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Biotech的最大买家

“郎有情,妾有意。”和国内新兴Biotech一拍即合的BioNTech,有望成为未来国内Biotech的“大买手”。

2023年,谁是国内Biotech管线*买家?

答案超出预料,却又呼之欲出——BioNTech(拜恩泰科)。仅半年时间内,BioNTech已经与国内5家Biotech完成了6笔交易,已披露交易潜在的总金额超过25亿美元。

● 10月,与宜联生物达成HER3 ADC的除中国之外地区的商业化权益7000万美元首付款,里程碑潜在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

● 4月和8月,BioNTech与映恩生物达成了两笔交易,获得三款ADC(DB-1303、DB-1311、DB-1305)中国以外的商业化权益,前一笔交易以1.7亿美元及潜在1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包达成,后一笔交易则未披露详情;

● 7月,BioNTech与普米斯达成合作,获得一款临床前双抗和一款临床前单抗的全球*选择权,交易金额未披露;

● 7月,BioNTech与道尔生物达成合作,获得一个未被披露的靶点生物药权益,交易金额未披露;

● 3月,BioNTech宣布与OncoC4(昂科免疫)达成合作协议,以2亿美元首付款及潜在里程碑销售分成,引进新一代CTLA-4抗体;

(图源:澎湃新闻)

在不到8个月内,疯狂扫货8个国内Biotech的分子,BioNTech不仅对中国Biotech情有独钟,同时也创下了一个新的记录。

“郎有情,妾有意。”和国内新兴Biotech一拍即合的BioNTech,有望成为未来国内Biotech的“大买手”。

01BioNTech的困境与改变

凭借着mRNA疫苗在传染病领域的颠覆式浪潮,使BioNTech一度跨过众多疫苗公司几十年的积累,市值跻身前几大疫苗巨头之列。

新冠疫苗的赚钱效应,也让BioNTech完成了*的原始积累,最新财报显示BioNTech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141.17亿欧元(约合1095.4亿人民币)。

尽管推出了迭代疫苗组合,疫情影响的褪去,让BioNTech收入和利润的急速下滑:2023上半年,公司总营收14.45亿欧元,同比下降84.9%。

(图源:财华社)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寻找新的收入来源项目,显然是BioNTech当务之急。

在战略布局层面,BioNTech并没有像Moderna一样全面将mRNA技术贯彻到底(大举采用mRNA技术布局肿瘤、罕见病、传染病等),而是一边开展mRNA技术在其他适应症的转化,一边通过自研+引进的方式构建新型分子平台(抗体、ADC、细胞治疗等)。

BioNTech目前拥有超过25个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和30多个研究项目,这些管线粗略可以分为肿瘤、传染病项目两大类。

不难从BioNTech进入临床的管线分布看出,肿瘤类管线远远超过公司进入临床管线的一半(截至2022年8月超过18个候选肿瘤管线进入临床),成为公司战略投入的重点。

02交易特点

盘点BioNTech与国内Biotech合作的数个交易,整体呈现出三大特点。

1)“翻石头”:以早期管线为主

回顾今年BioNTech的引进交易,从分子所处的阶段(引进时)分析,仅有映恩生物的DB-1303处于临床二期,还有映恩生物的DB-1305和昂科免疫的ONC-392处于1\2期,其余分子均处于临床一期或者临床前。

这样的手法可以说是典型的“翻石头策略”,可以以较低的代价拿到Biotech们创新分子的底牌,即便交易次数多,对于BioNTech来说代价并不大。

2)围绕新分子(ADC、双抗)

BioNTech对国内Biotech的ADC技术情有独钟,在获取授权的8个分子中,有4个是ADC分子,涉及靶点包括HER2、HER3、Trop2、B7H4,这几个靶点在乳腺癌、肺癌等多个大癌种均具备巨大开发潜力。

另外,BioNTech对同样热门的双抗也有兴趣,除了普米斯的临床前双抗外,合作伙伴道尔生物也以双抗管线闻名,引进管线可能是双抗或者纳米抗体。

3)整体管线协同

BioNTech在引进管线的考量中同样注重管线之间的协同性,BioNTech宣布引进昂科免疫的CTLA-4单抗时曾引起热议。mrna肿瘤疫苗BNT111是BioNTech最快的研发管线之一,在已有的黑色素瘤临床一期数据中BNT111联用PD-1单抗组疗效显著优于BNT111单药;已有的肿瘤疫苗与免疫检查点抗体的联用的优异数据激发了,CTLA-4作为PD-1被充分验证的“优秀拍档”,同样可以成为未来BioNTech未来核心肿瘤疫苗管线联用的对象之一,而昂科免疫的CTLA-4单抗在分子设计和安全性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03“*买家的偏好

对于BioNTech这种手握巨资的“阔佬”,有理由相信其将进一步对国内Biotech的前沿管线展开动作。通过其过往的行为分析,推测其下一步的目标分子方向,显然对投资者捕捉下一个License out重磅交易极为重要。

我们推测,有两个方向可能比较明确的。

1)特色的ADC技术平台和潜力靶点

BioNTech选中的映恩生物、宜联生物,两者的ADC创新平台均有其独到之处,映恩生物第三代ADC平台DITAC提高了对抗原低表达肿瘤的选择性、降低游离毒素的脱落且脱落后能够实现快速全身清除、高效的旁杀效应等;宜联生物的TMALIN技术平台特点包括:有效可减少毒素在非靶组织中的脱落、强旁观者效应、高偶联效率等。

BioNTech引进的HER2、HER3、Trop2、B7H4等靶点的ADC,虽然靶点在全球范围内并不算*,前文提到均覆盖较大的适应症,如HER2、Trop是全球女性*大肿瘤乳腺癌的热门靶点,HER3、B7H4则是男性*大肿瘤肺癌的新兴靶点。

未来,国内研发ADC的Biotech很可能成为下一个购物车目标,如EGFR、Nection-4、CLDN18.2等热门靶点的特色ADC管线。

2)免疫检查点

已有部分临床试验和研究材料表明:如果将癌症疫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可使免疫系统持续被刺激,加强整体治疗效果。

目前,除了治疗黑色素瘤的BNT111外,BioNTech还有针对前列腺癌、HPV16+头颈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等在研肿瘤疫苗,BioNTech同样可以针对不同肿瘤疫苗和不同癌症的特点,去选择引进或对外合作相关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所以,国内部分研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Biotech同样具备一定机会,如TIGIT、LAG-3、OX-40等大量靶点也可能成为目标。

另外从BioNTech海外动作和管线体系看出,新型细胞疗法、多抗和纳米抗体等新型疗亦值得关注。

结语:由于汇率、MNC战略调整等种种原因,导致三季度国内Biotech对外授权的频率有所下滑,但肉眼可见的是,国内Biotech的创新质量正在不断提升,无论退货还是部分腰部下的Biotech出清,都是国内创新药产业蜕变发展的洗礼。

国内创新药企License out事件数量和金额的提升,只是时间问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瞪羚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医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