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资本逐利,等不了“好故事”:韩寒旗下“ONE实验室”解散,李海鹏离职

拥有“特稿梦之队”、熟稔影视行业操作的李海鹏曾被视为找到了高品质内容变现的法门,而此次携团队离职,是为了寻找更高的起点,还是资本逐利的又一个现实故事?
2017-10-11 09:58 · 钛媒体 苏建勋

  根据自媒体“刺猬公社”爆料,隶属于韩寒亭东文化旗下的“ONE·一个”团队,由前《人物》主编、《时尚先生》总编辑李海鹏领衔成立的特稿业务“ONE实验室”目前已经解散,旗下特稿记者已经全部离职。

钛媒体记者就此事向亭东文化求证,其内部员工证实了这一说法,同时表示,负责该特稿团队的亭东文化首席内容官李海鹏也已经在上个月离职。

  至于李海鹏本人以及“ONE 实验室”解散后的下一步计划,该员工表示并不知情,但有较大的可能是李海鹏携其团队成立新公司再度创业。

  钛媒体记者就离职以及团队解散一事也今早曾向李海鹏本人求证,截止发稿,李海鹏并未给出回复,但在今晚6点32分,李海鹏在朋友圈发文承认了离职与ONE 实验室解散的事实,同时对旗下作者过往工作成绩进行了列举与肯定,并表示“大多数人会作为一个整体继续从事非虚构相关工作。”

资本等不了“好故事”:韩寒旗下“ONE实验室”解散,李海鹏离职

  李海鹏在朋友圈发文,表示已于一个月前离职亭东文化。

  事实上,“ONE实验室”的停摆在年中就已经初露端倪,作为最主要的内容传播阵地,其微信公众账号“ONE 实验室”自今年 7 月 20 日就已经停止更新,但戏谑地是,公号中的最后一篇文章正是在宣布一个好消息:由 ONE 实验室特稿作者杜强创作的《生死巴丹吉林》被确定改编为电影,并计划由曾参与《光荣的愤怒》《烈日灼心》《闯入者》等影片制作的国内知名美术指导娄磐拍摄。

资本等不了“好故事”:韩寒旗下“ONE实验室”解散,李海鹏离职

  “ONE 实验室”微信公众账号的最近一次更新已经是今年 7 月 20 日。

  在今年1月5日ONE实验室宣布上线之时,业内曾对其“特稿作者-内容-影视”的闭环生产模式普遍看好。当中*价值的,是李海鹏拥有的一支“特稿作者梦之队”,当中囊括了写下《北京零点时》的王天挺、《大兴安岭杀人事件》的魏玲、《霾困北京时》的钱杨等等。

  另外,李海鹏在任职《时尚先生》期间,还曾将作者杜强的《太平洋大逃杀》以 200 万卖给了乐视影业,同时卖出了作者林珊珊写就的特稿《黑帮教父最后的敌人》的影视改编权,以上两起成功案例,也在当时被视作“内容变现”的又一条康庄大道。

  因此,手握“作者”资源,同时熟稔影视行业操作规律的李海鹏,在加入同样由“内容转向影视”的韩寒团队后,在外界看来,这样的结合看似完成了整条产业链上的闭环,从故事到 IP,再转化至票房,李海鹏曾告诉钛媒体记者这样一个公式:(IP+原著作者+演员+宣发)× 故事。

  在年初接受钛媒体记者专访时,李海鹏曾将自己定义为“故事的经理人”,他谈到:“预设一个电影(票房)的时候,我们会算这部电影原著的 IP 值多少钱、原著作者的号召力有多大、请来的演员能带来多少票房、投资的公司能引进多少宣发资源,但这些东西都要基于一个「故事」,之前所有的东西都是做加法,「故事」是这个加法之后再做乘法的系数。

  然而,好故事的诞生需要精锐部队花费大量时间书写、审核、成稿,《大兴安岭杀人事件》的作者魏玲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一篇万字以上的特稿,从选题到采访再到最后的写作,需要在一个半月内完成。

  钛媒体记者也曾参与过一次 ONE 实验室内部的选题讨论,在时长近五个小时的选题会上,特稿团队的每个成员会逐一对当周发布的文章进行评论,他们会谈到诸如“前传后传”、“A/B 线”、“锐度”、“载体”这样的关键词,提到最多的仍然是“故事”。可以说,这支特稿团队依然保持了精耕细作的内容操作手法。

  不过,从高品质的非虚构故事到最终成为院线电影,当中仍有一段不易跨过的距离。前文提到的几桩特稿影视改编案例,目前问世的也只有杜强的《太平洋大逃杀》被乐视影业改编为广播剧,其余几则仍处于立项阶段,而随着 ONE 实验室的解散,观众若想在大荧幕上看到这些文本内容,仍需等待一段时日。

资本等不了“好故事”:韩寒旗下“ONE实验室”解散,李海鹏离职

作者杜强的特稿作品《太平洋大逃杀》被乐视影业改编为广播剧,并由张译、王学兵参与演出

  “非虚构故事卖出版权只是*环,只有当它真正变成一部电影之后,才算完成一个闭环。”ONE 实验室负责人林珊珊曾对外表示。

  对于资本方来说,这种闭环的形成无异于面临不菲的成本,这也成为此次李海鹏离职与 ONE 实验室解散的诱因。一位南方周末资深媒体人在微信朋友圈谈及此事时称:

“ONE实验室并非亏损,而是投资方对投入产出比不满导致。我自己觉得,这是对所有文创产业创业者的一次提醒:要清醒地认识到资本的逐利性,不管他们包装得多有情怀,效率永远是资本最需要追求的东西。”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