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双核」阿里的转身与未来

阿里巴巴给出的答案是:告别成功惯性,摆脱路径依赖,立足新业态,捕捉新机遇。

在“1+6+N”组织变革的背景之下,始终坚持“拥抱变化”的阿里巴巴再一次迎来了新的调整。

6月20日,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通过全员信宣布,自2023年9月10日起,他将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职务,专职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接替他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和阿里巴巴控股集团CEO的分别是蔡崇信、吴泳铭,作为陪伴并见证阿里巴巴成长历程的创始人,前者以战略把握与投资规划见长,颇具全球化视角;后者技术背景深厚,在淘宝、支付宝等多个核心产品的诞生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对当下的阿里巴巴而言,随着组织变革的顺利平稳推进,各业务集团已基本成型,相应的上市和融资计划有序开展——它们变得轻盈而敏捷,催生出独立面对市场、开拓前路的强劲动力;控股集团也得以在支撑、协调各业务集团发展的同时,将目光投向萌芽伊始的赛道、模式和项目,承担起创新孵化大本营的角色,从而推高其创造力、成长力、想象力的天花板,锚定长期价值。

换句话说,这是一次水到渠成的转身。就像过往24年间的每一次自我迭代一样,兼具发动机与孵化器“双核”属性的阿里巴巴,愿景不变、初心不改,不同的是,这家以“活102年”为目标的公司,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奔向未来。

01 水到渠成的转身

棋局上的每一步都有迹可循。

今年3月28日,阿里巴巴启动新一轮公司治理变革,为了“让组织变敏捷,让决策链路变短,让响应变快”,构建“1+6+N”组织结构,即在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分别建立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的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对各自经营结果负总责。“未来,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都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

作为“1”的阿里巴巴集团全面实行控股公司管理,不再与具体业务绑定,而是成为各业务集团彼此联通的底座。彼时,张勇在全员信中写道:“不拥抱变化就会变得僵化,不改变自身就会被时代打败。”

5月18日,阿里巴巴发布季度财报与变革进展,各业务集团董事会正式成立。阿里云、盒马、菜鸟的独立上市探索均提上日程。阿里云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从集团完全分拆并完成上市,在股权和公司治理上形成一家完全独立的新公司,并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菜鸟和盒马分别预计在未来6-12个月、未来12-18个月内完成上市。

市场是*的试金石,天然存在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提升组织的战斗力,敏捷而精干的组织又是实现高效治理的必备条件。当曾经被纳于集团羽翼下的业务进入二次创业、直面风浪,船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更强的担当。

以阿里云为例,其商业模式、客户特征和发展阶段与阿里巴巴大多数消费互联网业务存在巨大差异性。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为阿里云创造了两个全新的历史机会。一是AI大模型和各类行业向、专属模型的出现与应用,使算力需求日益升级;二是在IaaS和PaaS服务基础上,“模型即服务”(MaaS)理念逐步形成,多元化场景下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商业模式得到重塑。

在此前的一场分享会中,张勇也强调了云业务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及其宝贵的时间窗口期。他说:“无论国际国内,数字化的时间窗口都处于高速井喷期,如何抓住时代机遇非常重要。”

因此,考虑到分拆过程中公司规范化治理的要求,以及云业务之于阿里巴巴的意义,张勇将目光聚焦于阿里云,不仅同阿里巴巴“1+6+N”组织变革的逻辑一脉相承,更是业务集团实际运行、稳步落地的重要体现。正如他自己所言:“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工作已经开始启动,正处于最关键时刻,要求必须全身心投入其中。”

在阿里巴巴面向未来发展的全新阵型中,张勇作出了他的选择。以阿里云为代表的各业务集团,将各司其职、冲锋陷阵,共同组成驱动阿里巴巴持续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02 孵化器押注未来

接替张勇执掌阿里巴巴控股集团的是蔡崇信和吴泳铭。前者擅长战略投资组合,后者把握科技创新趋势。而这恰好是变革后的控股集团所需要的特质。基于创新孵化大本营的角色定位,其*必须站在现有业务的肩膀上,既瞄准前沿技术、挖掘潜在空间,又不失战略眼光、具备全球化视野。

公开资料显示,蔡崇信在阿里巴巴诞生、发展历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收购雅虎中国、推动阿里巴巴上市等里程碑事件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阿里巴巴在公开声明中表达了对他的期待:“他的全球化经验和对宏观环境的洞察,对于阿里巴巴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是有力的支撑;他对阿里巴巴发展历程的充分了解,对战略方向的把握以及对文化的传承,将会在未来帮助阿里集团持续发展。”

吴泳铭则具有深厚的技术背景,他是阿里巴巴的首位程序员,曾担任B2B、淘宝、支付宝等多个重要业务的CTO,领导搭建了相关业务的底层技术架构。除了在无线化浪潮中占得先机的手机淘宝,阿里巴巴*钱的业务——阿里妈妈,也是由他带队一手创建的。2015年,他参与创立元璟资本,专注硬核科技、工业智造、产业数智化、医疗科技等领域,完成了从技术到业务再到投资的专业能力练级。

具体到阿里巴巴控股集团的定位,一是“底座”,即支撑、协调各业务集团发展,平衡各方关系,保证集团稳定向前。蔡崇信与吴泳铭同为“十八罗汉”,创始人的身份意味着他们足够了解阿里巴巴,影响力、号召力俱在,为今后协调各业务集团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内部基础。

二是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连接器”,各业务集团上市在即,在向下一站进发的过程中,与之相应的经验、眼界、魄力必不可少。蔡崇信和吴泳铭拥有多年投资经验,前者熟谙全球资本市场,后者兼具产品技术背景,可以确保控股集团更好地为各业务集团保驾护航。

三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孵化器,即通过探索、发现、孵化、培育更多创新业务,成为新技术的发现者和推动者,创造更多价值增量,从而为阿里巴巴这家“想活102年”的公司重构发展形态、延展想象力空间。

当下,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正在直面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最新财报显示,2023财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商业分部营收为1320.62亿元,同比下滑3%。其中,客户管理收入为602.74亿元,同比下滑5%;直营和其他业务营收为717.88亿元,同比下降1%。中国零售商业分部占据了阿里巴巴营收的六成以上,天花板初显,基于此,寻找增量、突出重围,势在必行。

在组织与人员规模膨胀之下,如何保证嗅觉灵敏、反应迅捷,是每一家大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阿里巴巴给出的答案是:告别成功惯性,摆脱路径依赖,立足新业态,捕捉新机遇。只有在发动机与孵化器的“双核”驱动下,才能直面未来发展之问,实现“从一个阿里巴巴到一群阿里巴巴,从良将如云到企业家如云”。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电厂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电商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