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区域要可持续发展,它一定是多业态的组合。所以我们的产业模型是在做空间规划时,要从它的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多角度出发,来做这个区域的空间布局,形成一个融合的产品,融合的空间布局。” 11月19日,中国宏泰发展董事副总裁杨允在“《财经》年会2016:预测与战略”上如此表示。
他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为企业在跨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个客户就是政府,需要和政府合作。而政府关注区域发展,需要企业通过构建区域产业来实现。
他强调,在双创经济形势下,区域发展要从技术端突破,并以产业结构为先导。但要持续发展,就需要持续的空间布局,整合多种功能,从而提升综合竞争力。
以下为杨允发言实录:
耿晓华:陈总刚才发言里面我读到了做跨界事的时候股权要搞定,要激励到位。下面有请杨总,对于在您的领域里面,您怎么理解跨界融合和创变这三个关键词。
杨允: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中国宏泰发展,我讲一下中国宏泰发展的历程,就把跨界、融合和创变都体现在了我们公司整个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宏泰发展是1995年成立的,到现在已经20年了,我们1995年—2005年是做房地产开发的,2005年之后我们就跨界、转型了。转型做区域开发和运营,当然这两个行业 思维方式完全是不一样的。像陈总说到的,有很多的汗水、泪水,很多惨痛的教训。我们到目前为止跨界算是比较成功了。
去年8月25日,我们产业(市镇)模型在香港市场上市了,这个模型也成为在香港的*家上市公司。一个区域的开发和运营离不开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实际上是区域发展重要的途径。但是我们国家过去的体制和机制,实际上束缚了我们科技成果的转化,它对于当地的区域发展没有贡献过多的价值。
在整个双创经济的形势下,我们强调一个区域的发展要从技术端有突破,应该是以产业构建为先导。一个区域要可持续发展下去,它一定是多业态的组合。所以我们的产业模型是在做空间规划的时候,要从它的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多角度出发来做这个区域的空间布局,形成一个融合的产品,融合的空间布局。这样,我们这个区域才能提高它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
在目前这个情况下,我们为了能够从技术端做一个突破,我们现在在北京、深圳、上海建了一个泰智慧的众创空间,希望能为更多的创业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我们的园区里,我们也是投资6亿,在河北廊坊建立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创业基地。这个创新创业基地里面我们是聚集了以北京大学为首的20多家高等院校和一些科研机构,建成一个知识产权的展示和交易平台,同时我们也把展示和交易放在这个平台上去。
在整个展示平台交易过程中展示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展示,选到一些好的技术我们去投资。现在我们在北大有三个技术,已经在我们园区里落地了,我们能够帮助他,我们可以以现金、房产、土地入股,来扶持他们发展。
耿晓华:从您整个规划里面,所谓的多规合一,把原来是地产业态的东西,把后续的园区运营都做进去。
杨允:房地产开发是解决住的问题。一个区域要发展的话肯定是有产业,这个区域才能发展起来。过去我们做工业园区也有产业,为什么没有发展下去?因为功能上有缺失。当时是政府主导,工业思维,工业独大,要出政绩,用后续好几代人的立以来要他的政绩。那区域和开发运营,为了解决区域产业构建我们搭建了一系列的产业服务平台和创新空间,来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
耿晓华:杨总您刚才讲了关于企业的跨界,我想问一下在互联网时代,您做的这个产业怎么跟互联网有跨界、融合?
杨允:互联网是工具更是一种思维的方式,我们一定以我们的客户为导向,有效地提供我们的服务。从我们这种商业模型来讲的话,因为我们的客户有几方面,*我要和政府合作,一定要知道政府需要什么,政府需要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怎么实现?就需要通过区域产业构建来实现。还有一类客户是入园企业,入园企业需要什么?过去一些园区之所以没有发展下来,就是我们只考虑到政府的政绩了,而没有考虑到通过什么平台搭建能解决企业的发展瓶颈。
现在我们不叫招商工作,而叫产业构建,就是通过研究院来研究这些企业他们的痛点是什么。我在和他们谈的时候我会出一个咨询报告,通过我园区的平台搭建能解决你的痛点,优质企业当然是愿意在好平台发展的。我们区域发展了,一定要让村民收益的,所以要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学校、医疗、教育体制,让所有人都受益了,区域才能发展起来,更多的是思维的方式。以客户为导向,知道他需要什么,我们有效的提供我们的服务才能聚集优质产业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