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你脸上写着“穷”,AI看到了

国内大举建设智慧城市、物联网、人脸识别系统,相关数据安全管理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显然不容忽视。智慧城市的安全配套工作,或许也将成为未来重要的产业。
2017-12-27 11:48 · 微信公众号:亿欧网 崔粲

场景1:老公晚上和朋友出去high,跟老婆谎称要在单位加会儿班,很晚才能回家。结果半夜回到家,老婆直接怒气冲冲:你晚上压根没有加班,是不是先去了xx饭店,又去了xx酒吧,回来路上还去了趟xx超市?

场景2:夏天天太热,走在路上口渴的小王想去路边汽车4S店蹭口水,结果进店之后销售人员完全不理他,要水都不给。因为他不知道,销售人员通过后台已经了解到,小王穷得丁当响,压根买不起车。

这样的场景过去可能只在电影里才能见到,但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的发展,或许要不了多久,就能通过一款APP来到我们的身边。因为未来的城市,到处都是人脸识别摄像头、传感器,这些数据一旦连通起来,上面的功能就不难实现。

虽然这2个案例可能属于非法应用,但却能够提醒我们未来智慧城市、万物互联下,一个充满传感器的城市,所带来的可能不只有便利,还有各种潜在的风险。

密布的摄像头

过去十年,中国是监控摄像头增长最快的国家。

2005年开始的平安城市开始,中国各城市的警方开始大规模建设视频监控系统,也称天网工程。天网工程部署的摄像头分为一类监控点和二类监控点,一类点主要覆盖道路、广场、地铁公交等人流密集区域,二类点多为医院、学校、公园等重要公共空间。

据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辉煌中国》系列纪录片第五集,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的视频监控网“中国天网”,总计视频摄像头超过2000万个,中国不仅全面普及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进行警务预测,而且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中国报告大厅统计的全国监控摄像头数量:

报告大厅显示,以每千人具有的视频监控数量作为目标,2016年全国监控摄像头数量密度最高的城市是北京市,每千人具有摄像头数量59个,但仅仅相当于英国平均水平(75个)的80%、美国平均水平(96个)的60%。二、三线城市摄像头覆盖率更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二线城市的摄像头数量在5-10万个;三线城市则在5万个以下。就摄像头密度而言,二三线城市的摄像头密度远远低于10个/千人,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天网工程的摄像头还只是在公路、医院等完全公共区域安装和管理。而在网吧、KTV、商店等营业类半公共场所,也安装了大量摄像头。据咨询公司 IHS Markit 2016 年的数据,中国共装了 1.76 亿个监控摄像头。

摄像头以外,在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热潮下,各种线下传感器的安装量越来越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我国100%的副省级城市、87%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均已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供应商的数据显示,全国至少数千家商场安装了WiFi探针和室内定位系统,17年暴增的新型零售店也都把消费者信息采集做成了标配。

此外,车联网和各种物联网设备,如语音智能音箱,更是在进入千家万户,直接把数据收集的触角延伸到每个人的家庭里。

隐私在连通与融合

如此多传感器分散在各处,记录了关于一个人每天生活的各种信息,目前还相对分散,风险较小。但未来,随着企业并购、人脸识别等,这些数据可能融合打通,而且根据一张脸,或许就能查到这人每天在网上干了什么,在家里干了什么,出门都去了哪,路线是怎样的等各种隐私信息。

企业并购是数据融合的原因之一。阿里已经连续入股了5家实体零售,阿里的线上用户数据和实体零售的线下数据进行融合,应该也是其中重要的一步。未来各个领域还可能有更多的投资并购发生,并购之后显然会寻求数据的合并。一旦需要,这些数据可能也会向公共管理部门开放,与公共管理部门的相关数据进行融合。

人脸识别让融合和查询变得更容易。以人脸为关键词,进行撞库和查询,无疑非常高效。数据库间过去进行撞库和查询,主要依赖手机号和手机MAC地址,因为目前太多网络服务都关联了手机号,而MAC地址,则是当前在用户无意识状态下,能够获得的几乎*用户数字信息。

