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火了12年的《甄嬛传》,带火39块9的情商课

套路年年有,只是今时又换新。这一次,趁热捞金的“会说话”们,能走多远呢?

火了12年的《甄嬛传》,正在重新席卷抖音。

“想进步”“提认知”“会说话”“懂表达”“知世故”“甄会唠”……上个月,抖音涌现出一批解说《甄嬛传》的账号。

这些账号相似之处颇多,比如头像多为“红底+文字”,名称多人情世故和谈吐有关,多个账号IP属地位于山东,内容都是“中译中”解读《甄嬛传》。

新抖数据显示,其中十余个账号都是在8月开始更新《甄嬛传》作品,并在一个月里迅速完成从零粉到万粉的积累,最高单月涨粉近60万。

此外,它们的商业模式也大抵相同——即通过知识付费进行变现或带货。

比如,在视频中挂上几十元的“情商课”“人情世故课”链接,并在结尾附上一句“如果你看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那就点击下方小黄车里的情商课”,从而完成丝滑引流。

图源抖音账号“会说话”

除了《甄嬛传》,其他立意有深度的电视剧也能成为课程的引流工具。比如同样被网友称为“电子榨菜”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琅琊榜》,还有《天道》《青瓷》等王志文主演的现代剧。

《甄嬛传》等热播剧的光环加持确实为这些课程带来了不少流量,但从用户反馈来看,其中存在的争议也不少。

究竟是熟悉的“割韭菜”套路,还是暗藏真材实料,看在这些账号这么火的份上,我花了39块9实测了一番,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弯弯绕绕。

01 矩阵账号单月涨粉百万,《甄嬛传》爱好者的“减速带”

“滴血验亲大戏中,安陵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太后和提醒皇上天冷多加衣服,是在为什么做铺垫?”

“温宜公主庆生宴上,端妃的眼神说明了什么?”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甄嬛传》“中译中”的视频中找到答案。

比如,安陵容作为皇后阵营的“倒钩狼”,看似在为甄嬛说话,实际却是在煽风点火,她的一句话,直接促成了温实初自宫,又间接导致沈眉庄难产而死,重创甄嬛阵营的两名大将,又铲除了皇后团队的竞争对手祺贵人,是“滴血验亲”中的*“赢家”。

这些内容无疑是《甄嬛传》爱好者的“减速带”。为了看完连贯的剧情,网友往往会“关注+催更”,这让解说《甄嬛传》的博主实现了短期内迅迅速涨粉。

8月11日,“想进步”发布首条“宫斗潜台词”视频获赞超过51万,8月12日发布第二条“中译中”作品,短短两天便突破了万粉。

新抖数据显示,“想进步”等账号不到一个半月实现粉丝量从1万到60万的跃升。

不过,虽然起号快,但或许是由于版权原因,视频“消失”的也快。

新抖数据显示,“想进步”“会说话”等账号近一个月新增视频均超过20个,但账号主页显示的视频数量均不到10个,有博主在简介中解释——如果视频不见就是被下架了。

目前看来,乐视和优酷是拥有《甄嬛传》版权的两家视频平台,但抖音并没有《甄嬛传》的版权,也未与优酷、乐视达成版权上的合作。

为了减少作品下架的损失,开小号、孵化矩阵成为分散风险的办法之一。因此,一波关于《甄嬛传》的“文艺复兴”席卷抖音。

从“懂表达”“提认知”到“甄会唠”“甄有理”,再到“减速带”“剪不完”,相似的账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再看各个账号的简介,“想进步”“会说话”在彼此主页标注了对方的账号,相似地,“懂表达”“提认知”同样互为兄弟账号。

这些账号主页均没有显示签约MCN机构,表面上并不是出自同一家机构。不过,它们的名称和头像十分相似,多个账号IP属地显示山东,内容也仿佛出自同一个“模板”。

首先,截取一段《甄嬛传》情节,无论是菀嫔小产、熹妃回宫和滴血验亲等“重头戏”,还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铺垫情节,比如沈眉庄中毒、皇上与皇后讨论“回宫大礼包”等,都可以成为视频的素材。

其次,将一段剧情切割成N段,逐句解读台词背后的深意,并将画面定帧加上滤镜作为区分,配上“中译中”的潜台词解说。

以“会说话”引用“皇后与华妃”点戏创作的这条视频为例:

太监:请娘娘先点戏

华妃(一把抢过戏本):本宫记得有一出极好的定制春秋,讲的是三国志的故事,皇后觉得如何呀?

