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目标达到700亿票房,他诚恳地说了一句“大家都多操点心吧”

一系列数字背后,已经反映出相当清晰的政策方向——提升内容质量,而不追求市场的盲目增长。在内容层面,鼓励现实主义题材,讲好中国故事,加速电影工业化,都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2017-11-29 08:15 · 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 刘卉

  11月26日,杭州西溪宾馆,群贤厅。

  这里真的是“群贤毕至”,120位国内电影界的知名导演、编剧、演员、电影公司老总在此座谈。当天的座谈从下午2点开始,加上小组讨论,一直到晚上10点才结束。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宏森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发言。票房突破500亿之后,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中国电影将向何处去?

  500亿背后,是面向好莱坞谈判时的“市场张力”,也是中国市场对世界各国的吸引力。然而,如何提升中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则是未来10年,构建“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影局提出了2020年的目标——1、年票房达到700亿;2、银幕数量超过6万块;3、年产影片800部左右;4、成为世界*大电影市场。

  一系列数字背后,已经反映出相当清晰的政策方向——提升内容质量,而不追求市场的盲目增长。在内容层面,鼓励现实主义题材,讲好中国故事,加速电影工业化,都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表示:“我今天深刻的认识到,我们从事的并不是娱乐行业,而更多应该是文艺事业。”

三年成为电影市场世界*,

本世纪中叶成为电影强国

  2016年电影增速相较2015年大幅减缓,一时间“资本寒冬”“电影拐点”等言论甚嚣尘上,电影市场不温不火的态势仍旧延续到今年上半年。

  但下半年,电影市场迎来了创造奇迹的《战狼2》,截止目前影片已经获得56.82亿票房,不仅成为国产电影票房冠军,还打破了华语影史单日票房、观影人次等多项纪录,之后的国庆档也以29.31亿总票房再次创造历史新高,且观影人次相比去年增长了68%。从市场表现可见,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去年的冷却,开始进入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发展轨道。

  一周前,今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500亿,今年总票房有望超过550亿。数字背后更重要的是一个强大的票房容量,以及由此象征的文化张力。以往在中国市场所向披靡的美国大片也没那么好圈钱了,好莱坞六大比以往都更加注重中国电影市场的成绩,中国元素、中外合拍都用上了,营销也比以往更加接地气。

  而以往不太受关注的一些非好莱坞影片,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高于本土票房的成绩,如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和泰国电影《天才枪手》,近期中国还要与数十个国家签署电影合拍协议。

  作为亲历中国电影发展与改革的中间人,原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深有感触地说了一句:“中国国力都在实行弯道超车,中国电影也在弯道超车。”

  导演贾樟柯也说了一个小故事,在他今年牵头举办平遥国际电影展过程中,许多带着片子来参加展映的主创人员都会参加观众映后见面会,并向贾樟柯要国内媒体对于他们影片的报道来看,他从中能够强烈感受到中国市场愈发受到国际电影人的关注。

  超车归超车,中国电影还是会科学有序地发展壮大,对此,张宏森按照十九大关于新时代、新矛盾的判断和战略安排,结合中国电影发展的实际,将中国电影未来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阶段

  一

从现在到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着力提升中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张宏森表示:“我们除了要建成大市场,还要提升国产电影的核心竞争力,要有自己的好作品,确保国产电影的市场主体地位。当前,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但竞争力还不强。在即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大电影市场的关键时期,能否抓住机遇,在重压之下奋起一跃,使中国电影竞争力取得实质性突破,是事关电影产业持续繁荣的重要问题。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在创作、在人才、在质量水平。”

  阶段

  二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要着力构建中国电影的软实力。

  可以预计的是,到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将成为世界*大电影市场,银幕数量预计超过6万块,年产影片800部左右,年票房可达到700亿。

  彼时,中国电影市场将成为全球*市场,世界电影格局重构,中国有可能成为继好莱坞之后新的世界电影制作中心,对世界电影资源的集聚效应将更强,对电影文化的多样性贡献更大。

  在这个阶段里,必须要确保电影创作质量大幅提升,保持电影市场稳健增长,建立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让更多影片打入国际市场,增强向周边国家的辐射能力,成为中国文化的鲜明代表。经过这一时期发展,中国电影将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标志性产业,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更大贡献。

