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IBM Woston Group 首席科学家周伯文博士正式入职京东,出任京东集团副总裁,负责AI 研究与平台部相关业务,向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汇报。
此前,周伯文就职于IBM 纽约总部,担任IBM Research 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院(AI Foundations)院长、IBM Watson Group 首席科学家、IBM 杰出工程师等职位,负责IBM 全球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基础研究方面的战略和执行。
作为主要技术完成人,周伯文曾获得多个IBM 杰出技术成就奖和杰出技术发明奖。此外,还曾获IBM 杰出技术领导成就奖和IBM 公司最高奖“Best of IBM”。
雷锋网了解到,学术方面,周伯文的国际学术兼职包括IEEE 语音语言技术专家组成员,IEEE Transaction 期刊副主编,ICASSP 领域主席(2011- 2015),还曾担任ACL 及NAACL 机器翻译、机器问答、机器学习、信息提取等多个领域的领域主席。直至目前,周伯文仍担任ICLR、NIPS、ACL、EMNLP、ICASSP、AAAI 等各大人工智能学术会议的评审人。
为什么加入京东?
人工智能大战一起,国内巨头从国外巨头的“挖角行动”就一刻也没有停止。无论是BAT 这种直接将办公室开到了FLAG 隔壁的“直接”,还是创业公司们频频去硅谷开人才交流会的“间接”,都无疑透露着,这场战役的核心力量是优秀人才。
而京东,自然不愿意输在人上。京东不仅建立了硅谷研发中心,除了今天公布挖来周伯文之外,前几天刚刚把微软云Azure 的负责人申元庆请到了京东云掌门人的位置上。相信京东未来会在挖人这件事上,下更大的功夫,申和周只是一个开始。想要赢得最后的战争,占领某个“字母”,悍将不可或缺。
而从周伯文的角度来看,在IBM 呆了近乎十四个年头,看着IBM 从软硬件提供商走向平台商,作为Woston 的首席科学家,想要在取得具有突破性的进展,似乎概率偏小。
无疑,正在招兵买马、开疆拓土,快速向一家技术公司挺进的京东,*是个好的选择。同时,在零售这个业务上,国内大量的购买、交易数据,对于科学家而言,也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加入京东做什么?
从官方给出的通告来看,周伯文加入京东,主要负责京东AI 研究与平台部的相关业务,明确聚焦于AI 算法的创新,同时结合京东的应用场景和现有成果,为“零售基础设施”中与AI 相关模块赋能。
简单来说,周伯文加入京东后,扮演的是两个角色:一个是以学术为主的科学家角色,另一个是以应用为主的赋能者角色。
针对科学家的角色而言,考虑到周伯文在各人工智能*会议中都担纲评审,以及过去IBM 的履历,做AI 算法方面的技术创新,自不在话下。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或许是“带团队”。相比BAT “驻扎硅谷式”的“抢人大战”,京东在这方面明显低调很多,也弱势很多。无论是学术、技术大牛,还是年轻人才,相比它的“野心”,都远远不够,如果京东要成为一家“技术公司”,强大的人才吸引力必不可少。而周伯文的加入,无疑对此有所帮助。
针对赋能者的角色而言,周伯文从2003 年加入IBM,后者在2005 年着手转型,想要从一家“硬件、软件与服务”公司,转变为一家平台公司,而“大数据分析”是这个平台的核心,并为此至少投入了至少420 亿美金。周伯文完整经历了IBM 的转型期,可以说经历了这其中的“痛”,但是否能成为京东“零售基础设施”的赋能者,还有待时间验证。
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继马云提出“新零售”后,作为国内另一个电商巨头,刘强东日前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理论,理论和概念的背后,一定需要强人“补完”。京东在宣布周伯文的入职通稿里,也明确提到:
周伯文执掌的AI 研究与平台部将在推动第四次零售革命、全力打造零售基础设施平台、对外开放赋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说白了,京东给周的KPI 就是,帮助刘强东实现他提的“第四次零售革命”。刘强东在阐述这个理论的文章里说:零售的本质是不变的。零售未来可能会演化出更多新的业态,超越今天的想象。但无论它怎么发展,一定还是会紧紧围绕“成本、效率、体验”。
同时,刘强东也认为,这场革命本质的改变不是零售,而是零售的基础设施。
雷锋网获悉,按照刘强东的说法,所谓的基础设施,指的是“构成零售的信息、商品和资金服务,整个零售系统的进化说到底是信息、商品和资金流动效率的升级”,无疑,这个升级的核心,就是人工智能。
未来还没来,谁能定义未来的零售,其实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的是,阿里和京东,都选择了同一把利剑,这把剑叫做人工智能。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雷锋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