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险资投资新政公布 股票投资上限升至20%

中国保监会今日正式公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险资将被允许投资无担保债、不动产、未上市股权等新投资领域,但衍生品交易被严格限制,其运用仅限于对冲风险,不得用于投机与放大交易。
2010-08-06 09:39 · 网易财经

  中国保监会今日正式公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险资将被允许投资无担保债、不动产、未上市股权等新投资领域,但衍生品交易被严格限制,其运用仅限于对冲风险,不得用于投机与放大交易。

  《办法》将自2010年8月31日起开始施行。尽管此次《办法》对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上限的规定远超预期中的5%,而股票投资的上限也提高至20%,但多位受访的学者及分析师向网易财经表示,短期内并不会出现传言中的4000亿资金进入楼市、4000亿资金进入股市的现象。

  截至今年6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接近4.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存款与债权约占八成,但不足2%的资金收益率加大了险资寻找出路的压力。近期,在行业巨头中国人寿等公司的带动下,险资开始大举配置股票和基金。

  此次《办法》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细化规定具体如下:

  保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

  投资于无担保企业(公司)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

  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的账面余额,不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4%,两项合计不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

  投资于不动产的账面余额,不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投资于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两项合计不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

  投资于基础设施等债权投资计划的账面余额不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

  国泰君安保险业分析师彭玉龙对此表示,保险投资渠道基本框架已经齐备,而保监会对各项投资资金配置的上限要求还是比较宽松的,短期内不会再做更改。

 不动产投资比例上限大幅提高

  保监会方面称,保险公司投资于不动产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投资于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两项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这一比例远高于之前广泛报道的5%投资比例上限。

  根据此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估算,将有超过4000亿险资将可投资不动产,较之前预期多出2000亿。但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指出,4000亿资金进入楼市的现象是不可能的。

  郝演苏认为,中国120多家保险公司,不可能整齐划一,都按总资产的10%来配置不动产。他表示,中国的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前十家保险公司占据了市场份额90%以上,这些公司在保监会规定出来之前,已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不动产做了相应配置,即使上限提至10%,这些公司可用于继续投资不动产的空间也并不大。

  而一些中小保险公司,一方面总资产额度本身就很小,同时受制于偿付能力等监管的要求,也不可能完全按照10%的资金比例来配置不动产。郝演苏指出,此次上调不动产投资上限,市场和保险公司并不会出现过多反应。

  彭玉龙亦表示,下半年保险公司会做出相应的一些调整,但是对市场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投资不动产正式开闸还需要《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试点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细则的出台。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险资不动产的投资可能会先行开放进入公租房。

  对股市影响不会太大

  《办法》规定,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这也意味着从之前规定的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基金分别占比从10%提高一倍。

  今年上半年,保险资金投资基金、股票、股权等权益类投资占比大约为15%,离上限还有10%的空间。按照4万亿元的险资余额计算,将有4000亿元资金可以进入股市。

  “4000亿入市只是一个理论上估算的数据,实际上最终流入市场多少还要看对市场的预期和判断”,国都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翔向网易财经分析,张翔认为,从目前来看,主流机构对市场的判断还比较谨慎,保险资金到底会有多少流入股市,根本上还取决于后市的表现。

  张翔指出,目前股市资金并不短缺,而且关于险资投资比例放宽的消息之前已有,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后,对股市影响不会太大。

  此外,《办法》还规定,保险资金投资的股票,主要包括公开发行并上市交易的股票和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而对于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和以外币认购及交易的股票将由中国保监会另行规定。

  事实上,我国保险资金入市比例经历了数次变更,渐渐趋于放松管制。最初于2005年保险资金获准入市,为控制风险,保监会将险资实际投资比例控制在1%-2%。2006年上半年,保监会将这一比例上调两个百分点,后来进一步提高到5%,2007年再度上调至10%。

