就是专注在医疗器械,尤其是早期,主要是以技术替代性,或者是具有驱动力的新产品为主。

曾飞然:我是天睿资本的曾飞然,天睿资本涵盖政府投资、物流投资、大健康、轨道交通四大投资板块,其中大健康板块是我们公司布局的重要领域。我们分别与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市温江区发起设立了100亿元的大健康产业基金,分数期来进行。我们的投资基本按照4+3+3的配比,40%是投资医服企业项目,30%投资生物医药项目,30%投资生物器械及材料项目。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社区医疗这一块,希望有类似好的项目跟我们基金对接。谢谢!

王利松:我们是投资和融资服务的结合,在四川这边有一个生物中心,有三百多家新三板的企业,大概有三分之二我们有合作关系,我们提供服务。医疗和大健康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六个领域之一,2015年我们投了一个中国老年病医院和养老医院、社区医院结合的项目,现在发展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在这个点上我们有两个项目,包括一个项目是做家庭医生,就是说为社区医院赋能,这方面我们还是比较关注,就像刚才有位嘉宾在讲,医疗效率的提升有非常大的一个机会。我觉得社区医疗其实也存在一个资源使用效率不够,如何提升效率的这样一个机遇在里边我们也是比较关注这个领域的机会。

付志骅:我来自上海联创,我们90年代是由科技部创办的,在06年的时候通过改制变成了一个完全私有化的一个公司。我们的投资方向,最开始投资基础行业,在后来我们转向了传统的消费行业,比如说像富森美家居,现在把消费升级作为我们新的十年的投资方向,我觉得在社区服务当中的社区医疗这一块,我们目前是学习者、观望者,是随时准备入局的一个投资者。

程思议:我们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在早期项目的专业判断方面,以及成长性方面的投资都还算做得不错。我们主要以早期项目投资为主,希望跟一些优秀的项目一起成长。对于社区医疗我关注时间比较长,我觉得现在是一个机遇期,可能有的人还在看政策,但是等政策真的完全落地,可能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我跟很多创业的朋友也交流过,我们借着这个机遇期,把握住机遇期就可能成为龙头,这里边有很多的要素,一会儿跟大家交流。

高峰彪:到六月我们成立十周年,是一个比较传统的VC基金,我们跟政府很有很多的基金,我们的风格是比较偏投资实业,所以目前关注的领域是两个,一个是偏消费型的,一个是偏制造型的。医疗服务这个领域也是我们一直比较关注的,包括我个人一直在大医疗深入投资这类的领域。我们基金之前在医疗和生物行业投的像美康生物现在也进入到上市的阶段。

社区医院的钱景在哪儿?

高峰彪:因为社区医疗这个概念大家觉得是一个风口,前两周也可以看到自己的朋友圈的转载文章,目前全国一些有一百多家三甲医院,卫计委可能会慢慢把普通的门诊关停。社区医疗包括几个形态,包括类似于三甲和二甲普通门诊的基础的下沉,会有更加专业性的、跟养老跟商业结合的形态。

  请在座的嘉宾谈一下自己投资过的,或者是自己推荐过的,无论是普通医疗服务型的还是偏商业型的,针对自己看好的领域,对投资的判断点,或者是从企业发展、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程思议:社区医院常见病多发性的诊疗,以及护理,还有诊断慢性病的治疗,体检工作,有的时候还承担政府的突发疾病的一些工作,还有转诊,治疗不了的疾病转诊,家庭的医疗服务。现在我比较看好的是社区内部或者是外部康复,特别是从三级二级医院做了手术回到基层,康复治疗。这里边充满着机会,一些是慢性病,还有一些手术康复,这些需要比较高的服务专业能力。现在基层的卫生服务中心或者是卫生院大部分还是私有的,或者是国营的,这个从民营要慢慢过渡,里边就有很多的机会。

  现在的机会就是公立的机制、整个政策不是那么明晰,让公立的卫生院没有那么多动力把事情做得更好。我们之前在一些当地的区域卫生系统做规划的时候发现,在医改大的政策下他们都不想动了,这里边有很多的积极性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民营医疗机构的一个机会。怎么去提高效率,怎么凸现自己的优势,如何专科化等可能是细分的领域,在康复或者家庭护理方面也有很多的机会。另外我看了一下国外的一些,比如说英国、德国、日本,我觉得跟这个支付环境有关系,那个时候民营会迅速的大量的涌现市场。

  前面说到现在政策还不那么清晰,但是有一个趋势,你按尝试的理解往后面走,民营医疗本身也算是独立性,但是这个独立性怎么去控制。我看到一个事件,有一个区域相当于政府一个总的投入,你投入了盈利算是你的,超出了是由你来承担,这是由民营来做这个事情,自己承担的。它也是相当于社区服务,现在是一个什么结果呢?它比同等的公立接受的不同的疾病收入是20-36%。民营是让人们以怎么样更好的方式来生活,这样把患病率降低,使整个的费用降低。

