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跑腿这门生意也有消费升级的意义?!

于是,在诸多因素的博弈之下,互联网平台正在改写第三产业的历史进程,它极为显著的扩大了生产和消费的入口,同时也在成本和品质的均衡方面实施长久的压力测试,最终产品的细分程度越高,用户的选择也就越是丰富。
2017-09-19 11:08 · 微信公众号:阑夕 阑夕

  共享经济的好处在于,它以市场化的手段实现了存量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提高了整体周转的效率,不过这同时也构成了它的软肋,也就是专业性的不足。

  于是,为了解决这个关乎定价权利的问题,共享经济的玩家通常会在规模稍有起色之后便开始对供应端进行分层,比如Uber的高端服务Uber Black和Uber SUV都对司机的着装、礼仪乃至工作时长有着如同企业章程那样的严格要求,Airbnb亦约束其五星级房东接受一套超乎平均标准的房屋清洁及布置规范。

  在带有原教旨主义情绪的共享经济主张者看来,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倒退,专业服务的进场必然逼退在品质上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非专业服务,进而解体共享经济的本质,使之退化成为一个变相的租赁市场。

  而租赁市场是依然无法应对潮汐需求的。

  于是,在诸多因素的博弈之下,互联网平台正在改写第三产业的历史进程,它极为显著的扩大了生产和消费的入口,同时也在成本和品质的均衡方面实施长久的压力测试,最终产品的细分程度越高,用户的选择也就越是丰富。

  物流这门古老的生意,同样不能例外。

马云曾在一场活动中表示,与其说电子商务在中国是一个奇迹,不如说物流行业才是中国过去十年诞生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货通天下,是物流行业的核心使命,从引擎轰鸣的运输飞机,到络绎不绝的送货人力,这项服务在古往今来都承担着贸易的坚实基座。

  直至社会化物流的构建和兴起,距离单位的尺度骤然跨入「同城的最后一公里」,短途跑腿的价值也开始被商业检验。

  当然,这和数字经济的渗透深度不无关系,进行市场教育的首先是支持上门送餐的外卖平台或是提供二手交易的电商网络,是在它们充分的娇惯用户——所谓纵容人性的懒惰——之后,这种运力委托才有机会成为常态且可信赖的服务。

  而在这个主流快递巨头还看不上的垂直小利行业,犬牙交错的阶层划线早已开始。

比如生于郑州的同城速递服务UU跑腿,就在今年夏天获得来自超过一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它所依仗的护城河,就是把这个劳动密集型的人力供应模式进行标准升级,向上吃掉高端市场。

  这或许并非是计划内的产物。

  UU跑腿的创始人曾经做过一个名为「爱时间」的人力分享平台,简而言之,就是支持用户把自己的碎片时间以及技能租赁出去,尽管这次创业表现不佳,但是团队却从平台的历史数据里发现侧重于跑腿性质的交易占比极高。

  站在事后复盘的角度,这种现象不难解释:跑腿没有技能成本,身无长物的人只要足够勤快,就能把自己贡献成为一个运力节点,所以此类交易的频率和黏性都颇为可观,以致于乔松涛索性把它单独拿出来做了一个新的项目。

  只是,UU跑腿并不在切入时机上占据上风,无论是达达还是闪送均比它上线更早,而饿了么、美团外卖这些自带业务流量的产品则早已开始自建社会化物流体系,一名迟到者如果不能另辟蹊径,就无法缩短木已成舟的起跑差距。

背水一战,不生则死。

  现在来看, UU跑腿的判断仍然不失冒险,他认为这种看似低端的服务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空间,用户要的也不仅仅是把一件物品快速高效的送给指定对象,而是可能具有更高层次的专业要求。

  「用刚刚送过盖浇饭的箱子去送露水未干的鲜花,这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吗?」在自己心中得到否定答案之后,团队开始试着把UU跑腿定位成一个品质化的跑腿平台,所有经由平台网络接入的运力服务者——他们被称作是「跑男」——都参与着建立行业标准。

  统一的工作服装、统一的沟通仪式、统一的岗前培训、统一的时薪计费,通过强行拔高社会化人力的服务品质,UU跑腿急速驶离红海。

  根据统计,UU跑腿目前已有逾13%的顾客来自企事业单位,他们可以在UU跑腿的服务列表里选择「黑衣人」,使用密码箱运载商业文件,解决泄密隐患。

  在一系列的方案开发中,UU跑腿甚至都推出了专门用来盛放蛋糕的特殊箱子,能够确保蛋糕在运送路程中不至于因为颠簸或是挤压而变形。

  显而易见的是,所有最终造成UU跑腿树立差异化特色的工作,都伴随着成本的剧增,然而在确立了这条方向的可行性之后,UU跑腿也颇为理性的卡住了定价策略,拒绝把这件事情做成赔本买卖。

日本的马桶盖、北美的牛油果、格陵兰的大龙虾、意大利的手工地毯⋯⋯以消费升级为主题的报道总会频频提及这些在全球贸易的体系内被不远万里的送到中国市场销售的商品,在远离饥饿和浩劫的记忆时候,钱包充盈的人们越来越认同品质交易的基础逻辑:用更高的价格,购买更好的生活。

  在这个坐电梯的过程里,UU跑腿追了上来,并享受到了爆发初期的经济红利。

  在开局阶段, UU跑腿手上握着的不是一副好牌,尤其是在郑州这个互联网工业薄弱的城市,资本和媒体都没有把多少兴趣放在这里,可是在这个行业,郑州同时拥有的却可能是放眼全国都称得上是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它是「摩的之都」

  基于城市治理、经济发展和民俗风情等多种原因,郑州可能是国内摩的运营密度最高的一座城市,在本地的新闻报道中,不乏出现公务员利用下班时间去开摩的兼职挣外快的奇特新闻。

  而这群摩的师傅,也非常顺利的成为了UU跑腿的种子用户,他们就像接单的专车司机那样,在手机上相应着一个个距离自己最近的业务委托,这项工作足够灵活,能够见缝插针的完成,同时又有不俗的时薪和规范,他们自然乐见其成。

  到了开拓其他城市的时候,UU跑腿也特别关注这种非典型的闲置人力资源,比如一些为外卖平台服务的送餐员,他们在餐时的高峰期会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到了闲时又会面临无活可干的空档,这个时候接入UU跑腿就是相当合适的选择。

  不过,在更为长远的未来,UU跑腿还是希望建立一种带有合作关系的模式,去掉共享经济的零散性和随机性,借助加盟等手段配置一个足以覆盖全国主要城镇的本地运输网络,放大高端配送的价值。

  这总让人想物流产业的那句经典格言——「便宜的价格可以使你进入这个行业,但只有优质的服务才能使你留下来」——共享经济大概同样遵循相应的逻辑,它始于人人皆可参与的广泛性,却不见得能够让只懂得经营线上流量的玩家生存下来。

就像是在曾经的快递公司江湖里,「四通一达」一度平分天下,但是谁也没有想到顺丰的崛起会让前辈们颜面尽失,而这其中的道理又再简单不过,乃至任何一个使用过这几家快递公司服务的消费者都能轻易识别孰优孰劣。

  跑腿这门生意,一定也会产生一个新的「顺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阑夕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