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人人车CEO致信赶集CEO:赶集没想清楚如何做二手车C2C

事实上,在二手车分类市场入口流量中,赶集只占了5%,58同城是赶集的3倍,二手车之家是赶集的2倍。而用赶集的整体流量来与汽车垂类信息平台做对比,偷梁换柱。可惜,文字游戏无法拯救赶集好车的流量劣势。
2015-03-09 11:13 · Bianews 李健

人人车CEO致信赶集CEO:赶集没想清楚如何做二手车C2C

杨浩涌先生:

  你好!

  昨天,《创业家》杂志的系列二手车之战文章中,您通过“二手车拍卖只需要一个B”这样一个模糊混乱的标题,阐述了自己对于二手车C2C模式的看法。

  这篇文章很长,但一句话总结您的观点:赶集有流量,所以赶集一定能做好二手车C2C。

  从您的通篇铺陈,到这个最终的结论,都可以看出:赶集并没有想清楚到底如何做二手车C2C模式,也并没有获得做二手车C2C的*优势。可想而知,为什么赶集好车投了这么多的人、铺了那么多的广告,做了这么多的公关,却还是拿不出一个小巨头应该取得的足以说服业界的数据。

  您认为流量是其根本优势,那就先说流量问题。在论述中,您抛出了这么几个观点:

  *,“百度没有二手车流量”——那么,为什么在百度搜索“人人车”这个关键字的时候,赫然看到了赶集二手车的推广?试问,没有流量你为什么要买?还要买竞争对手的流量?千万别说这是赶集临时工干的啊。

  第二,您觉得:“赶集、五八、易车是*梯队流量平台,汽车之家是第二梯队流量平台”——众所周知,赶集上一次冲击IPO直接失利,原因是什么?是分类信息方面,在赶集核心的业务领域,流量也并没有达到说服投资者的体量。

  赶集的流量,不要说排在58前面,具体到二手车这个垂直品类,也得排在易车和汽车之家之后。

  事实上,在二手车分类市场入口流量中,赶集只占了5%,58同城是赶集的3倍,二手车之家是赶集的2倍。而用赶集的整体流量来与汽车垂类信息平台做对比,偷梁换柱。可惜,文字游戏无法拯救赶集好车的流量劣势。

  抛开流量问题,单纯来看赶集好车,即使豪掷一亿美元、配上一千人的团队,赶集也未必能做好二手车。下面详细说原因。

  第1——行业内有个铁律,大公司分出一支人马做接地气的垂直品类,面对该垂直品类失败了,还有另一个项目撑着,总之不会死。

  加之大公司流程繁复、执行力低下、种种内耗,一旦遭遇一个不成功则成仁的高效快速小公司,必死无疑。殊途同归,赶集仍难逃大公司做小垂直品类必败的基本宿命。

  第2——从赶集过去历史分析,可能根本没想清楚二手车模式就开动。过去,赶集深知自己面对58的分类信息流量劣势,因此,一直试图在分类信息之外,作出一些新的主力项目。

  这些基本从未被听说过的项目,包括了团购、蚂蚁短租、瓜子社区、交友甚至游戏等,分别是赶集看到团购大潮、airbnb项目和社交游戏等创业成功案例,进行不合时宜的跟风之作。前不久赶集还全力推了赶集易洗车,现在也销声匿迹了。

  此次的二手车C2C模式,也是如此。有趣的是,在发布赶集好车的时候,赶集新闻通稿里却反复强调“赶集是二手车C2C模式的开创者”,完全无视早于赶集半年就已上线的典型创业公司,值得玩味。

  第3——在赶集的二手车分类信息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经销商甚至车贩的车源在其中,与赶集好车的个人车源鱼龙混杂。

  不难理解,在赶集内部,二手车分类信息和赶集好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团队在做,大家各做各的,在大公司也属常情。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却会因此望而却步。您的文章标题是《二手车拍卖只需要一个B》,却用赶集自己的信息呈现逻辑,夹杂了大量的B端信息,自相矛盾。

  事实上,现在赶集最应该做的,不是为二手车业务公关站台大声放话,而应该好好想想,当注意力都放在赢面也并不大的二手车业务时,原本就占劣势的信息分类领域内,面对58同城、汽车之家和易车的三方夹击,如何保住原有份额,不至于连安身立命之本一同丧失?

  老杨,今天李健说的话有可能有点不中听,有不同的意见,欢迎一起探讨。

  李健

  2015年3月6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Bianews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