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留学后市场体量千亿,究竟谁在背后分羹?

留学后市场是留学产业链条中最聚钱的部分,据估算目前体量已过千亿。那么在这肥沃之地上,各企业和资本都在如何谋划?每个细分领域的具体市场发展和盈利情况又如何呢?
2017-05-24 14:19 · 亿欧网 天天投

  之前天天投在《2500亿留学市场超50起融资事件资本逐鹿战已经打响》一文中对整个留学产业链规模进行了粗略估计,按照广义留学产业包含的语言培训、中介服务、出国游学和国外教育四个子领域,2500亿规模的留学市场,留学前市场占据整个留学市场的15%,留学后环节的境外消费占据85%份额。

  作为留学产业链条中最聚钱的留学后市场,企业和资本都在作何布局?每个细分领域的具体市场份额与市场空间有多大?的商业模式为何?盈利能力怎样?今天,天天投带你读懂留学产业的整条产业链。

典型的留学产业链及个环节消费需求

  首先,把自己假象为一名有留学想法的留学小白,你的一系列行为路径应该是:搜索留学相关信息--咨询留学相关事宜--确定留学规划--留学语言准备--留学申请准备--获得offer--预定机票、接机服务、解决住宿事宜--入境学习--毕业前实习--毕业后发展。

留学行为路径

  与留学用户需求一一对应的,是留学相关服务的提供商,在留学意识养成期,通过留学网站了解留学资讯,或者通过游学提前考察留学国家;留学规划准备阶段,参加语言培训,通过语言考试,数据显示,每年出国的留学生中,95%要参加语言培训;之后是留学申请阶段,主要涉及到留学院校的选择、文书的创作、申请、面试准备和签证的办理,数据显示,在这个阶段中,25%的留学生通过国际学校的合办项目申请留学,15%的留学生通过DIY的方式申请,有60%的留学生会选择通过留学中介;顺利拿到学校offer后,与用户需求相关的是入境后的地接服务、低龄留学生的寄宿家庭、大学生等的公寓提供商,毕业后的求职、移民、置业等。

细分产业链下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按照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52万人作为基数进行测算,相关的细分市场份额如下:

留学细分市场份额

留学后市场的玩家

从天天投测算的上述市场份额中可以看到,学费、住宿占据了*的市场,围绕学费和住宿产生的服务商,主要是学费金融服务商、针对低龄留学生的寄宿服务和针对其他留学生的留学住宿服务。

围绕学费金融领域产生的跨境留学缴费服务平台

  这类服务从学费角度切入市场,在银行和海外院校之间起类似支付宝的作用。主要解决的痛点在于:传统的跨境留学缴费主要有两种方式:银行电汇和信用卡支付和海外国际支付公司,但银行电汇等待时间长,每一单有换汇额度限制,最终需要学生自行与学校核实。而跨境留学缴费服务平台可以在线支付留学生学费,客服直接追踪资金到账情况,盈利模式上收取少于银行的手续费。易思汇、学无国界的my money等,正是在做这方面的布局。以易思汇为例,3分钟实现人民币在线支付留学生学费,手续费是银行的一半(80-200元)。

围绕低龄留学生的一站式寄宿家庭

  一站式寄宿家庭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产生,一方面源于低龄留学趋势的源于低龄留学趋势的不断增强,按照中国教育在线组织的《低龄留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超过2/3的被调查者在高中及高中以下阶段已经有了出国留学的意向,其中初中以下阶段占比22.58%,初中阶段学生占比32.26%,高中阶段占比22.58%;此外,以美国留学政策为例,未满18周岁的留学生必须有监护人为小孩承担所有的法律责任,寄宿家庭提供的就是为低龄留学生提供住宿兼监护服务,代表父母与当地学校联络等。

一站式寄宿家庭提供商通过一手签约并筛选优质的寄宿家庭,一手从国内院校、留学中介、语陪机构等第三方获客的方式盈利。通常客单价在10w以上,除了提供寄宿家庭,还有相关的定期家访、给国内家长汇报学习生活情况等服务。

围绕留学住宿的留学租房平台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选择的住宿方式主要包括寄宿家庭、私人住宅、学校宿舍和校外学生公寓四种。其中选择居住在私人住宅的学生比例最高,达42%,其次是校外学生公寓和学校宿舍,分别为33%和20%,仅有5%的中国学生选择寄宿家庭。以英国为例,由于宿舍数量严重不足,英国大学一般仅为大一新生提供学校宿舍。这意味着,至少有70%的学生需要自己解决住宿问题。因而租房是刚需市场。

  该领域的创业项目,以留学租房信息平台为主,盈利上主要以收取房源方返佣。部分创业项目会有私人定制服务,为留学生提供接机、1对1看房等服务,如wehousing、6apt、异乡好居等。与单纯的留学租房平台不同的是,异乡好居的主营业务除了租房外,包括买房服务,定位留学领域的链家。

  当然,留学后的二次升学、职业规划、移民和置业等,也是留学后的关键一环,天天投将在之后的文章中一一论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