  医保支付等大的政策变化没那么快,可能会有考虑,这就是我们民营中间的一个机会。如果说等到政策落地了之后我们再去做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机会。相反我们以专业优势去整合,再结合一些资源,团队也不错,我认为是有机会的。

付志骅:我们是做消费升级投资的,还是听听消费者的理解。我本身作为一个遗传的高血压患者,对社区医疗这几年的变化还是有很多的感触的。怎么说呢?因为高血压药物是我们要去医院开处方再开药,后来一些药店出了这些药,就去药店去买。我们看过一些医疗制度,很多都是可以慢慢改变的。一些小小的检测设备,美国是做得比较好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其实需求是有的,但是现在我们在市场上看到却没有很好的去挖掘,我觉得月嫂的服务做得不好,但是国外的医疗家庭服务在国内开展得不错。我们国家在推广职业教育,有很多人走向职业教育,其实有一个培养的方向就是医疗服务。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我们迟早有一天都需要这方面的服务。我觉得在这一块做一些布局是可以的,我也和很多医生,护士去沟通过,他们觉得现在的医院压力比较大,如果说出来拿到月嫂的工资的话,他们觉得还是比较有吸引力。我觉得这是社区医疗方面的一个突破口,希望在这方面看到一些企业。

  我们看了很多医疗企业喜欢去做平台,这也是中国的一个属性,不管做什么都要打通,然后做一个平台,然后圈上。我觉得医疗在于资源,要把资源控制住,只要你有好的资源,落地的一天总会到来了,你的回报就会很好了。

王利松:首先是要有痛点才有机遇,我觉得医疗行业的痛点是非常多的。社区医疗要赚钱,大家都看好养老地产,但是做养老赚钱的屈指可数。我觉得社区医疗也是一样的,如果我来理解社区医疗如何赚到钱,模式怎么跑得通,我觉得是有两个方向来考虑:一个是和其它产业的结合,比方说搞养老的和养老地产的结合,地产要不要进去,这个另当别论,但是市场的方向是和另外一个方向的结合。比方说社区医疗和康复的结合,这是一种几个维度的结合来获得一个民意,有可能社区医疗是一部分,这个是结合化的方向。

  还有一种方向是服务化。我知道上海有一个医生集团,把医疗服务的网点开到商场里边去。我第一次听觉得很夸张的一个事情,后仔细一想多好的事情,你去逛商场,最好的一种心态去,从一种患者变成一种消费,我觉得这个体验还是非常棒的。这就是说变成很纯粹,你不要做的配套,商场是别人的,房子是别人那儿租来的,你把几项服务的产品做到极致,我觉得也是一个赚钱的方式。利润丰厚的和可持续营收的结合,比如说康复是可以持续营收的社区医疗赚钱的方法。另外的就是你纯粹做好你的服务这也是一个方法。在成都市场也有一些创业的项目是围绕社区医疗来做的,我觉得这个市场还是蛮大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曾飞然:我本人对社区医疗特别感兴趣,国家这次进行部门体制改革,组建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从部门的章程来说,职责上有两个比较突出的变化,一是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第二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即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矛盾。

  第一个保障人民健康,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在于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是社区(基层)医疗和便携式检验检测设备给人民带来的福音。

  第二个是我得到的一组数据,当一个国家的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时,就是老龄化社会,达到14%时是老龄社会,达到21%就是超老龄社会。我们国家在2015年的时候老龄人口比例是16%。我们国家花了三十年就步入了老龄社会,速度非常快,所以我们要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一切效应,如人口结构失衡、财政负担、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等等,有一系列要推出的东西,包括刚才讲到的医养结合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社区医疗管理体系,包括慢病管理,早期识别,早期干预等,需要通过一个相对应的业态来进行承接。

  所以我认为社区医疗是一个基层的切入口,也是在医疗治理环节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我们投资人来说也是一个流量入口,本身承载着非常大的商业价值。但目前我看了很多在这个领域正在创业或者是正在耕耘的社区医疗企业,普遍来说就是城市缺乏一个有机的配置规划,比如我们的转诊会诊。因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有限,而在整体机制规划中又缺乏良好的转诊和会诊的通路,所以目前很多基层医疗服务单位做一些基层医疗服务的事情,但是它是否能承接到真正应急管理的处理,包括的积极的会诊和转诊的有效性,这个是不确定的。所以基层的医疗服务一个是供给能力和品牌信用问题,第二个是应急处理和转诊会诊的问题,即在治疗产业链上,每一个治疗步骤和后续步骤衔接的问题,所以要打通这一环节是需要政府一定的行为。比如围绕一个龙头医院或中心,多点布局几个社区医疗单位,给它做定点的配置,在距离、医疗协同、会诊转诊等方面提升协同的效率。

