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陶振武:十年 从博士学霸到星河互联合伙人

不仅如此,陶振武非常注重星河现有项目、资源之间的对接和互通,以利于创业公司的长远发展,这一点正是星河互联提出的“拒绝风口”、“拒绝机会主导”。
2016-12-27 15:09 · 投资界综合

  创业项目就像一部独轮车,很多人都在推,有人往左,有人往右,这就需要有人把住方向。星河互联每一个合伙人都要深入了解创业公司,帮助创业者出谋划策,与他们“联合创业”。陶振武,就是其中一个与创业者一起推车的人。

  20多项大数据相关的发明专利——作为星河互联拥有专利最多的合伙人,陶振武曾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发表过20篇学术论文,2部学术著作。工作后,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攻读MBA的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本来,博士毕业时可以轻松接过985、211高校的offer,然后成为副教授、教授,但是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在他看来,“学术距离改变行业、改变产业实在太远”。

  十年前,为了实践自己的“学以致用”,陶振武选择了北上。十年中,他成为了中国移动大数据研究室主任,后来又在中国移动总部对外投资部参与了科大讯飞、人民网、中国铁塔公司、浦发银行等大型项目的投资和投后管理;在新希望集团,他是创新事业部总经理并兼任团委书记。

  10年后,加入了星河互联,成为星河成长的合伙人之一,陶振武说:“作为一个‘数据工匠’,我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土壤。”

做创业者“最理想的另一半”

  科技谷走到A轮融资的时候,创始人陈思恩每天愁眉紧锁。科技谷在大数据管理和分析、信息检索等方面有自主核心技术和尖端产品,有南航、航信、浪潮等标杆用户,而且刚刚从1000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烈火真金”创业大赛的冠军,这个并不缺少光环和关注的创始人,连续见了80多家机构,却一直没有找到“最适合的”。

  “纠结”中的陈思恩见到陶振武竟一见如故。“我们的技术、我们的问题,他都懂而且有自己的见解。我们整整聊了一个下午。”计算机学士、软件工程硕士、管理学博士、统计学博士后、创业,陈思恩的经历跟陶振武非常相似,两人惺惺相惜,再加上星河互联的联合创业等优势,最终,科技谷婉拒了另一家知名机构的橄榄枝,加入了星河互联。

  陈思恩眼光不错,加入星河互联之后,陶振武不仅给科技谷对接了几家客户,还给他们争取了很多为高端企业客户培训的机会,这些既有助于提高科技谷的技术壁垒,又是非常宝贵的潜在客户资源。

  每天,除了看项目,陶振武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与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院等机构的*行业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陶振武认为,“创业者关注的是今天的事儿,投资人关注的是明天的事儿,学术研究关注的是后天的事儿。只有对行业发展趋势有了深度的认知,才能发现在明天、后天有巨大价值的公司”。同时他表示,积累这些资源和机会,再嫁接给创业公司,对于创业公司的发展壮大是非常有帮助的,自己也很开心。

  每次见到相关领域的创业者,陶振武与他们总有探讨不完的问题。博士期间专攻人工智能算法,并先后在中国移动总部和新希望集团总部供职,陶振武深知,无论是大型央企还是大型民企,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市场环境,产品服务的迭代升级和整体战略布局的变革,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他特别希望把自己见过、学过、经历过的输出给创业者,帮助创业者少走些弯路。

  “创业有一套完整的体系,首先要明确战略,有了战略之后就能指导产品和业务,接下来就是业务选型,确定之后,就是怎么去落实这些业务,需要靠多少人、多少销售、多少研发以及日常费用。这样,一个公司的业务模型也就定了,财务成本就出来了,那今年你有多少销售,能做到多少业务量和利润,这些其实就能简单预测出来。下一步融资节奏,也就有了参考……”

  陶振武说,星河互联与创业者“联合创业”,就是要帮助创业者度过每一个关键时期,自己是星河互联的合伙人,更是创业者们的合伙人之一,自己致力于做的,也一直在倾尽全力做的,就是当好创业者“最理想的另一半”。

陶振武:十年 从博士学霸到星河互联合伙人

距离“改变互联网格局”曾只有一步之遥

  陶振武曾在中国移动研究院工作八年,带领近20人博士、硕士团队,是当时国内少数处理过上亿用户行为数据的团队。数据挖掘对于陶振武来说,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工具,他希望通过数据来拓展公司业务,跨越平台边界。

  这个团队差点就做出了“改变互联网格局”的事。早在2009年,他们就研发了一款手机上的个性化资讯阅读客户端产品,根据用户的阅读行为偏好进行动态个性化的内容聚合、推荐,当时Symbian还是手机主流的操作系统,用户规模都自增长到了20多万,然而由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最后也就仅限于是一个内部的创新项目,无法商业化。目前市场上用户规模*的个性化资讯阅读产品是“今日头条”,2012年才开始做,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有好的创业生长环境,恐怕就没有“今日头条”什么事儿了。

  此时,陶振武不禁想起了几年前放弃大家羡慕的高校offer的初衷:高校里被认为已经接近学术研究极限的*,企业往往未必会采用,“这个东西到底将来能创造多少商业的价值,等我老了的时候又有多少故事可讲”?