皇后:既然你想看,那就先点着吧。

华妃:那臣妾再给一出薛丁山征西吧。

曹贵人:华妃娘娘的兄长战功赫赫,恰如唐朝大将薛丁山征惜成功,扬名千古。

华妃:草贵人可真会说话呀,娘娘点吧。

皇后:本宫只喜欢看劝善荆轲,再点一本瑶台就是了。

通过“中译中”的翻译,博主解读出皇后表面纵容华妃、实则处处内涵:

*招,皇后点两台戏,华妃点三台戏,一是衬托华妃铺张浪费,二是华妃有僭谕之举。

第二招,点劝善荆轲,这部戏里的夫人家财万贯却刻薄贪婪,皇后点这部戏就是在影射华妃。

最后,结尾引导关注或进行商业化引流,比如“如果你在说话办事方面有所欠缺,也听不懂别人话里的弯弯绕绕,那一定要看一下左下角的”某某课程。

据观察,这些账号的主要变现方式为知识付费,多为与情商和人情世故相关的课程。

比如“想进步”视频中的热门引流产品“人情世故23讲”,售价39.9元、累计卖出了7.9万份,仅这一门课程就卖了315万元。

部分信息经过模糊处理

02 39块9的情商课,是真学问还是智商税?

为了探究“人情世故”中的奥秘,我“斥巨资”39.9元测评了《人情世故23讲》这门课程。

在购买课程之后,点击抖音小程序“海×知道”即可学习,所有内容均为视频录制。

课程共23集,单集时长大致在3~10分钟。视频中,一位中年男子坐在茶案前讲解送礼的逻辑、酒桌文化、人脉的真相、回复领导的技巧等人情世故理论。

以酒桌文化这集为例,讲师说,酒桌文化的底层逻辑是服从性测试和诚意测试,解释完这两个名词,不知不觉,时长不到5分钟的一节课已经过半了。

“看似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其实从来都不是平等的。”

“维系一段关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醉酒就是一种代价。”

“一个时刻体面的人,一个抱有戒心的人不值得信赖。”

在一大段金句输出后,恭喜你,理论上已经掌握了酒桌文化的底层逻辑。

虽然有网友表示:“视频里就没讲什么,都是骗人的。”但在课程评价中,也有网友称“很受启发”“对初入职场的我很有帮助”。

课程是否受用或许因人而异,即便用户上完课程有所不满,学费也进了卖课方的口袋,完成了“一锤子买卖”。

但我们发现,当有网友对课程不满想要退款,退款的条件也谈得上苛刻,按照规定,7天内学习进度不超过5%或观看时长小于30秒才能全额退款。

但点击课程观看12秒后,我发现学习进度已经达到了2%。这意味着退款规定的5%,并不是按照课程全集来计算的,而是以点开的单集去计算。仅听完几段话,就不再符合退款条件,而过短的观看时间恐怕也很难让人对课程质量做出准确判断。

在黑猫投诉平台,有用户称买了课程点进去之后,进度便超过了5%,属于强制性的自动学习。

除了海×知道,豆×知道等知识付费平台也面临相似的售后投诉问题,有网友称在公众号等平台购买的课程,也遇到退款难和虚假宣传等问题。

随着短视频直播的兴起,知识付费的引流方式更加多样,各类培训课层出不穷,不仅如此,“教人做课”也成为一门热门生意。

在抖音小程序以“知道”和“课堂”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与知识付费有关的小程序近80个。有的平台课程覆盖了成人教育、少儿教育、才艺技能等全方位的课程,还有单独针对茶艺、养殖业等垂类行业培训的小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讲师的资历经验似乎也有待验证。

比如,多个课程讲师戴着面具,形象神秘,个人介绍也极为模糊,比如“在为人处世深耕15年的xx”、“社会底层逻辑研究者xx老师”等,更无法用证书等实质性资料作为背书。多个知识付费小程序主页显示,入驻平台并开通讲师身份十分便捷,简单几个步骤便能成为平台认证的讲师。

对于流量生意而言,通过热门内容卖课赚佣金似乎“一本万利”,一套内容过时,换一套内容即可再度生效。但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过于赤裸的流量“割韭菜”,只会引来对内容的反感和取关。

套路年年有,只是今时又换新。这一次,趁热捞金的“会说话”们,能走多远呢?

本文转自公众号「新榜」(ID:newrankcn),专注新媒体内容领域的观察报道,关心与内容产业相关的人和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新榜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新消费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