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交出半条命:滴滴转型求生靠谱吗?

与车企合作,滴滴意在借重整车资源,同时进入车后服务市场,形成闭环;车企也有自己的盘算,在出行市场分一杯羹。

亏损、裁员,滴滴跌向谷底,程维的至暗时刻。与车企合作这个新玩法,成功的前提是滴滴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冬天太冷太漫长,滴滴仅靠裁员节流过不了冬,还得想办法进军新业务实现开源。2月25日,《北京青年报》报道称,上海桔众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大众汽车与滴滴的合资公司)落户上海嘉定。

天眼查资料显示,上海桔众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经于2018年12月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6400万,由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 40%,而另一方则为惠迪(天津)商务服务有限公司60%。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峻,杨峻同时也是滴滴旗下北京小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滴滴与大众均未公开表态,目前尚不清楚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

这不是小桔车服首次与主机厂合作。1月28日,北汽新能源与小桔车服共同出资成立“京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将开发专门用于共享出行的定制网约车,同时探索面向未来的车联网系统。

2月21日,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成立杭州快驾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000 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赵辉,运营主体即为滴滴平台。滴滴方面称:杭州快驾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于B端代驾业务,满足企业用户对于代驾及增值服务方面的需求。

与车企合作,滴滴意在借重整车资源,同时进入车后服务市场,形成闭环;车企也有自己的盘算,在出行市场分一杯羹。对滴滴来说,这是系统性的转型,半条命交给了合作伙伴,是一次冒险;对车企来说,是对未来的众多布局之一,成败无关大局。富贵险中求,博命或许有理。

1

滴滴商业模式有个前提,就是清理赛道。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程维不得不改弦更张。

滴滴在与快的合并、收购Uber后,曾一度占据网约车市场90%以上的份额。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2018中国网约专车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网约车活跃用户量分布上,滴滴占比63%,其余平台均未超过10%,排名第二的首汽约车为8.5%。在资本裹挟下,蒙眼狂奔的滴滴占据行业*垄断地位。

滴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争议最多的公司之一。据天眼查的数据统计显示,自2012年成立以来,滴滴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20次融资,融资金额总量超过200亿美元,成为全球融资额*的未上市公司。融资吸金无数是滴滴的A面,滴滴的另一面则是烧钱、亏损。

2018年8月,程维曾表示,“6年来我们还没有实现过盈利。”公开资料表明,滴滴出行6年来累计亏损额高达近390亿元。另外一份滴滴出行内部流传的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2018年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人民币,主要亏损源于对网约车司机的烧钱补贴,以及运力不合规导致的巨额罚款。

2018年是滴滴的至暗时刻,在经历两起乘客遇害事件之后,公司陷入整顿风波,被监管部门频频约谈,主营业务彻底陷入发展僵局,*钱的顺风车业务也被迫无限期下线。

另一方面,由于网约车新政的落地,对于车辆、司机等要求不断收紧,而滴滴目前在很多城市仍然没有拿到运营牌照,大部分司机不敢接单,只能选择观望或离开,而滴滴不得不持续投入补贴以维持供给。

不仅如此,滴滴的市场份额也正遭到其他竞争对手的蚕食。哈啰出行、曹操出行、首汽约车、嘀嗒顺风车等纷纷进行了品牌升级,瞄准了大出行市场。另外,2018年以来,包括长城汽车、戴姆勒、宝马、上汽、东风汽车等在内的中外汽车厂商也相继宣布进入出行市场,网约车大变局时代已经启幕。

在当前模式下,滴滴想扭亏为盈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面向消费者端提价,二是面向司机提高佣金比例,但得有一个前提,就是*的市场垄断。随着网约车玩家的增多,用户和司机有了更多的选择,滴滴若采取上述做法,可能导致用户流失,口碑也将受损。

在无法保证主营业务盈利的局面下,滴滴选择转型布局新业务,内部进行了许多改革,以保证公司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去年12月5日,滴滴发布员工邮件,宣布组织架构升级。滴滴此次将旗下的核心业务以及多部门进行合并、调整。其中原小桔车服和汽车资产管理中心(AMC)合并,升级为新车服,成立车主服务公司。

一位业内人士向媒体训练营表示,随着补贴的下降,滴滴的高速增长阶段停止,进入下行通道,意识到当前的商业模式跑不通,所以开启了求生模式,寻找新的业务发展空间。从去年开始,滴滴试水外卖、参与共享单车投资,与酒店、租车公司、公交、旅游等平台达成合作,充分利用其入口优势涉足新的领域,涉足汽车租赁和代驾业务的最新动作,也表明滴滴在迫切地寻找新的出路,以支撑起自身的高估值。

2

联盟产业链其他合作伙伴,打通汽车全产业链,形成闭环,有一个前提,就是平台*强大。转型对滴滴的挑战是:滴滴是否已经成为超级平台。

据《北京青年报》援引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滴滴跟大众组建合资公司也有可能是进入到车主服务的计划之一。这样滴滴不仅与汽车和零部件厂商等供给端上游企业产生联系,还能将汽车租赁与运营、金融、加油、维保等下游产业联系起来,打通汽车全产业链,形成闭环。

与滴滴合作,大众汽车期望达到的目标是打进移动出行领域,大众提供约 10 万辆电动化或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产品,与滴滴共同组建一个运营车队,滴滴为车队提供其管理支持。新合资公司不会涉及目前滴滴的现有业务,但会参与滴滴的全球化布局和服务。

高盛集团研究表明,截至2030年,自动驾驶出租车将投入使用,其市场规模或将扩展8倍,至2850亿美元。如果不进行创新,以大众为代表的传统车企最终会成为滴滴、Uber等出行企业的供应商,不再享有较高的利润。所以大众选择在移动出行领域主动出击,积极拥抱滴滴弥补作为出行服务商的能力。在大众滴滴合资条件中,双方明确约定可以共享数据。

对于整车厂而言看重的是移动领域的机会,而对于滴滴来说则是看中了巨大的车后服务市场。近年来,滴滴加大了与汽车制造企业的合作,逐步拓展汽车服务业务。

去年8月份,滴滴将旗下的“小桔车服”独立出来,并注资10亿美金。小桔车服旗下涵盖小桔有车、小桔加油、小桔养车及分时租赁等多项汽车服务与运营业务,这也意味着滴滴进军汽车后市场,展露其构建出行生态闭环的野心。

滴滴与大众成立合资公司,将彻底打破滴滴之前借用社会存量资源的轻资产模式,采用重资产运作的新合资公司。这种模式能否让滴滴在车后市场具备竞争力,目前还有待观察。无论是大众于滴滴还是滴滴于大众,可以说是两者为了各自利益需求的一次尝试而已。

不过,在这个不熟悉的新领域里,滴滴需要更多强者为其背书,需要借助更多外力来支持其行业地位。去年4月份,滴滴曾宣布与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的结盟,成立“洪流联盟” 共创汽车运营商平台,包括北汽新能源、比亚迪、长安汽车、博世、宁德时代、车和家等等涵盖汽车制造、零配件制造、新能源、数字地图、车联网等领域的多家主流企业。

随着市场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差异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未来不缺车只缺更安全、更好的服务。进入2019年,滴滴加紧与品牌车商合作,主动谋变进行多元业务布局,核心战略方向的转移有利于走出困局。

不过,对于已经7岁的滴滴来说,能不能解决盈利难题仍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媒体训练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网约车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