  陶振武决定“曲线救国”,尝试用投资的方式去做些“技术真正对现实做些改变”的事情,于是他又去了中国移动总部投资部。科大讯飞、人民网、中国铁塔公司、浦发银行、联动优势,在这里,他参与投资和投后管理的都可谓是明星项目,规模从人民币几亿级到百亿级不等。陶振武对这段经历的评价是,“我学到了规范的投资流程和投资项目管理方法,但对于项目本身的发展,每个人的作用有限”。显然,这也不是他想要的。

  八年间,陶振武在技术研究的道路上从未停歇,他申请了与大数据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研发的用户行为分析平台、智能推荐系统在中国移动多个业务基地都有部署应用。2014年底,陶振武到了国内农业龙头企业新希望集团,在这里,他开始了创新事业部总经理的职业生涯。

  在新希望,仅用两个多月,陶振武就走访完了集团下属的几十家二三级公司,了解了整个集团的业务体系以及彼此的关联,然后提出了“希望之光创业计划”——陶振武希望以新希望强大的传统实业平台为基础,嫁接更多相关联的创业公司、互联网+方向的创新公司等,从而放大这个传统产业集团的价值,实现多方共赢。

  新希望非常看重他的想法和执行能力,为了推进这个计划,集团还让陶振武兼任了另外一个职务——新希望的团委书记。但是,新希望的主业毕竟不是投资,很多事情的推进并不顺利,一年之后,“希望之光创业计划”进展得并不理想,他再次坐不住了,“未来,一个企业的互联网基因要比产业基因更重要。”

终于走到了“以所学改变产业”的路上

  2016年初,陶振武加入了星河互联,他大概算了一下,现在的自己平均每个工作日看2个项目,这还不算参加的各种会议。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在前十年职业生涯中一直渴望达到的那种状态,“我真的能切实看到并能参与到技术对于产业改变中来。”

  面试时,陶振武并没有带简历,而是拿着自己在新希望写的那一套计划书,因为这就是他最想做的。在这之前,曾有国内Top10的两家PE和VC公司向陶振武抛出过橄榄枝,但他都拒绝了,北上十年之后,陶振武决定这次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台。

  当时面试陶振武的星河互联CEO傅淼表示,作为一个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平台,陶振武既有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历,又有规范的投资经验,这样的双重背景,与星河互联事业部的人才需求非常契合;更重要的是,陶振武的职业规划与星河互联的发展模式不谋而合,“都不需要再额外培训了”,傅淼开玩笑说。

  今年10月,创业邦对星河互联进行了专题采访,星河互联董事长徐茂栋提到,星河互联希望以一站式创业服务开放平台为起点,依靠体系内资源的互联互通,布局、培育更多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成长为一片森林。“环看自然界的生态链和物种,共生、协作远比占有、控制更加持久。”对于星河互联联合创业培育互联网森林的战略,陶振武的兴奋和叹服溢于言表。

  企业大数据、金融大数据、民航大数据、电商大数据、酒店大数据、线下用户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半年多来陶振武在星河体系内也找到了自己的*落点。截至目前,在陶振武为星河互联发现的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相关项目中,已投项目7个、绿色通道项目7个、立项会通过项目17个。不仅如此,他非常注重星河现有项目、资源之间的对接和互通,以利于创业公司的长远发展,这一点正是星河互联提出的“拒绝风口”、“拒绝机会主导”。

  除了看项目,陶振武用最快的时间完成了团队的搭建,团队成员均来自中国移动、英特尔、埃森哲、联想集团等知名公司。来了之后,陶振武手把地教他们评价项目和业务尽调的方法。先后供职过英特尔中国、海尔等公司的高阳说:“陶总至今仍然保留着博士研究的作风,一丝不苟,追求*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并勤于学习和钻研。因此,他们平时都叫他‘陶博’”。

  现在,这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让陶振武每天的工作都充实而紧张。对于自己的选择,陶振武谈坦诚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想去改变一些东西,不仅仅局限于我自己;不是我不脚踏实地,只是仅做投资那么一件事,感觉这辈子价值就缩小了,我希望真正看到、能参与到技术能改变一些行业,也希望自己在大企业中积累的经验教训能够在被投创业企业中得到体现,这样会更加有意义。”陶振武一直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够把自己的理念落地的平台,他很庆幸,自己找到了。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