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一百年前梁启超在其《少年中国说》里得出少年与国家的关系。将此挪移至少年足球与中国足球间,道理亦然,少年足球强则中国足球才有强的可能。从事少年足球的初创企业有很多,在现今移动互联的大背景下,动吧足球便是其中之一。近日,亿欧网专访了动吧足球联合创始人兼CEO白强。
动吧足球将喜欢踢球的青少年作为目标用户,从服务青少年足球普及的角度切入到足球市场。至于为何选择青少年足球这一细分领域,白强向亿欧表示:
一、足球的进入门槛较低,不像篮球、网球等球类有身高等诸多参与限制。另外,足球更契合青少年爱玩的天性,有利于培养其团队精神、磨练意志。
二、青少年足球市场潜力巨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到2014年末,16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约有2.3亿,其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已超过1亿。
一、从“Uber”到“海底捞”,动吧越来越“重”
从成立到现在,动吧足球经历过一次转型,转型之前,其更像是“Uber”;转型之后,则是“Uber+海底捞”。至于转型的原因,白强介绍道,随着对行业现状深入了解,其渐渐发觉基于丰富的业余足球辅导员、场地资源上的Uber并不适合中国的现实国情,而国内业余足球辅导员、场地等短缺的现状,海底捞的模式或可破局。
成立之初,动吧足球的模式很轻,在线上,平台为业余足球辅导员和有兴趣体验足球启蒙课程的孩子就近配对,并将其安排到最近的线下场地。线下主要有两部分:
一、0元培养少儿足球辅导员;
二、以1元低价吸引青少年参与足球启蒙;若他们想更加深入地学习,动吧体育会将其导流到与其合作的线下足球学校。
缺场地、缺教练是动吧足球初期“Uber”模式向前推进的两大障碍,为了克服它们,动吧足球借鉴海底捞,试图将“教练、场地”两块内容标准化,以此来构建动吧足球标准化服务,其具体措施有三:
一、动吧通过与国外足球俱乐部合作,引进荷兰等国优秀的师资、课程等教学资源,并将其以书面教辅、视频等形式将线下培训内容标准化,如此,可保证线下业余足球辅导员授课质量,还可迅速复制、推广。
二、与泛华体育合作在京启建首批300块足球场,将具有灵活面积模式的足球场带到社区当中,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通过此,摸索场地建设、运营的经验,并将其标准化,以谋求在更多的地域推广。
三、和赛伯乐投资集团合作,共同成立“动吧-赛伯乐青少年足球基金”助力青少年足球产业,并为二者保驾护航。
二、打造品牌IP,围绕衍生品盈利
白强并不讳言创办动吧赚钱的动机,但是其也向亿欧表示:动吧无意从用户、业余足球辅导员处谋利,动吧会通过打造动吧足球IP,通过品牌自身的溢价及其周边做相关衍生品的开发,以实现未来的盈利。
打造动吧足球的品牌,无疑对团队的素质、执行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白强告诉亿欧网,动吧团队是一个复合型的创业团队,兼具国际化视野、业内品牌形象、互联网专业经验等多方面优势;平台现拥有15万用户,已培养了来自全国40多座城市的9000多名业余足球辅导员。
三、走向线下成趋势,轻、重选择要三思
足球O2O初创企业因其目标受众的不同,使其切入足球市场的角度也因此各异,常见的有以教练、场馆、球队领队、举办联赛等角度。值得一提的是前女足国脚刘力豪创新研发的一种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小型足球比赛实现方式,其被称之为KT足球,KT团队已将其进行商业化的推行。
走向线下,是现阶段O2O的大趋势。亿欧网通过分析盘点过的足球O2O初创平台的资料后发现,像乐奇足球、球徒、嗨足球、KT足球、UPBOX激战联盟等采用相对较轻的模式,而动吧足球等则采取相对较重的模式。采用不同模式的初创企业,相应有不同的侧重、不同下沉方式。具体而言,
一、采用轻模式的初创企业,应重视线下资源的重要性,尤其在处于线下卖方市场的中国,将其成为平台的准资源,或能因此树立竞争门槛。这意味着轻模式企业须快速铺开,以增量倒逼存量。
二、采用重模式的初创企业,或要忍受着较长的成长周期,并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但好在重模式的成功案例在前,让自己活下来并走下去是其现阶段考量的关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青少年足球对于中国足球而言是开始,是起点。作为普及青少年的企业之一,动吧足球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对动吧足球而言,面对这一增量市场,做好流量用户的留存、盘活或是其现阶段工作的重点。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