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和实力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预计,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汽车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近日,毅达资本合伙人厉永兴就汽车领域的投资逻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厉永兴长期跟踪汽车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对大汽车领域有深入的研究,主导并参与了大运汽车、车置宝、吉诺救援等多个大汽车领域项目的投资。以下,作为分享:
汽车产业主要看好哪些标的?
一类是企业本身已经有一定行业地位,能够满足IPO规模和利润要求的企业。这类企业往往以传统零部件企业为主,比如铸造件、结构件等,这类企业判断的核心是行业地位与利润总额规模。
另一类是代表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我认为,汽车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有几个方面:
1、电动化。尽管目前业界对中国是否应该走纯电动技术路线仍有不同意见,但厉永兴认为,中国只所以现阶段选择纯电动作为技术路径,而非经济性评价*的油电强混方案,主要是因为油电强混方案技术难度更大,而且日本等国家已经有成熟的技术方案,如果采用此方案,相当于为它人作嫁衣。作为大国,我们需要的是主导国内的产业路线,而非完全从技术路线是否*考虑。另一方面,大家目前普遍认为的未来氢燃料电池方向为*,但无论是氢燃料电池方向还是纯电动方案,从大逻辑上讲,汽车的驱动都由纯电动驱动,只是纯电是发电厂发电后再给汽车充电,氢燃料电池则是汽车自身发电,所以纯电路线的技术与产业链积累从长远来看是有必要的。
2、车联网。我认为,车联网目前处于行业爆发的前夜。汽车多媒体系统作为一个使用频率仅次于手机的移动终端,其未来的应用价值不可低估,车联网智能化将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涉及的产业链十分庞大,现在正是布局的好时候。
3、自动安全驾驶。自动驾驶技术作为当今的热点,虽然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包括技术上的进步,法规的完善。自动驾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安全系统的升级,比如从倒车雷达到探测雷达,就是产品的不断升级迭代,产业链本身就有,起步都差不多,本身就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与进步空间。
4、汽车后市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由此诞生的二手车交易、维修保养、停车等方面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再之,现在车主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很容易接受新的消费方式,汽车分期、租赁服务越来越受到欢迎,这些都是未来的趋势。
在选择投资标的时,会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要避免踩坑。很多企业实际玩的是一个概念,制造业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说一些企业融资时对外宣称各种酷炫的自动安全驾驶的概念,但其实它生产的产品只是一个传统的倒车雷达或者倒车摄像头,离真正的自动安全驾驶系统还差很长一段距离。自动安全驾驶里面牵扯的技术面非常复杂,需要有相当的技术功底,是非常复杂的技术体系,投资时一定要防止踏入过去炒模式炒概念的坑。
第二,看企业是否真正建立它的门槛。早期阶段,*的门槛往往来自于技术门槛,是否拥有真正更强的核心技术;发展到中后期阶段,*的门槛则*可能来自于规模门槛。像大奔卖100多万,迈腾卖20多万,不是原材料直接成本差5倍,只是因为大奔销量远低于迈腾,各个环节的成本没办法摊销。汽车产业的投资不能看概念,创业企业必须有真本事。
您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判断?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接近8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 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远高于汽车行业总体水平。在新能源领域,我们投了电池、关键零部件以及无人驾驶系统等等,未来,毅达资本也将继续深耕整个产业链布局。现在市场上很多人会有担忧,新能源补贴政策一旦取消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很大的冲击。我相信,如果到了当前补贴政策完全退出的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本身还不能与传统能源汽车竞争,实现完全的自我生存盈利,国家也一定会出台配套的新扶持政策。
主导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战略,未来随着产品越来越成熟,一定会催生出更多的应用和服务,不论是企业还是投资机构,都应该站在国家战略层面,看待行业的发展,提前做好布局。
您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现有产业链格局会有什么影响?
*,汽车品牌会重塑。比如特斯拉、蔚来、小鹏汽车等汽车品牌,这些品牌的创立者往往来自于非传统汽车领域。传统汽车领域出身的企业家有一种路径依赖,其实创造一个行业往往要跳出行业看行业才能取得不一样的成功。
第二,传统汽车与新的汽车品牌之间会不断融合。由于中国汽车造车是有资质准入的,这些传统的汽车企业与新的汽车品牌之间会进行融合,传统的汽车像长城、吉利、上汽,自身会往新能源方向发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没有太强竞争力的传统企业跟新的汽车品牌之间会进行并购重组,或者成为新的汽车品牌企业的代工企业。
第三,整个供应链体系会重构。新能源汽车对生产线、自动化、智能管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从测试车到量产车,投入也是非常大。整个供应链体系非常复杂,未来,从汽车设计、零部件到车后市场将诞生一些的品牌供应商、服务商,会不断催生新的业态,打破原来的框架体系。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是一定会逐渐演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