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以下简称“电信云公司”)2012年3月成立,是中电信转型互联网,摆脱传统体制束缚,独立运营的子公司。
电信云公司总部位于北京西五环北段,偏僻荒凉,员工上下班不很方便,但相比中电信总部,却显得宽敞而静谧。
经过两年“试水”之后,中国从3G进入4G时代,电信云公司如何应对传统电信业利润下滑的压力?如何直面诸如互联网公司阿里云等挑战?“愚人节”前夕,电信云公司安排一个媒体开放日,笔者才有机会见到该公司大佬“双峰”(中国电信云公司总经理王峰、副总经理徐守峰)
徐守峰答媒体问干货:
1、4G时代对云计算需求持续强劲。3月18日中国联通发布4G战略之后,标志着三大电信运营商都进军4G业务。用户上4G网速度比3G体验好,催生的实时应用场景更多。
2、在3G时代,中国电信云业务还没有实现盈利。尽管中电信在云计算方面投入30亿元以上,但是,运营商采用的是固网接入,短期内很难形成规模,成本回收期较长,最少要等到4年之后4G全面普及才有望实现盈利。
3、没有人能够阻挡云计算在中国发展。中电信云计算业务营收计划每年以40-50%速度增长。驱动力源自两个方面:用户的消费习惯改变和政府采购拉动。
4、中电信云计算未来两年发展路: 中电信集团曾提出“五年再造一个中国电信”的目标,而“流量经营”、“互联网应用”以及新兴ICT业务”成为实现目标三个重要手段。
相比徐守峰比较严肃的答记者问,王峰没有没有出席云产品发布会,而是和笔者进行“闲聊”。 他认为,云计算让4G服务更顺畅,对云计算前景比较看好:随着4G时代到来,移动互联网发展将迈上一个新台阶,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信息的交互越来越便捷,从最初的文本信息交互到现在的照片、音乐、视频分享,数据存储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
在国内,*、腾讯、阿里与百度已入驻了电信公司的内蒙古云基地,2013年在内蒙古云计算大会上,李彦宏、马云亲临现场;第二、阿里云已非常强大,再加上互联网的思维,对运营商冲击不可小视;第三、国内做云的公司云云总总,不接地气,盈利模式模糊,令人难以置信。
电信云公司如何与互联网公司的竞合? 王峰似乎更坚信电信的自身渠道,更看重产业链,而非个别企业的成长。
Amazon、Google、IBM、微软都在进行国际化的云计算。有人提出中国电信云计算会不会国际化?还有国际上大的电信运营商收购小公司云云。王峰只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譬如,中兴华为将业务拓展到那个国家,中电信配套服务就到那个国家,而电信无须为国家化而单独去某个国家或者地区孤立进行业务(“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
电信云计算两年成绩与战略
除了推出新品,云公司未来重点推“4+2”云资源的布局。
1、推出面向客户服务的桌面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从桌面云平台软件、桌面云终端、桌面云资源池建设、桌面云平台集成以及运营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云加速(CDN)服务布局目前客户数超过20家,服务用户超过1亿人。
2、电信云公司申请的云领域专利42项,形成了以“4+2”云资源的布局。所谓“4”,即东西南北四大云数据中心,包括上海、四川、广东和北京;“2”则指内蒙古和贵州两个超大规模云基地。
3、中国电信CDN节点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网络带宽资源达到2000G以上,超过10000台服务器用于提供加速服务。
笔者感悟:摸着石头过河?
与阿里巴巴、谷歌等互联网公司相比,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业务进展并不是很迅猛,只能说是“摸着石头过河”。
其一、巨资搞“圈地运动”。中电信“4+2”云资源的布局,内蒙古和贵州建云基地。联通计划三年内在廊坊、大连、无锡、东莞、南宁、呼和浩特以及重庆等七个城市建立大型的五星级数据中心,预计总投资百亿元。中移动也在内蒙古建立云基地,据称投资过百亿元。然而,知情者认为他们在“试水”互联网业务,不知情者以为他们在搞房地产。
其二、盈利模式并不清晰。在互联网竞争的压力下,三大电信运营商都提出了转型互联网。类似中国电信云公司,成立独立子公司运营是一种趋势。视频、游戏以及云计算的互联网业务竞争力明显提升。但是,仍然受制于传统的电信业管理体制。譬如,运营商之间以及与互联网公司之间的业务“互联互通”,譬如,对一些绩优小公司的收购;利用电信自身渠道,流量免费等,没有放开手脚。导致了运营商基地面对互联网公司的挑衅,畏手畏脚。
其三、开放是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转型*步。类似中国电信云公司借助两周年搞“媒体开放日”,让媒体人走进大门,让媒体人自己体会,这在电信业并不多见。如今,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先后成立了数十个基地,但是,各个基地业务进展以及核心竞争力,相信百分之八十的媒体都不清楚。有的“基地”非但不接受媒体体验,就是记者的一般性采访,也要经过集团总部审批,而且,多数采访报道以及传播形式呆板,与互联网理念相去甚远。因此,这里要给电信云公司点一个“赞”!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搜狐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