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中概股私有化这门“生意经”:揭秘套路、背后推手及谁吃了肉

在这样的一个资本游戏里,手握大量资源的赚得盆满钵满,小股东一次次扮演受害者,不由得让人想起一个小股东致信资本方的一句话,“无论此次聚美事件结果如何,若干年后盘点中国互联网发展史和投资史的时候,这都将会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2016-03-09 17:34 · 品途商业评论 贾莎 刘桓

 私有化“路径”第二步:上市退市,资本总是幕后积极推手

  2014年,诺亚舟软通动力巨人网络盛大、高德等数家中概股公司先后宣布私有化,2015年,当当、陌陌*世界等33家中概股公司宣布接到私有化要约。截至目前,美股市场还留有超过200家中概股公司。

  聚美的发展轨迹与其他中概股公司上市路径大致相同,基本分三步:首先,创始人大多是海归,拥有海外背景,创业领域基本都在高新技术领域;其次,高新技术领域基本在创业早期都不盈利,银行不会为其贷款,所以需要引入天使投资/VC/PE;第三,互联网企业成长一般较快,需要的资金额度较大,大多经历3到4轮融资后去美国上市融资。

  除了美股的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国内有深交所、上交所、港交所,亚洲有东京证交所,欧洲有伦敦证交所……为何“聚美优品”们但凡上市,必定漂洋过海扎堆美国敲钟?

1、选择去美国上市,资本需求是主因

  没资格,是这些公司漂洋过海去美国的首要原因。早期,国内的人民币基金不多,互联网公司引入的“天使投资+VC+PE”多来自境外。根据我国政策规定,境外资金没有入局A股的资格。即使后来国内有合适的人民币基金了,但由于互联网公司早期多处于烧钱占市场阶段,一般不盈利,不符合境内上市“连续三年盈利”的条件,所以只能寻求境外上市。

  站在资本的角度,这些企业早期引入的资金多来自境外,以美元为主,为方便资本退出,这些企业大多会去美国上市。相比国内A股IPO飘忽不定的实际情况,这些公司选择在美国申请上市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少,这同时也满足互联网公司求“资”若渴的需求。例如聚美优品,2014年4月11日正式向纽交所提交上市申请,5月16日即成功登陆。

  而更为核心的原因是,美国作为全球经济中心,在资金体量、投资人集聚性上都高于其他地区。同时,由于美国互联网发展快于国内,国内许多创业公司模式都能相对应地在美国找到,商业模式容易被投资人接受。去美国上市往往也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

2、从美股退市,资本依然操纵其中

  互联网公司上市由资本操纵,退市依然掌握在资本手中。

  2013年11月,巨人网络创始人、大股东史玉柱与多个私募基金宣布对巨人网络进行私有化。2015年6月17日,周鸿祎联合中信证券、金砖资本、华兴资本和红杉基金,向奇虎360的股东发出不具有约束力的私有化要约。2015年6月23日,陌陌宣布接到来自公司联合创始人唐岩与多家私募基金(经纬中国红杉资本、华泰瑞联)共同提出的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

  在更多的中概股私有化事件中,资本这只手时明时暗。资本生性逐利,一旦走入此局,赚多赚少到也无可厚非。既然从一开始从就已介入,那么企业股价“跌跌不休”时到也不能不管。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品途商业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