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的出现,将3D真正从尝试阶段变成了火热的主流工业,回顾去年来中国本土出现的3D作品,屡屡被冠上“山寨”恶名的根本原因是技术与原创力的不足,给中国电影业内树立起一个相对成熟的范本,尤为重要。
本场论坛的两部分区分非常明显,*组嘉宾是彭浩翔、姜帝圭、徐小明在内的亚洲电影人,他们讨论更多的是3D对电影本身的影响,以及新技术到底给电影带来了什么,而第二组嘉宾是曾负责过《拆弹部队》、《阿凡达》等影片*的国外影人,他们的观点十分明晰:新技术来了就要用,只要与内容紧密结合,创造的东西就是精品。
3D不是电影的全部
曾执导《太极旗飘扬》的韩国导演姜帝圭以*类型影片闻名,在韩国有自己的*公司,冯小刚的《集结号》就在这家特技公司完成了后期制作,如今,姜帝圭又成立了3D公司。对于3D技术,姜帝圭表示韩国从政府到基金机构都有扶持的项目,但他自己考虑更多的是,当3D出现后,是否只有3D电影才是真正的电影,因为最近他们正在讨论一项新技术,声音也有可能也用3D来表现,当技术不断升级后,关于电影的本质,一定不能忘记。香港导演彭浩翔从来就不是一个技术狂人,他认为3D只是一个技术的提升,中国电影依然面对的是原创力的问题,“现在很多人追赶3D,只是因为《阿凡达》赚了钱,但这部电影就算不是3D,也是一部好电影,相反,一部烂电影就算用了3D,也还是一部3D的烂电影”。
香港电影人徐小明和何平的观点类似,“其实到现在,中国电影人连2D都没有完全玩到位,就要急着追赶3D吗?这样的潮流永无止境,但我们对现有题材、故事的开发反倒没有那么上心”。徐小明表示大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3D不是适用于所有电影,大家应该有一个理性的判断,之后再决定是否用3D。“考虑清楚的话,中国的武侠动作片,其实是一种很适合3D表现的类型,就像成龙最近要拍的《智取威虎山》”。
3D发展需借助全球资源 后备人才起步缓慢
覃宏的星美影业,是介入3D比较早的电影公司,前不久,星美收购了澳大利亚的一个*公司,准备用来进行3D电影的制作和人才的培养。“我们想让更多国外优秀的技术人才,进来培训中国本土的3D人才”。覃宏称自己在多年从事电影投资的过程中发现,“大陆很多资深导演,对新技术相当陌生。”就算最*的技术装备进来,也无法利用它的*性能。何平对此也有很深的体会,“比如五年前我用一个设备拍电影,咱们的电影人就会用其中一点功能,五年后我都会用了,但是我去了之后他们还是用那些,花的是整体购设备的钱,但是我们能够用的范围很窄一点,剩下的就浪费了,当都学会用了,设备淘汰了。”
许多人迷信《阿凡达》是好莱坞的又一个神话之时,殊不知这部影片基本上动用的是全球最牛的资源,它的虚拟人物是由新西兰的威塔公司制作,大的战争场景诞生于卢卡斯的工业光魔,还有日本的设备等等,有嘉宾在论坛上表示,现在我们中国电影人不必等着把所有的设备弄齐再去拍3D,充分借用全球的资源,和我们的原创力进行完美的结合就OK。
3D合拍是趋势 假3D存在也合理
3D论坛的第二部分出现的嘉宾是“奥斯卡级”的,保罗-奥德森凭《拆弹部队》获得奥斯卡*音效奖,工业光魔公司的迪恩-尤克则参与了《阿凡达》的后期制作。上台后,迪恩-尤克首先播放了一段《阿凡达》的制作特辑,详细讲述了他们如何用电影一层层制作出迅猛逼真的电影场景。
3D在全球的风行,最早大家都没有意识到会这么快,“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太疯狂了,为什么做这样的东西,因为三四年以前当你说做3D的话,没有人觉得市场会很大的”,参与《星际迷航》、《变形金刚2》后期制作的艾瑞克-爱德米兹认为接下来肯定有无数跟风之作,因此判断3D适合的题材,以及根据成本和票房预期,理性的利用3D十分重要。“我们要做的肯定不是复制又一部《阿凡达》”。对于之前饱受诟病的2D后期3D的“假3D电影”,保罗的公司也在做这项业务,“毕竟后制的成本比较低,所以,一些预算没那么多又想拍3D的电影,这种形式也是比较有效的”。
用合拍的方式做3D电影,一定是未来行业的趋势,在论坛的最后,外国影人当场放了一段新制作的3D影片《金矿》的片花,这是一部中国式的惊悚影片,全程用3D拍摄,也是一部合拍电影。“我觉得沟通*的形式就是联合制作(合拍),在联合制作的环境里面,双方都可以学到很多,中国的导演可以问美国的朋友怎么样帮忙,他们打电话,Emali都可以进行沟通,这个是*的学习方法”,艾瑞克表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搜狐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