  所以我觉得这几年政府的一个改革方式,既然把社区医疗作为一个重点布局的医疗环节,那么这个结构应该融入到大健康管理的全局中、医疗的大环境中去。比如其中医疗机构的设置、医疗产业化的配置等等,都需要社会资本,包括民营的医疗管理集团和领先的行业龙头企业等进行融合,形成联动服务体系。

张劲:其实社区医疗是很大的一个概念,其中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还有一些信息技术医疗服务项目。其实天创资本比较可投资的范围是比较窄,我们关注在医疗器械,道理很简单,我们的投资逻辑就是说,各个行业、各个细分领域不一样,我们找一个判断比较简单的一个方式,比如说药和医疗器械判断比较简单,就是一个技术门槛比较高,再加上团队技术门槛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判断的。

  我们也投了一个天使的早期新药,也是拿到了新药证,其实早期药没有我们投机械快。它所服务的社区医疗针对的病人以及客户,老年人、慢性病,儿童妇女等等,还有涉及到一些基础的药,包括康复,在这里边的医疗器械针对社区医疗我们认为还是比较多的。就拿慢性病来说,我们前期投的可能是目前不太突出的病,比如说现在的糖尿病病人是一个非常大的慢性病,目前使用的胰岛素一天一次,或者是一天两次,有的病人可能时间不太一样,有可能两天一次。最好的药的注射方式是实时注射,突然打出来会造成即时的血糖降低,其实这个对于血糖的刺激比较大,这个需要胰岛素动态检测方案,我们觉得实时的注射量非常少,这样对于微调的控制疾病,对于一些血管的堵塞可以准确的把胰岛素打到人体内,国内做得目前比较好的不多。动态血糖检测,可以实时的检测血糖,根据血糖的高低来注射血糖。一个动态的血糖仪用微振的方式就插到人体的手臂或者是那儿,还有一个传染剂、一个涂层,在国内大型的医院里边还是非常推荐利用这个动态血糖检测。所以这个是一个我们觉得是一个国产替代进口的一个方向。

  比如说我们天创资本在1月份投了一个生物企业,他们也是做社区医疗,道理很简单,社区医疗使用医疗器械有一个趋势,是在大的医院用,但是社区医疗没有那么大的空间,只能把这个东西做得很小,包括诊断、治疗。如果把它做得很小,并且能够把握它的准确性,我觉得它在社区医疗还是有比较大的市场。因此我们在之前考虑项目的时候,一个针对与孕妇检测,包括妇女在怀孕之后做一系列的检测,现在都是在大医院,很多大医院都是把检验的血样送到外边,转天才能拿到结果。我们投它主要是孕酮产品。中老年人出现持续性胸痛,到了医院会做一大堆的检查,现在大的医院都是用五个级去做检测,它是一个技术的项目,这是我们投入的一个专注的领域,从老年人的护理方面也有很多的机会,比如说一些褥疮的护理,国外也一些很好的产品在做,我们在国内也看到了替代国外的一些产品,算是国内唯一一个能做出来的产品,我们正在找这样的一些机会去投资。

  社区医疗的市场比较大,而且医疗下沉这个政策,也是一个方向。针对细分领域用我们觉得还是一个国产替代进口,或者是新增市场需求的一个逻辑在行业当中去渗透,深入去寻找项目,这个是我们的一个基本情况。

高峰彪:我简单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刚才谈到社区医疗的分享,或者是分级诊疗也好,服务基层的医疗体系,也不光是医疗服务还有一些商业服务的下沉,这个应该是可以达成共识的,今天大家参加这个论坛,大部分还是在目前的阶段或者是长期是认可这个方向。我分享一下,我为什么会看好这个,关键结点几个大的逻辑:

  从医疗出发,医疗这个行业与其它的产业不一样,医疗是比较封闭的,并不是一个纯商业化的消费行业,而且在中国目前来看,早期或者是中长期来说医疗这个行业还是以政策主导,或者是资源主导型的,从政策表象上来看,分级诊疗体系,或者是医疗下沉,国家的决心还是比较明确的,大家所垢病的无论是哪个省,有病基本上都是往省会城市或者是北上广,大的三甲医院都是号贩子,很多恶劣的事件产生,其实这个跟医疗的集中是有必然的联系。另外一个对于全球来讲,国内最大的瓶颈就是合格的医生资源和医护人员是远远的不足,因为愿意当医生愿意学医,愿意做这种附加值不是特别高的人越来越少,在现在的体系下,三甲医院的医生就几块钱去看一个头疼脑热,其实这个都导致了双方都不满,职责的划分是一个大的趋势,或者是解决这个体系重要的一个症结所在。

