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消息,今日,新浪微博正式推出“粉丝服务平台”,该产品以用户主动订阅为基础,所有认证用户均可以申请使用,被视为推动微博从“营销”平台向“营销+服务”平台转型。
无独有偶,新版微信公众平台今天开始公测,本次改版之后,公众平台将大规模开放接口,认证的服务号可申请。而之前盛传的微信服务号收费消息,今天也得到证实,服务号认证将收取认证费300元每次。
虽然双方均未明确表明针对竞品之意,但无论是产品形态还是接口支持上,粉丝服务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存在不少相似之处,正面PK在所难免。
这场PK缘何而起?用户黏性。在国内市场尤其是在移动市场,微博和微信是*影响力的两大应用,都拥有数以亿计的注册用户。但用户的使用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在一个应用上耗费的时间增加,在另外一个应用上的使用时间就会减少。而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有人才有一切,只有汇聚住人气,平台的商业化才能稳步推进。
因此,无论微博还是微信,除了做好基础产品,都早早抛出了开放的口号,希望能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来汇聚人气,这里面的第三方既包括政府、媒体、企业、有优质内容制造能力的个人(名人、自媒体),也包括能帮助上述这些账号提升服务效果的第三方开发者。
过去两年,微信一度抢去不少原属于微博的风头。时至今日,双方均走到发展拐点,一方面,微信开始遭遇商业化考验,另一方面,微博经过重整之后能否触底反弹。两个亿级用户规模平台的碰撞,必将擦出精彩的火花。而在这场对抗中,对第三方力量的争夺将变得异常激烈。
既然竞争已无可避免,在服务平台的PK上谁能最终胜出?
竞争点一:运营规则。双方均以用户主动订阅为基础,把选择权交给网友。绝大多数情况下,账号通过微博粉丝服务平台只能推送信息给订阅粉丝,与微信公众账号规则一致。但是微博粉丝服务平台预设应急机制,在地震等特殊情况下,允许政府官方机构向所有粉丝(包括订阅粉丝)发送公共信息。
点评:两大平台基本保持一致,紧急状态下粉丝服务平台略灵活。
竞争点二:推广频次。微信公众账号分成服务号和订阅号,服务号一个月可以推送一次信息,显示在用户聊天列表里,用户会收到即时消息提醒。订阅号一天仅可以推送一次信息,显示在用户的订阅号文件夹中,用户不会收到即时消息提醒。
微博粉丝服务平台方面,媒体及个人认证账号每周可推送一次,企业认证账号每月可推送一次,以上两类均通过私信形式发布即时消息提醒。
点评:企业账号方面,两大平台规则一致。自媒体账号方面,考虑到他们为平台创造了大量优质内容,必将成为两大平台的争夺重点,部分习惯了每天一推的自媒体个人初期可能适应不了每周一推,粉丝服务平台规则有待细化。
竞争点三:账号规模。微信于2012年8月推出公众平台,个人和机构都可以建立微信公众账号。到今年7月,大约有100多万个公众账号,其中4万个为认证账号。微博粉丝服务平台今日正式上线,过去一个多月的内测期间,已有6万多认证账号申请体验并使用粉丝服务平台。
点评:在*数量上,微信公众账号处于*,但是微博粉丝平台仅对认证用户开放,一个月所发展的认证账号已超过前者一年发展的认证账号。另外,微信服务号认证与高级接口服务打包收费,年费300元,微博认证目前免费。
竞争点四:发展前景。微信产品总监曾鸣层公开表示,微信不是营销工具,公众账号的三大核心功能是互动沟通、用户管理和服务定制。新浪微博同样强调,推出粉丝服务平台是为了强化微博服务价值,鼓励有能力的账号为订阅粉丝提供优质服务。
此外,双方都在追求差异化服务。微信服务号获得官方认证后,可立即获得包括客服接口、网页授权等更多接口能力。微博为了配合粉丝服务平台的上线,于近期将私信接口升级为“消息服务”并对外开放,主要提供“自定义回复”、“私信提醒”及“订阅发送”三个主要接口,支持蓝V账号通过接口实现粉丝服务平台的私信自动回复、私信人工客服及订阅提醒功能。
点评:两大平台都强调服务淡化营销,而且通过开放接口的形式鼓励差异化、便民化。在高级接口上,微信与认证打包收取年费,微博则免费开放,具备优势。
竞争点五:标杆案例。在2013年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上,南方航空、百世汇通、广州公安、华夏基金、出门问问、广东联通、快捷订酒店、科通云助手、中信证券、We Media自媒体联盟等十大微信公众账号成为了腾讯官方力推的标杆典范,覆盖多个领域。
据新浪微博今日透露,在已开通粉丝服务平台的6万多认证账号中,除了@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等重要媒体,还有@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出门问问等等便民公众服务类机构,同时也包括@陆琪等行业名人。
点评:在行业分布上,微信公众平台暂时更加丰富,而且已经培育了多个深度案例。相比之下,微博粉丝服务平台仍处于开拓期,不过@中国地震台网速报通过该平台首次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点对点的百万级用户服务,据说这一模式已引起微博鼻祖Twitter的重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TechWeb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