  阶段

  三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中国电影要达到国际影响力*的水平。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也是我们成为电影强国之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做对得起电影的电影人

  在现场,贾樟柯很诚恳地说了一句:“大家都多操点心吧,用我们的专业精神的耐心多操点心。”

  不可否认,近年中国电影持续攀高的同时,也还是有问题和不足存在,过去和现在中国电影市场上都有些许浮躁的情绪,在资本、厚利等利益驱使下,市场曾泛起大片泡沫。经历过年初乐视危机之后的乐视影业CEO张昭也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浪退下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所以调整心态重塑观念也是当下电影市场急需的一次反思。

  在亮眼的票房数字之外,我们也不难注意到票房集中在头部作品,而大多数电影依然面临赚钱难的窘境。电影还在拍,但不少大投入高风险项目已经搁置,转而改拍电视剧、网剧平衡收益,成为了不少公司面对市场变化的解决之道。

  但治标不治本,电影市场的繁荣还是要靠好内容。华谊兄弟副总裁、华谊兄弟影业总经理叶宁搁置了自己原先准备的发言稿,临场发挥讲感悟,肯定了观众的力量,说自己每天站在一线,紧迫感强烈,“现在电影市场上,观众是要看他们喜欢的作品,每一个电影创作者和电影公司都要拿出它的作品,才会在市场中具有话语权”。

  今年刚刚将博纳搬去新疆的于冬研究了新疆的电影市场环境,他说当地人和他聊起过一部哈萨克斯坦电视剧,这部作品如果引入当地可能会对当地市场形成冲击,所以可见文化影响力的强大及深远,所以于冬也表示,下一步会创作大量关于新疆的影视作品。笑谈自己“受国企领导多年的影响,有红色电影的情怀”的于冬还分享了自己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企业家和商人不一样,商人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家首先是社会责任,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是要回馈社会的”。

  心态之外,张宏森也提到了电影创作中的问题——“尤其是在电影创作层面,有“高原”缺“高峰”、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现实主义力作不多,创作质量和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电影创作的工业化、现代性认知水平尚需提升,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仍然不能满足供给侧需求。”

  对此,张宏森提出“把抓创作作为*位的任务,把提升质量作为生命线,推动电影创作繁荣兴盛”的工作要点,其中不仅要正确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化现实主义创作、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电影创作的一体化原则,还要切实提高电影质量水平,努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同时还要坚守文化立场和艺术理想,大力提倡“树三讲,去三俗”。

  在张宏森提出的指导方法中,有几位已经践行地卓有成效的电影人,比如曾执导去年国庆档票房冠军影片的导演林超贤。

  谈及自己拍摄《湄公河行动》,林超贤说最初接触这个项目时也有人说主旋律题材电影很难改编,公安题材处理起来也比较麻烦,林超贤这是自己在给自己找麻烦。但林超贤说自己之所以这样坚持是因为他“一直在找个人的突破点,虽然走每个人都走的路是安全的,但我更希望做个人的探索”。

  导演曹保平和徐峥都提到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创作,作为在各自领域成熟的类型片导演,曹保平表示在现实主义创作中要“始终保持深入生活、矛盾冲突、艺术性和商业性三者的平衡”,徐峥也说要“积极选择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形成中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和对抗力”,最后还强调了跟新导演同行,帮助年轻电影人科学成长。

  目前徐峥也在参与大力扶植新导演的项目,如本月上映的《猪太狼的夏天》、明年即将上映的《超时空同居》、《幕后玩家》等,都是徐峥与新导演合作的电影项目。

  其实,优秀的电影作品一直都是解决矛盾和化解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在也有许多电影面对时代,直面解剖,如今年的《二十二》《嘉年华》,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但反映问题是*步,解决问题是更重要的,当社会的不光彩面被曝光,之后更需要正义和法制去规范和制约,让观众在晦暗之后看到更大的希望。可以相信的是,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前提下,此类电影作品会更多面世。

  无论谈市场还是谈创作,不管是电影公司老板、导演还是炙手可热的流量明星,在整个会议与交流中,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上去很官方,但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至今,的确是一群真心爱电影、用心呵护电影的人努力得来,中国电影市场走向未来还需要这群人以及更多的人协同助力,一起来揭开电影产业升级、内容升级的新篇章。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