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创业创新就只是搭上互联网这辆车?资本眼中的双创远非这么浅薄!

在嘉宾对话环节上,专场主席华盖资本创始合伙人许小林先生、昌平区区委常委、副区长苏贵光先生、首金网常务副总裁戈矛锐,英诺天使创始合伙人李竹、信中利董事总经理兼合伙人刘朝晨和赛伯乐投资集团战略合伙人张辉就2016资本如何开启双创新时代进行讨论。
2016-05-10 14:38 · 投资界

创业创新就只是搭上互联网这辆车?资本眼中的双创远非这么浅薄!

昌平区区委常委、副区长苏贵光:双创不会滋长企业“店大欺客”的现象

  今天我们举办这样一个活动,跟在座很多创投圈的人,他们都觉得昌平已经到了聚集这些要素资源的时候。

  第一,昌平在做双创过程中,我们跟很多机构合作,他们给我们讲了统一的问题;他们觉得昌平在北京这个区域定位里很特殊,因为它离我们高端资源要素很近,同时在昌平也聚集了这些公司。

  第二,昌平这几年快速科技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昌平聚集了一大批人的要素,不管我们做创新、做创业,核心的问题是人的要素。所以昌平对推动双创公司,我们做双创就坚持一个原则,就是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企业主体。之所以说是政府支持,是我们发现,很多资源如果按企业去整合非常难,只有通过政府出面去整合这些资源,才更容易聚集。比如说空间资源,科技条件资源,上下游企业对接这些资源,如果让企业自发去整合是非常难的。

  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际工作的推进,就是我们园区很多企业其实就是隔壁的,以前是互相谁也不知道谁干什么的,但是我们通通过采取一些小的交流活动,结果发现他就是上下游,有些东西自己出口到国外以后,回来了,另外一个隔壁的公司买回来了,这个在昌平园区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们都觉得虽然是近在咫尺,但又远在天涯。所以政府出面,或者是科技园区政府派出机构出面,能够把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

  再就是市场运作,为什么我们觉得市场运作是昌平做双创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呢?李竹跟我们合作这么长的时间,应该说是深有体会,包括我们很多知名的创投圈做平台的一些机构跟我谈的时候,刚开始跟我讲,能不能给我提供免费的空间做双创,我说免费的双创可以提供,但是不可持续。所有的创投都是市场行为,如果不以市场运作的模式来做创投,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坚持做市场运作,市场运作还有一个好处,可以通过市场行为调动更多的资源。

  再就是我们强调企业做主体,我们跟李总,包括跟腾讯合作,还有跟其他的机构合作,我们最终落脚点就是运作的主体,也就是实体,跟实体合作更具活力。所以我们看到的资源,第一个是政府支持,政府通过整合的过程中发现不仅仅是整合空间,不仅仅是整合企业的资源,还有一个是整合资本的资源。既然是市场运作,一定是跟资本对接的很密切。第三个环节是企业主体,我讲的企业主体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运作所有的平台,都是企业主体。

  第二个问题是双创的核心是谁?服务谁?不完全是服务单个人,单个人是前期的,一旦作为企业前期存在的时候,激发的活力是企业,是这个创投的企业。一旦作为创投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也会跟资本对接,所以这就是今天的活动政府的层面,小林讲的包括很多政府官员摁大圈的时候,很很多创投基金摁模板的时候,表现形式不一样,我们整个做金融服务和政策支持,归根到底是在支持双创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我有一次跟腾讯一个领导沟通的时候,我们在服务企业的过程有一个现象,越大的企业叫客大欺店,给政府要价很高,在谈判过程中,政府是处于弱势的,很多问题可以跟政府谈,比如说税收和就业的问题。这个不是我们支持双创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是通过这么多年昌平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我99年到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过程中,我们支持一批的企业运作,发现了一个现象,第一批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从开始成立到上市,实际上平均的年限在10-12年。那个时间是很漫长的,我们政府任期基本是一届五年,撑死了两届。后来由于时间的推进,和整个资本市场的开放,前一段时间已经在压缩,压缩到8-10年。中关村生命科学院有一个企业,也是千人计划和王院士在中关村生命科学院成立了一个做新药研发的,是今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第一个IPO上市的项目,实际上从成立到挂牌前后算起来五年,我们发现这一批企业,特别是昌平有一批做能源,做生物技术有关的企业,成立两三年就非常有活力,他的盈利能力,他的整个快速扩张能力非常强劲,实际上现在很多机构都盯着。

  我还发现有一些更短的,都是出乎我们的意料,做生物医药,或者做基因检测,从开始给我谈要入住昌平,最后整个完成,就是一整年的时间。做生物跟诊断有关的,我们都知道很难,包括空间,洁净厂房,所有的检测认证很复杂,一年的时间就做成了。就是这种快速的发展,实际上已经超乎了以前产业发展的规律,是因为强大的资本做后盾在推动。所以我们支持这些企业,实际上也是支持后期的产业不断的转型升级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我们都知道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里面说的很清楚,北京的产业升级要快速推进,传统的制造业,传统的行业占资源和消耗资源的企业,不允许在北京发展了。未来的发展更多以新经济发展的想形态,所以我们支持这种以创投,以创新,以创业,三创结合形态的企业,其实能培养大量的快速成长的,作为我们对区域的就业和社会做出贡献的这种企业的群体,这个是更重要的。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605/2016051039703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