相比于手机号和MAC地址,人脸是直接暴露在外面,可以在用户无意识下获得的,非常好的用户*标识符。将人脸输入数据库,并同手机号等其它个人信息关联起来,就可以通过人脸,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非常方便的查询到用户的各种相关信息。这感觉,大概就像是走在路上,能直接看到每个人的信息差不多。

人脸识别摄像头未来几年或许将普及。近几年AI技术发展下,具备人脸识别等的智能摄像头已经遍地开花,而安防设备技术升级换代比较快,一般3-5年就会升级换代一次,要不了多少年,人脸识别摄像头或许就成为视频摄像头的标配。

摄像头系统好处很多

天网系统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据媒体报道,广州目前已完成建设摄像头近60万个,组建1300多人的专职视频监控员队伍,实现主要道路、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等公共区域全覆盖。今年以来,依托各类视频技防手段,共协助破获刑事案件4630宗。

具备人脸识别后,摄像头系统的功能无疑更加强大。精准营销、抓捕嫌犯、寻找失踪儿童、预防交通拥堵等很多事情变得容易很多。比如云天励飞与深圳警方合作的“深目”系统,上线1年多,协助警方破获了3000起案件。

“深目”系统基于动态人脸识别等技术,已经有接近五千路人脸抓拍相机,遍布在龙岗区地铁口、商超、网吧等出入口,在两秒钟内,在深圳的任意个体从机场到地铁、南山、龙岗跨区域的城市面的活动轨迹,可以实时在终端上实现定位,并且落地身份、查询逃犯的记录、前科的记录。17年除夕,一名三岁男童被从深圳拐到武昌,警方接到报警,通过“深目”系统查询发现犯罪嫌疑人,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将男童在武昌火车站解救,并带上了回深圳的火车。

“深目”还只是警方的人脸识别系统全面联网。未来物联网全面建成后,各种相关传感器都联网,能完成的任务恐怕比上面列举的还要多的多,例如本文开头的案例。

潜在风险不小

前些天《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在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已经告诉了我们,安装在公共场合的摄像机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播,可能造成的影响。

虽然360迫于压力,于最近关闭了水滴直播平台,但视频泄露的潜在风险已经暴露无疑。而且文章提到的,还只是视频直播被公开出来,如果再加入了人脸识别,匹配了个人网络数据,其后果恐怕比现在要严重的多。

理论上,只要摄像头等信息联网,就有泄露的可能。天网系统及深目系统等,由公安管理,安全性比较高,但依然存在系统被盗用做其它目的的理论可能性。至于网吧、饭馆等半公共区域的监控,如何进行管理我国尚未有立法,仅有2016年底公安部发布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及一些地方性管理规定。加上本身其应用主体安全意识和防范技术就低的多,泄露的风险高的多。

隐私泄露已经有先例。2013 年,名为 Renew 的伦敦公司开启了一个试验项目,它们将传感器安装在垃圾箱里,追踪路过行人的手机 WiFi 信号。随后,传感器可以利用手机的 MAC 地址来精确推送广告。后面由于一些用户的个人数据遭到曝光,该项目最终被政府叫停。

在未来中国庞大的人脸识别摄像头、物联网传感器的时代,个人隐私被泄露和非法利用的可能性也大大提升。尤其是基于人脸识别的个人隐私数据打通后,犯罪分子可以轻易掌握一个陌生路人的各种基本信息,从而进行针对性诈骗,极其难以辨别。商家则真的能看到你脸上写的“穷”字,“嫌贫爱富”地给你各种冷脸。

目前,国内大举建设智慧城市、物联网、人脸识别系统,相关数据安全管理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显然不容忽视。智慧城市的安全配套工作,或许也将成为未来重要的产业。

退一步想,即便数据没有泄露,当你想到每天有无数的传感器、摄像头默默看着你,记录着你每天去了哪儿,干了什么,是不是有种The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的奇怪感觉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