  明确险资流动性要求

  《办法》明确规定,保险公司的银行存款、政府债券、央票、货币基金的储备,不得低于总资产的5%,彭玉龙指出,这主要是为了确保保险公司流动性的充裕。

  而对于保险公司存款的银行,办法规定,资本充足率、净资产和拨备覆盖率等符合监管要求;治理结构规范、内控体系健全、经营业绩良好;最近三年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连续三年信用评级在投资级别以上。分析人士指出,这对一些信用级别较低的城商行会有一定影响。

  《办法》明确禁止险资存款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买入被交易所实行“特别处理”、“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的股票;投资不具有稳定现金流回报预期或者资产增值价值、高污染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企业股权和不动产;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从事创业风险投资;将保险资金运用形成的投资资产用于向他人提供担保或者发放贷款,个人保单质押贷款除外。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9号

  《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0年2月1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8月31日起施行。

  主席 吴定富

  二○一○年七月三十日

 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

  *章 总则

  *条 为了规范保险资金运用行为,防范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维护保险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资金运用活动适用本办法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保险资金,是指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以本外币计价的资本金、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各项准备金及其他资金。

  第四条 保险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符合偿付能力监管要求,根据保险资金性质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实现集约化、专业化、规范化和市场化。

  第五条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依法对保险资金运用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 资金运用形式

  *节 资金运用范围

  第六条 保险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

  (一)银行存款;

  (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

  (三)投资不动产;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保险资金从事境外投资的,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有关监管规定。

  第七条 保险资金办理银行存款的,应当选择符合下列条件的商业银行作为存款银行:

  (一)资本充足率、净资产和拨备覆盖率等符合监管要求;

  (二)治理结构规范、内控体系健全、经营业绩良好;

  (三)最近三年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四)连续三年信用评级在投资级别以上。

  第八条 保险资金投资的债券,应当达到中国保监会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且符合规定要求的信用级别,主要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以及符合规定的其他债券。

  第九条 保险资金投资的股票,主要包括公开发行并上市交易的股票和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

  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和以外币认购及交易的股票由中国保监会另行规定。

  第十条 保险资金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其基金管理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公司治理良好,净资产连续三年保持在人民币一亿元以上;

  (二)依法履行合同,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最近三年没有不良记录;

  (三)建立有效的证券投资基金和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之间的防火墙机制;

  (四)投资团队稳定,历史投资业绩良好,管理资产规模或者基金份额相对稳定。

  第十一条 保险资金投资的不动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其它附着于土地上的定着物。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

  第十二条 保险资金投资的股权,应当为境内依法设立和注册登记,且未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

  第十三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不得使用各项准备金购置自用不动产或者从事对其他企业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

  第十四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对其他企业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应当满足有关偿付能力监管规定。保险集团(控股)公司的保险子公司不符合中国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要求的,该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不得向非保险类金融企业投资。

  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应当限于下列企业:

  (一)保险类企业,包括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以及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机构;

  (二)非保险类金融企业;

  (三)与保险业务相关的企业。

  第十五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资金运用,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存款于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买入被交易所实行“特别处理”、“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的股票;

  (三)投资不具有稳定现金流回报预期或者资产增值价值、高污染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企业股权和不动产;

  (四)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

  (五)从事创业风险投资;

  (六)将保险资金运用形成的投资资产用于向他人提供担保或者发放贷款,个人保单质押贷款除外;

  (七)中国保监会禁止的其他投资行为。

  中国保监会可以根据有关情况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禁止性规定进行适当调整。

  第十六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资金运用应当符合下列比例要求:

  (一)投资于银行活期存款、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银行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等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低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

  (二)投资于无担保企业(公司)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

  (三)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

  (四)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4%,两项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

  (五)投资于不动产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投资于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两项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

  (六)投资于基础设施等债权投资计划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

  (七)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对其他企业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累计投资成本不得超过其净资产。

