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山寨AppStore暴富者:最神秘赢家的大危机

他们是一群很难“表里如一”的互联网创业者,虽然手里喜欢把玩各种以iPhone为代表的新潮产品,但他们的产品买单者却是以军人、学生、民工为主的山寨机用户。
2010-10-09 09:42 · 创业邦

如果追究责任方,移动运营商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多少有些难辞其咎。不过事实上,运营商、甚至是除中间件平台之外的任何人,都难以摸清到底收费中有多少属于恶性吸费。一些平台在寻找SP时,会留下TOM、空中网等良性SP,再去找一些小的SP去实行扣费。一旦在终端预置的应用里做了手脚,运营商也无法统计到底有多少扣费是用户按键触发的行为,有多少是应用自行触发的非法行为。

这其中涉及的利益群体实在太多,使得运营商无法下狠心将相关公司全部封杀。“做中间件的人原来也大都是相关背景,例如做解决方案的,后来突然发现解决方案上能再多加点儿东西,就可以多赚钱,这个概念就这么出来了。”吴凌云说,山寨不仅仅是机器,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一种独特玩法,造就了一个软件平台的黄金时代。

过冬

北京、上海和深圳是中国手机的三大根据地,而山寨机软件玩家则多聚集在深圳。三个城市,越向北越偏重概念,越向南越注重实用。北京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大都新创不久,不做内置;上海和浙江的手机设计公司最多,软件平台多是和设计公司来合作;在深圳,则是密切对接集成商和制造商,直接面向市场。如果没有认识到山寨市场之大,那说明你离中国真正的手机消费人群还很远。

2008年,王煜全和中国移动的人聊天说起山寨,对方告诉他,统计的山寨机用户量是2000万。“逗我玩儿呢吧?满街都是山寨,怎么可能才2000万?”王煜全感叹,“他们看不见。”在这个很多人看不见的庞大行业中,山寨软件厂商的生活在黄金时代中“低调地华丽着”.

从2007年开始,斯凯网络等较大的中间件厂商,收入都在数亿的规模。吴凌云算了一笔账:中间件和方案公司合作内置,一个方案公司一个月出10万个主板,中间件平台也就增加10万个用户,像这样的公司搞定10个,每个月就能增加1000万用户,一年下来就是一亿多的用户数。而2007年左右,手机价格大幅下降,几百元的低价山寨手机使得手机用户总数急剧增加,MTK平台使用者在国内几乎是翻倍增长。在山寨产业日趋完善、用户数量井喷、机构监管宽松的这几年中,中间件厂商踩准了赚钱的鼓点。

不过,曾经风光无限的山寨软件平台们,已经开始遇到了一些麻烦。

首先是山寨手机市场的增长放缓。去年MTK手机全球的销售在4.5亿左右,其中国内大概有2.5亿,已经远超过诺基亚。市场总量的增加速度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维持在疯狂的百分之几百,中间件厂商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深圳快乐风从2007年开始做MTK上的游戏研发,员工刘来的感想是:“一开始市场是空白的,只要你有一个能用的、不会搞坏手机的产品就能去卖,现在不一样,对产品品质、厂商研发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进入这个市场的人更多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最令山寨应用商店厂商头疼的对手莫过于腾讯,这个“巨无霸”已经把触角伸向了山寨机产业链。在手机视频通话应用领域崭露头角的深讯和,已经接到了腾讯试图合作的橄榄枝。但对于他们来讲,这更像是个烫手山芋:把腾讯在视频通话领域的用户群培养起来,无异于是让自己“死得更快一点”。快乐风的刘来认为这可能会带来一次洗牌过程,面对大公司的压力,没有技术含量的小公司会被慢慢地淘汰掉。

中间件厂商们虽然在移动互联网民营企业中已经是活得最滋润的一群,但和腾讯这样的公司相比还是个小字辈。更重要的是,山寨应用商店几年来忙于内置、收费,在用户认知度方面尚无太大建树。用户使用即时通信工具,换一台电脑、换一个手机还会去下载QQ,但国产山寨机的用户,即使每天都在使用,也没有多少人能记得甚至听说过斯凯、沃勤或者雪鲤鱼。号称几个亿的累积用户,里面有着不少水分:国产手机的使用周期在一年多,用户丢掉手机之后,也就从平台上流失了,用户再购买下一部山寨机,所使用的软件平台是哪个,完全由厂家内置决定,“今年是你的用户,明年不是,无法移植。”

这都是现行山寨应用商店模式中的缺陷,但真正给他们致命一击的,还是整个移动产业链中最重头的角色:运营商。央视315的曝光帮助运营商下了决心,为了逃脱“庇护”的罪名,运营商必须拿起“屠刀”。去年年底中国移动全面实施了收费上的“二次确认”,即收到用户的请求后,再向用户发送确认信息,经过用户二次确认后才进行扣费;眼下,“三次确认”正在风传,一旦成真,更多用户看到反复提示收钱后自然会有很多抵触,那些本来就是被骗、或被强行定制的用户更加不会确认。而6月时,运营商联合工商、公安、税务各部门一起开展对山寨产业链的全国性检查更是整个山寨手机行业的大地震,一片人心惶惶。

在政府摆明的不容忍态度和运营商的重拳之下,中间件厂商也不得不认清现实。违规的成本已经大幅提高,虽然现在仍有一些打算“捞一票就走”的厂商继续恶性吸费,但毕竟并非长久之计。“更多的公司开始小心收敛,之前每月能分得3000万元收入的,移动整改后只能分得800万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