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界曾有一本流传甚广的经典书籍名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也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座右铭。在三十余年的创业时间里,任正非始终保持高度的危机感,持续对自己、对公司进行鞭策。因此,在几次危机面前,任正非都始终带领华为化险为夷,并持续前进。
不止任正非,包括雷军、马化腾和马云等多位科技大佬,在业界看来都是勤奋和“偏执”的工作狂,但这其中可能更多来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行业的思考,例如雷军时常不遗余力地向每一位朋友推销小米产品;马化腾曾在凌晨思考互联网的未来方向;而马云也在最近的公开发言中提到,如果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怎么能够实现想要的成功?
对于叱咤风云的互联网科技大佬们来说,每天都是“劳动节”,在这个“五一”假期,他们很可能仍处在忙碌的工作中。
1
“劳模”雷军
雷军在科技圈素有“IT劳模”之称,单是以“劳模雷军”为题的文章,在百度资讯中就有超过900条搜索结果。
从金山到小米,雷军每次的创业态度都是“All in”。1990年,雷军为了带领金山团队与微软竞争,主动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几乎全天工作,采用7×16小时的工作时间;创办小米后,雷军的工作强度才有稍许改变,“现在我和我的员工都是一天工作12小时左右,我自己争取11点前能休息。”
在一次央视节目上,雷军曾自曝说,“我现在基本每天中午饭大概三分钟的时间”。
如果将雷军的“劳模”标签全部归结于他超人般的工作时长,仍是低看了这位科技狂人,雷军对工作的疯狂热爱,同样使人惊叹。2003年,雷军带领金山进军网络游戏,为了业务,从不玩游戏的雷军在花费大量时间玩游戏之余,还随时随地动员遇到的每个人一起玩。这一时期的雷军,基本上白天工作,晚上“通宵打游戏”。
在小米的创业初期,米聊一度是小米的拳头产品,彼时,雷军曾亲自充当米聊客服,向业界推荐米聊。在当时的米聊通讯录上,雷军“收听”了上千人。
潘石屹曾评价雷军说,“我从没见过一个企业家像雷军这么勤奋的”,他形容说,雷军对产品的考虑点可以细致到手机外包装的塑料纸,而且在任何场合都在拿着小米手机、插线板产品推销,“我见过好几次,他就说你看我这个做得多好多好”。
雷军从不吝啬对自家产品的赞美,近年来,他更是亲自化身小米“代言人”,每日至少发微博4、5条,为小米各类产品“打Call”,上到3999元售价的小米9透明尊享版手机,下至售价9.9元的指尖积木,都无一例外地出现在雷军微博中。
2
“凌晨出没”马化腾
2018年的5月6日这天,科技圈曾闹过一场乌龙:在一篇名为《腾讯没有梦想》文章走红后,有人晒出马化腾在凌晨2:39分时发出的一条200余字微信,对该文章进行评论,这一评论在科技圈内快速发酵。在该截图被证伪之前,甚至腾讯公关都曾回复称,这是马化腾本人所说。
尽管这一乌龙事件在数小时后被制作者澄清,不过,这次“凌晨评论”能够迷惑众人,与马化腾一向在凌晨出没的工作习惯不无关系。
早在十多年前,马化腾凌晨不下班、凌晨3点回邮件等事迹,就已经在各个报道中流传开。曾有报道写到,在结婚前,马化腾总是在办公室工作超过半夜12点,各个部门主管也只好每天陪着,直到马化腾结婚后,才将这一时间提前至9、10点,使不少员工松一口气。
吴晓波曾在腾讯传中写道,有一个程序员在半夜2点发邮件给马化腾,本想发完就睡了,没想到20多分钟后,就收到了马化腾的修改回复邮件;另一个流传甚广的例子是,马化腾在凌晨4点半发的邮件,经过总裁、副总裁和几个总经理的讨论回复,在当晚10点,就发出了该项目的详细排期,全程用时18小时。
在无数个工作的深夜中,马化腾所做的,可能不仅是具体工作,也有对互联网未来发展的种种思考。去年10月的一天深夜,他在知乎上写下这样一个问题:“未来十年哪些基础学科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这是他第二次在知乎上提问,上一次是2012年5月7日的凌晨2点15分,他在知乎上写下*个问题:整个人类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哪个阶段?下一个十年,互联网升级的大致方向在哪里?
3
“高度焦虑”任正非
在科技圈,华为历来是“加班重灾区”,内部有著名的“床垫文化”,即员工在办公桌下备好床垫,加班工作太累时,可以抽出来直接睡,睡醒继续工作。
这种“习以为常”的加班气氛,最初源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他的办公室中,也摆放着一个简单小床,用于加班时睡觉。
在外界看来,任正非对工作高度投入。原华为副总裁李玉琢曾评价他说,是一个事业重于家庭的人。任正非的工作态度,可能来自于他的“焦虑感”,相比其他科技大佬,生于1944年的任正非年纪较大,创立华为时已43岁,在创业之前,他刚刚经历了被公司除名和夫妻离婚,背负着200万债务。任正非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文中写到,“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
因此,在创业30余年中,任正非始终对华为保持高度的危机感,2002年,在华为遭遇增长危机时,他因为无力控制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甚至宣称“研发失败就跳楼”。
在任正非另一篇流传甚广的《华为的冬天》一文中,他直率地写到“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点。”
4
“马不停蹄”Jack Ma
向来以工作狂状态示人的马云,在2013年辞任阿里巴巴CEO,并于去年宣布即将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
2018年9月10日,马云在教师节这天宣布一年后交棒,同时不再担任董事局主席。在名为《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中,他透露说,在离任后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当日,阿里巴巴官方微博发出一张“马老师的新名片”,除了阿里巴巴001号员工和合伙人这两个身份外,这张名片上还写着:乡村教师代言人、阿里巴巴一号公益志愿者、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联席主席等八项公益性身份。
近年来,马云的确逐渐将阿里巴巴的管理工作放权至张勇等高管,自己开始向改善行业环境、公益等方向转身。不过,“放权”和“退休”,并不意味着马云就已削减了工作量,正式“隐居”。事实上,马云正在把“工作狂”的态度转移到公益、教师、社会责任等领域。
在2015年的瑞士达沃斯论坛上,马云首次提出了eWTP理念,eWTP中文译为电子世界贸易平台,旨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第二年,为推广eWTP,马云累计飞行800多个小时,访问33个国家。假设平均每次飞行时间5小时,意味着每2、3天,就要飞行一次。这个数字已经接近职业飞行员的飞行里程,我国民航法法规规定,飞行员每年飞行时间不得超过1000小时。在一次内部会议上,马云调侃自己称,“飞行员飞完后可以睡觉了,我们还得继续干活”。
不久前,马云公开发表对当前互联网公司工作时长的看法,引起众多争议。他称,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才能够创造出更好的生活。如果不去努力的工作,那么公司就会关闭,自己也会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