  前款(一)至(六)项所称总资产应当扣除债券回购融入资金余额、投资连结保险和非寿险非预定收益投资型保险产品资产;保险集团(控股)公司总资产应当为集团母公司总资产。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未上市企业股权相关金融产品是指股权投资管理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发起设立或者发行的以未上市企业股权为基础资产的投资计划或者投资基金等;

  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是指不动产投资管理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发起设立或者发行的以不动产为基础资产的投资计划或者投资基金等;

  基础设施等债权投资计划是指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专业管理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发行投资计划受益凭证,向保险公司等委托人募集资金,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等,按照约定支付本金和预期收益的金融工具。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控制投资工具、单一品种、单一交易对手、关联企业以及集团内各公司投资同一标的的比例,防范资金运用集中度风险。

  保险资金运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中国保监会可以根据有关情况对保险资金运用的投资比例进行适当调整。

  第十七条 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和非寿险非预定收益投资型保险产品的资金运用,应当在资产隔离、资产配置、投资管理、人员配备、投资交易和风险控制等环节,独立于其他保险产品资金,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

  第二节 资金运用模式

  第十八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按照“集中管理、统一配置、专业运作”的要求,实行保险资金的集约化、专业化管理。

  保险资金应当由法人机构统一管理和运用,分支机构不得从事保险资金运用业务。

  第十九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等专业机构,实施保险资金运用第三方托管和监督,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

  托管的保险资产独立于托管机构固有资产,并独立于托管机构托管的其他资产。托管机构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进行清算的,托管资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

  第二十条 托管机构从事保险资金托管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保险资金的保管、清算交割和资产估值;

  (二)监督投资行为;

  (三)向有关当事人披露信息;

  (四)依法保守商业秘密;

  (五)法律、法规、中国保监会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一条 托管机构从事保险资金托管,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挪用托管资金;

  (二)混合管理托管资金和自有资金或者混合管理不同托管账户资金;

  (三)利用托管资金及其相关信息谋取非法利益;

  (四)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二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规定的相关标准。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根据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可以自行投资或者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进行投资。

  第二十三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投资的,应当订立书面合同,约定双方权利与义务,确保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三方职责各自独立。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履行制定资产战略配置指引、选择受托人、监督受托人执行情况、评估受托人投资绩效等职责。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执行委托人资产配置指引,根据保险资金特性构建投资组合,公平对待不同资金。

  第二十四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投资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妨碍、干预受托机构正常履行职责;

  (二)要求受托机构提供其他委托机构信息;

  (三)要求受托机构提供*投资收益保证;

  (四)非法转移保险利润;

  (五) 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五条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合同约定投资;

  (二)不公平对待不同资金;

  (三)混合管理自有、受托资金或者不同委托机构资金;

  (四)挪用受托资金;

  (五)向委托机构提供*投资收益承诺;

  (六)以保险资金及其投资形成的资产为他人设定担保;

  (七)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六条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根据中国保监会相关规定,可以将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投资品种作为基础资产,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投资或者购买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合同约定,及时向有关当事人披露资金投向、投资管理、资金托管、风险管理和重大突发事件等信息,并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受托资产规模、资产类别、产品风险特征、投资业绩等因素,按照市场化原则,以合同方式与委托或者投资机构,约定管理费收入计提标准和支付方式。

  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是指由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为发行人和管理人,向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投资人发售产品份额,募集资金,并选聘商业银行等专业机构为托管人,为投资人利益开展的投资管理活动。

  第三章 决策运行机制

  *节 组织结构与职责

  第二十七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在公司章程和相关制度中明确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保险资金运用职责,实现保险资金运用决策权、运营权、监督权相互分离,相互制衡。

  第二十八条 保险资金运用实行董事会负责制。保险公司董事会应当对资产配置和投资政策、风险控制、合规管理承担最终责任,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制度;

  (二)确定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方式;

  (三)审定投资决策程序和授权机制;

  (四)审定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年度投资计划和投资指引及相关调整方案;

  (五)决定重大投资事项;

  (六)审定新投资品种的投资策略和运作方案;

