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资本寒冬?这三类O2O不会被补灭

资本寒冬已经来临,过去两年最火热的O2O,其实泡沫*,剩者才是胜者。到底哪些O2O企业能度过寒冬,迎来暖春?其实,O2O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上,o2o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2015-10-21 09:48 · 品途商业评论 chenjiyingyingོ

第二类 滴滴快的、饿了么等:o2o标准服务供应商

  滴滴快的、uber等,提供的是标准的o2o服务。尽管司机的服务态度有好有坏,但是整体而言,这些o2o提供的服务相对标准化,各个公司提供服务的差异性并不大,那么资金、资源、规模、速度、标准化就是他们制胜的关键。

  回顾滴滴快的的历史,就能证明这一点,从资金上来说,滴滴快的都是最早一拨拿到钱的,合并之后,最近一拨的融资高达20亿美元。

  从资源上来说,滴滴当初的干爹是腾讯,也是因为借助了微信的势能,滴滴能够快速前进,在用户量和订单量上都冲到前头。而快的的干爹是阿里,在合并之前,拥有1亿多实名用户的支付宝,其实也对快的帮助不少。这种简单、标准化的O2O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标准服务的O2O,几乎都是高频服务。对于这种高频服务来说,规模和速度都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地位,烧钱就不可避免。因此,在其发展路径中,有两个特点,*持续性的大规模烧钱补贴,第二,整个行业的优胜劣汰,行业格局快速确定,马太效应明显,只有*,没有第二。

二,行业格局迅速确立。在中国,整个出行O2O领域,以滴滴快的的出现为诞生标志,那是在2012年年中,到了2014年年初,短短一年半时间,滴滴快的的*地位就已经确立,接下来的大战基本上就是这两家巨头的战争。

三,马太效应明显。在整个出行O2O领域,前有滴滴快的,后有uber中国,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导者,在其后的跟随者或许能够以差异和个性化的服务能够占领部分市场,但是只能勉强分到一小杯汤,吃肉的还是主导者。

  除了出行O2O,餐饮领域也是如此,如果有两三家巨头,那么烧钱就会无休止的持续下去,最终,分久必合,巨头之间的联盟称为*的结局,滴滴快的如此,美团、大众点评合并也是如此,因为在这些领域,门槛相对较低,复制起来相对熟悉,双方都有护城河,但是双方也都有武器,攻防难度对于双方都是差不多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持续竞争下去会陷入一直烧钱、一直亏损的泥潭,因此,最终都以合并为结局。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品途商业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