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在连绵不断的“爆炸”后,谁能拯救三星电子?他可能算一个

8月末,外媒发布首例三星Note7爆炸新闻,此后这款旗舰机事故频发。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称在数天内收到了92宗关于Note7的事故报告,且起火都发生在充电或正常使用期间,委员会遂着手召回这款手机,并号召消费者“关机并停止使用Note7”。
2016-10-11 07:21 ·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陈光

  但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电池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各式企业如雨后春笋。2004年,凯雷资本的一位董事在参观另一家电池企业后,回来对团队说:我们完了,你便宜,人家能更便宜。

  因为不看好公司前景,大股东凯雷资本最终选择出售ATL的股份,一家美国公司和日本TDK集团闻风而至。最终,TDK以高价胜出,成了ATL的大股东,而这笔投资,最终为他们赢得了远超预计的回报。

  TDK非常尊重曾毓群与团队的战略,支持他们坚守以安全为核心的研发工作,这份坚持很快为ATL打开了广阔市场。

  2004年,一家美国企业找上门来,为旗下的MP3电子产品寻找电池秘方。这家企业此前已经找过很多国际锂电池公司,但是无一能解决锂电池循环寿命过短、长期使用后电池鼓气的问题。

  ATL为该对方试制了专用电池,双方随即达成合作关系。曾毓群万万没想到,合作刚展开,对方开口就要了1800万个电池。

这家公司叫苹果,ATL供货的对象是红极一时的iPod。两家对质量吹毛求疵的企业走到一起,ATL顺着对方的发展扶摇直上,从小企业一跃成为行业内的新领军者。

  那之后,苹果推出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ATL也顺理成章成了iPhone系列的电池供应商。

有技术的是大哥

  苹果一役后,ATL顺风顺水,从行业黑马一路驰骋为龙头企业。期间,其市场版图不断扩张,电池产品被广泛应用于GPS、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各种终端设备,成为世界一线品牌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型电子移动设备的必备电源。

业内有说法称:在消费类电子领域,ATL已经是电池行业的全球*。此前坊间传言称iPhone产量吃紧的时候,一家企业依靠规模优势从韩国公司手里抢到一批iPhone电池的订单,但最后却因为“做不了”,不得不转让给了ATL。

  用ATL电池做的移动电源,会在产品显眼处特别注明其电芯是ATL,而此次Note7电池爆炸事件,则再一次印证了ATL的技术实力。

  曾毓群的目标已经不局限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他在2011年于家乡宁德创立了CATL(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攻汽车动力。这是一家100%中资的企业,和ATL算是同盟关系。

  经过短短几年发展,CATL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动力公司,仅次于松下和比亚迪

  Note7事件前,ATL和CATL在国内舆论声名不显,但日韩媒体却早早盯上了这家不断抢日韩生意的中国企业。《日本经济新闻》年初的报道称:2015年ATL一家的利润,就超过了韩国两大公司与日本*电池公司锂电池业务利润的总和,其营收更是超过百亿大关。

  ATL的强势与曾毓群的人才和研发策略息息相关。他非电池科班出身,但在事业期间念到了博士,如今已经业内知名专家,同时还任物理化学电源杂志编委、亚洲固态离子协会理事、中科院物理所清洁能源中心学术委员。

CATL号称是国内最舍得投钱做研发的锂电池公司,其毕业生的起薪待遇“很给力”。CATL内部的学术氛围相当浓厚,技术高层及领导,基本都是高学历人才。这帮人干事喜欢讲数据、论实验成果。

因为这种氛围,技术人才在CATL非常受尊重,没有任何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发生。

  2015年底,曾毓群称CATL的研发团队超过1000人,包括20多位海归博士、110多位全职博士,以及900多位硕士。他信奉集体的力量,因为“依靠三五个人,花费三五年才研发一个产品,已经满足不了如今行业的发展速度。”

  如此规模的研发团队,其科研得以从材料级别开始,由纳米级一步步做到仿真模拟。曾毓群非常得意于这样的体系,他曾说:行业内很多人说电池保8年、10年,都是空口无凭,做这样承诺,不能拍脑袋来完成,而是反复实验的数据来决定。

口头和真材实料的差距,越在关键时候越明显。三星Note7的风波,或许将成为曾毓群与ATL新的开始。

附网络关于三星Note7的调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