  (七)建立资金运用绩效考核制度;

  (八)其他相关职责。

  董事会应当设立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

  第二十九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决定委托投资,以及投资无担保债券、股票、股权和不动产等重大保险资金运用事项,应当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第三十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层根据董事会授权,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保险资金运用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

  (二)建立保险资金运用与财务、精算、产品和风控等部门之间的协商机制;

  (三)审议资产管理部门拟定的保险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和年度资产配置策略,并提交董事会审定;

  (四)控制和管理保险资金运用风险;

  (五)执行经董事会审定的资产配置规划和年度资产配置策略;

  (六)提出调整资产战略配置调整方案;

  (七)其他职责。

  第三十一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设置专门的保险资产管理部门,并独立于财务、精算、风险控制等其他业务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拟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制度;

  (二)拟定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和年度资产配置策略;

  (三)拟定资产战略配置调整方案;

  (四)执行年度资产配置计划;

  (五)实施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措施;

  (六)其他职责。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自行投资的,保险资产管理部门应当负责日常投资和交易管理;委托投资的,保险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履行委托人职责,监督投资行为和评估投资业绩等职责。

  第三十二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在投资研究、资产清算、风险控制、业绩评估、相关保障等环节设置岗位,建立防火墙体系,实现专业化、规范化、程序化运作。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自行投资的,资产管理部门应当设置投资、交易等与资金运用业务直接相关的岗位。

  第三十三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部门以及具有相应管理职能的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拟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制度;

  (二)审核和监控保险资金运用合法合规性;

  (三)识别、评估、跟踪、控制和管理保险资金运用风险;

  (四)定期报告资金运用风险管理状况;

  (五)其他职责。

  第三十四条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当设立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

  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指导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风险管理,履职范围应当包括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运作的所有业务环节,独立向董事会、中国保监会报告有关情况,提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建议。

  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不得主管投资管理。如需更换,应当于更换前至少五个工作日向中国保监会书面说明理由和其履职情况。

  第二节 资金运用流程

  第三十五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 明确各个环节、有关岗位的衔接方式及操作标准,严格分离前、中、后台岗位责任,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度执行情况,做到权责分明、相对独立和相互制衡。相关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一)资产配置相关制度;

  (二)投资研究、决策和授权制度;

  (三)交易和结算管理制度;

  (四)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

  (五)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六)风险管理制度等。

  第三十六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以独立法人为单位,统筹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综合偿付能力约束、外部环境、风险偏好和监管要求等因素,分析保险资金成本、现金流和期限等负债指标,选择配置具有相应风险收益特征、期限及流动性的资产。

  第三十七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专业化分析平台,并利用外部研究成果,研究制定涵盖交易对手管理和投资品种选择的模型和制度,构建投资池、备选池和禁投池体系,实时跟踪并分析市场变化,为保险资金运用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十八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相对集中、分级管理、权责统一的投资决策和授权制度,明确授权方式、权限、标准、程序、时效和责任,并对授权情况进行检查和逐级问责。

  第三十九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和完善公平交易机制,有效控制相关人员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防范交易系统的技术安全疏漏,确保交易行为的合规性、公平性和有效性。公平交易机制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实行集中交易制度,严格隔离投资决策与交易执行;

  (二)构建符合相关要求的集中交易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和反馈系统;

  (三)建立完善的交易记录制度;

  (四)在账户设置、研究支持、资源分配、人员管理等环节公平对待不同资金等。

  第四十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定期开展保险资金运用绩效评估和归因分析,推进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分散化投资,实现保险资金运用总体目标。

  第四十一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保险资金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减少或者消除人为操纵因素,自动识别、预警报告和管理控制资产管理风险,确保实时掌握风险状况。

  信息管理系统应当设定合规性和风险指标阀值,将风险监控的各项要素固化到相关信息技术系统之中,降低操作风险、防止道德风险。

  信息管理系统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数据库,收集和整合市场基础资料,记录保险资金管理和投资交易的原始数据,保证信息平台共享。

