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ADC 领域已经变天,迎来新一轮洗牌。
辉瑞豪掷 430 亿美元吞并 Seagen,国产 ADC license out 频频传来捷报,为资本“寒冬”带来一股暖流。
东曜药业、艾伯维接连宣布停止其 ADC 药物研发,也难免失意。
诚然,变局中,有人进场有人黯然出局,但 ADC 的火热终还是势不可挡。
在智药局顺藤摸瓜下,竟发现有少数 AI 药企也加入了赛道,也有一些公司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 ADC 的开发。
AI 魔法棒,能否在制药上点缀生花结果还未可知,就要用于技术更为复杂的 ADC,这能行得通嘛?
01 Lantern Pharma:临危转型
上市员工仅 20 人,市值仅 6000 多万美元,是业界对 Lantern 的初步印象。
Lantern 是美国一家 AI 制药公司,成立 6 年就在纳斯达克 IPO 上市。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它只进行了两轮融资。
今年 6 月,Lantern 宣布与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达成合作,利用其专有的RADR ® AI 和 ML 平台推进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开发。
据悉,合作将特别关注与隐藻素相关的新型 ADC 的合成和评估。隐藻素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分子,以其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而闻名。该研究将涉及在各种癌细胞系中测试这些隐藻素-ADC,预计将于 2023 年获得初步结果。
Lantern 表示,一旦合作的最初目标实现,将利用其 RADR ®平台开发多个 ADC,可能包含 cryptophycins 或其他有效载荷。他们还打算与其他学术和商业合作伙伴合作,为有针对性的临床试验确定和推进有前途的 ADC 候选药物。
智药局发现,这不是 Lantern *次公开提出布局 ADC,早在 2021 年,Lantern 就表示将利用链接库、结合过程和有效载荷,包括其自身的 DNA 损伤化合物 LP-100 和 LP-184,以开发针对一系列实体瘤和血癌的基于 ADC 的疗法。
今年 2 月对外宣布,对其 AI 发现平台 RADR ® 进行技术路线拓展和更新,侧重于提升 ADC 药物的开发能力。
此前,Lantern 主要在小分子领域布局,如今却冒险尝试 ADC,多少有点投机的味道。
总的来看,作为最早成立的AI制药公司之一,Lantern 如今的竞争力十分可观。其不仅管线进展顺利、潜在的市场空间大,AI 平台及研发团队也随着市场风向及公司战略不断优化迭代,在摸索 ADC 这条路上,属于先行者之一。
02 晶泰科技:多走一步
要说最早在 ADC 布局的 AI 药企,晶泰科技*算得上头一份。2013 年团队就开始接触 ADC 项目,目前已成功合成了近 30 种常用的毒素,并将个别 Linker-Payload 的合成从常规的三个月缩减到三个星期内完成。
与往常一样,晶泰科技选择的依然是“自研+合作”两条腿走路。
为了提高 Payload 合成效率,保障人员研发安全,2019 年,晶泰科技开始探索自动化实验室的自主研发之路,已在自动化化学合成、自动化结晶等场景中成熟应用。
2021 年 6 月,晶泰科技宣布与启德医药达成项目合作,双方将联合推进 AI 深度参与的抗体偶联药物(ADC)设计项目,希望共同打造临床优势明显的创新药物。
双方希望以此次 ADC 药物设计合作为开端,实现计算辅助蛋白设计、AI 技术与药物研发专家经验上的强强联合,通过结构预测、亲和力预测、实验验证等手段,以低成本和高效率快速获得序列新颖、具备高亲和力、良好可开发性及成药性的候选抗体分子,快速推进 ADC 研发项目,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得具有商业价值的抗体偶联药物分子。
值得一提的是,晶泰科技在抗体研发的累积,已成为其布局 ADC 药物的先发优势。
作为全球 AI 药物研发领域的代表企业之一,晶泰科技具有 AI 、高精度计算化学等先进技术在药物设计的效率及新颖性方面的优势,已跻身人工智能技术探索ADC 的“*梯队”。
03 智化科技:自动化平台
智化科技,是一家 AI 赋能化学,致力于用人工智能和化学大数据解决化学合成问题,帮助药企提高研发效率的科研类企业。
严格来说,它并不算完全意义上的 AI 药企,但能成功出圈,主要还是因为目前将 AI 技术用于 ADC 设计、合成的公司还是少数。
智化科技有专门的 ADC 合成团队,致力于为 ADC 药企服务,提供 Linker-payload 的合成路线设计、条件优化、分离纯化等服务。
此外,也会将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赋能到 ADC 业务。
例如,其自主研发的逆合成路线设计系统 ChemAIRS可以设计分子合成路线,快速的找到用于合成 ADC 的商业易得中间体。同时,自动化合成设计平台可以加速条件筛选,加速分子合成,大大提升 ADC 研发效率。
04 结果还未明朗
据智药局观察,除了上述三家 AI 药企外,也有一些公司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 ADC 药物研发和治疗。
例如,去年,美国人工智能 (AI) 初创公司 Owkin 与专注于 ADC 药物的 ADC Therapeutics 合作开发 AI 模型,以改善血液系统癌症的治疗。该合作伙伴关系将侧重于使用机器学习来识别可以预测患者结果的生物标志物。
此次合作将使 ADC Therapeutics 的研究人员能够开发出能够为患者带来*益处的靶向疗法。
2020 年,专注于免疫疗法的公司 OSE Immunotherapeutics 与深度技术创新初创公司 MAbSilico 达成协议,双方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进行开发治疗性抗体-药物偶联物。
在某直播中,博安生物创始人也透露到,公司目前在用 AI 技术优化 ADC。
如今,越来越多的 AI 药物管线已被批准进入临床研究,被认为是 AI 制药价值闭环的重要验证,而这对于技术门槛更高、研发更加“烧钱”的 ADC 来说,也有不小的诱惑。
在智药局看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瞬息之间可能就又迈进了新台阶,药品是刚需,而癌症更是全球人类难以跨越的“死亡天堑”。
未来,AI 能否成为 ADC 攻克癌症的钥匙,穿越死亡谷,一切还未明朗,毕竟目前还没有一款 AI 推进的 ADC 药物管线进入临床,一切都是未知数。
这天,还未变,但又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