  从价值链和意义的角度来分析,其实作为一个大消费领域下的医疗服务领域,可以看到,包括商品电商行业、互联网也好,大家花几百几千万去赚一个流量,该做都做了,唯一存在的空间就是往下沉,往乡村,这个是有待开发的互联网人口红利。医疗更是如此,越是不发达的地区生病的几率越高,但是医疗对于乡村的覆盖是很有限的,这两年大力推广医联体的概念,包括中心往下辐射的区域线上诊疗分级体系,其实也是往下在走,这个方向也是很明确的。

  第三点跨出社区医疗这个狭义的范围,之前有一个华东地区做社区行业是做身心相关的事业,中国可能跟海外发达国家,从各种基础设施角度来说,商业上可能有一定的差异,特别像在成都、武汉这样的省会大城市,每个省会大城市都是在摊大饼,每个城市的区域面积越来越大,每个区拿出来放在海外都是一个城市的规模,而且交通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从房地产的业态上也可以看出,设施化的概念也越来越大。以前都是几百户,现在是几千户上万户。在我们中国社区经济的概念可能一个很鲜明的特色,住在几千人的社区,或者是两三个社区的群体,大多时候你都不想跨出这个区域,很多的采购可能都在这个区域内完成。

  我举一个例子,我个人包括我的团队,无论是成都地区还是那儿,我们都很看中医疗,我在原来的平台对成都这边的医疗服务的企业也是投了几个企业。一个是做医疗电商,本身是医疗工业,线下药店为主的,跟分销平台类似。它在此的基础上做了延伸,也做B2B、B2C的业务,现在也开始走线上线下的结合,这里边具体模式可能也不是特别方便分享,我就说社区医疗并不只是一个医院、专科服务这样一个概念,包括医疗的流通、销售,包括商业服务的叠加都是社区医疗大的一个概念,在我看来,社区医疗做好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点做社区医疗,医疗永远需要资源,所以原来有什么产业基础和资源基础,在此基础上的延伸是很重的,从白手起家,没有任何的资源来做这个是很难的。

  第二点社区医疗关键还是在服务,服务的覆盖就是五到十公里,所以大投资来做这个点,就要一定做好这个服务。老头老太太一发生什么事儿就想到你。

  第三个是社区医疗,不管你做什么都是频次,增加黏度,再叠加产品,把别人做的管家服务做起来,这样才可以把利润跑起来。

社区医院要怎么投?

高峰彪:最后花一点点时间,请你们在四川地区的几位嘉宾,从投资方面给大家讲几个核心的要点。

程思议:现在医疗服务这一块是上千亿,以现在的趋势上万亿都是可能的。我们自己做社区医疗服务,目前全国区域内民营资本去做服务中心,有的是排斥,有的是鼓励。关键是你要有把这些基层服务做起来的,人才匹配,这是一个方向。第二个是做补充,比如说你做康复,做慢病管理。三甲医院一方面是托管,另外也想大规模的做社区医疗服务。另外一点就是国外的药店,包括成都这一块来说是做得不错的。我们全国范围看了一下,北京上海算是很好的,成都在某些指标方面是还超过他们的,全国范围来看成都也算是一流的。

曾飞然:从投资角度来讲,我们是非常迫切需要这样的新兴业态的出现。我相信在今天的投资会上,我们这几个在投资领域的人达成了一项共识:社区医疗的载体本身是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的。我们观测的维度是在于价值的有用性,因为目前我们发现很多做社区医疗都在提资源整合的能力,但如果谁都可以去进行资源整合,可能资源本身就不受控制了,所以我们更看重资源支配的能力,某种意义上甚至是资源控制的能力。社区医疗的本质,就是要怎么样达到一个稳固的协作体系,比如我刚刚提到的跟政府的贴合度、跟政府产业规划的贴合度、与区域龙头医院的功能协作等等,在这些方面要有一个稳固的协作体系,这是我作为一个投资人比较看中的。

  第二个本身社区医疗是一个流量入口,它可以对接到方方面面,比如医疗器械,制药,慢病管理,康复等等。这样一些流量的入口也为我们一些科学家做实证实验,或者做创新协同是一个很好的样本。从我本人来说,我觉得成都是具备这样一个投资和培育的土壤的,我们也希望像我们这样的从上海、天津来的投资机构能和我们本地的投资机构联合协同,为在座的企业家,以及为致力于将成都打造成为“内陆国家中心城市,实现智慧医疗”、关切人民健康的企业家,做好我们的服务。

高峰彪:这个环节的讨论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