  第四章 风险管控

  第四十二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全面覆盖、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改进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系统,通过管理系统和稽核审计等手段,分类、识别、量化和评估各类风险,防范和化解风险。

  第四十三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管理和控制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以偿付能力约束和保险产品负债特性为基础,加强成本收益管理、期限管理和风险预算,确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限额,采用缺口分析、敏感性和情景测试等方法,评估和管理资产错配风险。

  第四十四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管理和控制流动性风险,根据保险业务特点和风险偏好,测试不同状况下可以承受的流动性风险水平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防范流动性风险。

  第四十五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管理和控制市场风险,评估和管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实行市场风险限额管理。

  第四十六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及时跟踪评估信用风险,跟踪分析持仓信用品种和交易对手,定期组织回测检验。

  第四十七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同业拆借、债券回购和融资融券业务管理,严格控制融资规模和使用杠杆,禁止投机或者用短期拆借资金投资高风险和流动性差的资产。保险资金参与衍生产品交易,仅限于对冲风险,不得用于投机和放大交易,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

  第四十八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发挥内部稽核和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保险资金运用内部全面稽核审计。内控审计报告应当揭示保险资金运用管理的合规情况和风险状况。主管投资的高级管理人员、保险资金运用部门负责人和重要岗位人员离职前,应当进行离任审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定期向中国保监会报告保险资金运用内部稽核审计结果和有关人员离任审计结果。

  第四十九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处置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及时控制和化解风险隐患。投资资产发生大幅贬值或者出现债权不能清偿的,应当制定处置方案,并及时报告中国保监会。

  第五十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确保风险管控相关岗位和人员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知情权和查询权,有权查阅、询问所有与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相关的数据、资料和细节,并列席与保险资金运用相关的会议。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一条 中国保监会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督管理,采取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方式。

  第五十二条 中国保监会应当根据公司治理结构、偿付能力、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对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实行分类监管、持续监管和动态评估。

  中国保监会应当强化对保险公司的资本约束,确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监管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监管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第五十三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分管投资的高级管理人员、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任职前取得中国保监会核准的任职资格。

  第五十四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重大股权投资,应当报中国保监会核准。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行或者发起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实行初次申报核准,同类产品事后报告。

  中国保监会按照有关规定对上述事项进行合规性、程序性审核。

  重大股权投资,是指对拟投资非保险类金融企业或者与保险业务相关的企业实施控制的投资行为。

  第五十五条 中国保监会有权要求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提供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

  提交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应当及时、真实、准确、完整。

  第五十六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股东大会、股东会、董事会的重大投资决议,应当在决议作出后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报告,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十七条 中国保监会有权要求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运用的有关数据与中国保监会的监管信息系统动态连接。

  第五十八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不符合中国保监会要求的,中国保监会可以限制其资金运用的形式、比例。

  第五十九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违反资金运用形式和比例有关规定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限期改正。

  第六十条 中国保监会有权对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监管谈话,要求其就保险资金运用情况、风险控制、内部管理等有关重大事项作出说明。

  第六十一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严重违反资金运用有关规定的,中国保监会可以责令调整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第六十二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严重违反保险资金运用有关规定,被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中国保监会可以决定选派有关人员组成整顿组,对公司进行整顿。

  第六十三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违反本规定运用保险资金的,由中国保监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六十四条 保险资金运用的其他当事人在参与保险资金运用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中国保监会应当记录其不良行为,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其行业主管部门;情节严重的,中国保监会可以通报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3年内不得与其从事相关业务,并商有关监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六十五条 中国保监会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泄露所知悉的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商业秘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六十六条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管理运用保险资金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六十七条 保险公司缴纳的保险保障基金等运用,从其规定。

  第六十八条 中国保监会对保险集团(控股)公司资金运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国保监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七十条 本办法自2010年8月31日起施行。原有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一律以本办法为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网易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