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轻松、蓄势能、建圈子、析风口、谋未来”,2017年风起云涌、大浪淘沙之后,您有哪些经验需要碰撞与分享?新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趋势,行业里,又将缔造怎样的商业传奇?3月16-17日,清科集团“2018投资界百人论坛”,投资界现场报道。
在3月16日上午的首个论坛里,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杭、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姜皓天、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德同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邵俊、鸿泰基金董事长、元禾厚望成长基金创始合伙人曾之杰等围绕《投资人看中国经济:新时代投资怎么玩》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场圆桌论坛由嘉宾传媒创始人吴婷主持。
以下是现场实录,投资界(ID:pedaily)整理:
投资人谈两会
主持人:有请诸位嘉宾上台,正在进行的两会带来了许多新气象,释放出了许多新的信号,对于今年的两会,各位有什么新的见解或者感想?
陈杭:两会把文化做了一个规划,这是个利好消息。在我们经营策略当中,文化包括体育和教育,而且现在各个地方政府的改革,把文化旅游体育广电都合在一起了,所以这次两会文化部与国家旅游总局合并,可以进一步带动消费升级,形势是利好的。
两会对于个人税收起征点的提案也很好。大家更多的钱可以看电影打游戏,所以未来量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下降,会有更多的消费流向文化、体育、旅游相关领域。
从另外的一个方面来看,两会只是过去几年以来一系列改革的一个部分而已,中国的改革三件事情比较重要:第一,地方税和国税改革当中怎么样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因为这个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现在地方债高的核心因素。
整个社会保险随着中国人的寿命不断的延长,74岁到76岁中国人平均寿命,未来大家清楚可能到一百岁到120岁,这个情况下社保怎么样,有些地方政府社保已经空转,怎么样充盈社保金构成了中国未来经济改革的重要方面。
第三,如何进行土地流转改革,因为大家知道现在房子非常贵,其中土地价格很重要。
这三条其实是中国经济纵深改革三个方向,这三个方向都有一些改变,比方说这次两会聊到了地方税国税的安排。国家把国企的10%划给社保基金,以前我们基金里,国有资本比较多,我们投资企业当中我们投了人民网,整体把10%的国有资产划进去了,这一块说明国家对于充实社保账户一个改革。
土地两会房产税,我自己感觉不光是一个两会,两会只是一个中间点而已,这三项改革当中观察到都在进行一些变化,我也预计未来两三年如果更大的变化中国改革会有更加好的明天。
主持人:有没有挑战的方面?
陈杭:对于投资人来说,母基金钱的收缩或者可能的收缩与强监管这个方面恐怕会有一些,可能一些并购重组。从16年开始一些比较严格的并购重组的政策,我不认为是坏政策,短期内会有一些影响,一种长线规范管理毫无疑问是好的。规范初期肯定对于行业有所影响,所以个人也在观察,金融机构的监管方面,包括保监会银监会并在一起,初期会带来一些镇痛压力,长期毫无疑问是利好。
主持人:北极光投这么多科技企业,你们有没有看到挑战?
姜皓天:挑战的话,整个大文娱的监管比较严,可能更加偏左一点,中间其实也有机会。以前压抑的投资人不太关注的领域现在也有了新的机会,就像去年投了一个很早期的公司叫婷婷唱古,这个比较好的。
主持人:邵总怎么样看新一阶段的机遇?
邵俊:这一届的证监会可能最讲政治的证监会了,所以他对十九大两会的解读可能比我们反应更快更深刻,所以十九大之后证监会马上提出来了一个四新,慢慢转到了独角兽。过去的A股80%都是传统的行业,而且新一届的发审委要讲政治控风险,一旦有创新他逼着你在这些已经上市的这些传统的上市公司上找对标,这个很困难。
港交所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可能会让我们看到一系列压抑很久之后的令人振奋的地方,也为我们在座各位退出等等有一个更好的选择。总体来讲,还是因为我们是GP天生乐观,希望用乐观的心态乐见其成。
新时代的投资机遇
曾之杰:做投资首先还需要乐观,如果你不乐观我们做这个事情没有意义。我觉得今年这个年份挺有意思,正好戊戌变法120年,120年前清朝想改革,结果没有改革成后来清朝没落了。还有一个现象今年00后18岁了,这些孩子可以去迪厅了。整个中国人口结构在变化,整个80后现在慢慢变成社会的主力了。随着90后00后慢慢变成社会主流,对于中国社会带来的冲击也好,带来的变化也好,这个其实是我们做投资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因为技术的进步,大家享有的信息层面上基本上平等的,三四十年前,订参考消息还是需要一定级别。现在普通老百姓无论是在山沟里面,还是身处北京,大家信息层面差异不大。
中国还在进行城市化,城市化也是我们中国今后十年最主要的发展动力,信息化跟城市化其实又带来了一个中国社会还是根本上的变化,中国社会往更加文明的方向走,总体来讲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也相信新一届政府团队应该更加务实的团队。
主持人:半年内会产生一些我们可见的变化,你们准备下一步要做一些什么?
陈杭:从投资来讲,并购基金会加强。对于投资人来说,未来半年,恐怕该去设定并购基金去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对于上市公司经营掌控的比较好的机会。中国现在很多产业到了一个产业深度整合的时候,当然像我们做大文化产业也是一样的,五年以前可能文化行业合格的CEO不是很多,但是今天非常多的合格CEO,而且老百姓支持的消费。
以前中国老百姓对于看一个影片可能没有办法买单,更不用说为知识服务买单。今天,已经有一些愿意为知识服务为看一个视频买单,这个很大的变化。这个时候这个产业的人才已经比较聚集了,产业的深度和消费者的这种对于消费习惯的养成的时候,中国的很多行业进入了整合时代,整合上市公司整合,我们并购基金用上市公司整合,重现美国当年做很多整合的时代。
我的判断,未来半年是中国很多产业进行整合大的机会,是做一些并购基金的机会,进而通过基金投资人的眼光,看得更长远一些。
主持人:这个是你接下来做的事情吗?
陈杭:我们一直在研究,既然这么多企业要去香港上市,我们投资一些尽快到香港上市的这些是不是更好?我觉得还是要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因为大部分人还是股权基金这一块。
主持人:蒋总您会有什么新的举措适应这个新的时代?
姜皓天:物联网在接下来的半年里面我是比较看好的,政府要更好的管理整个社会事务,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今年已经开始这个方面投了一些工作,感觉到不投不知道,一投发现需求真的非常大,所以这一块还是挺看好的。
主持人:李总还有什么行业值得你们关注的?
李家庆:我们至少看十年了,会有越来越多的扩大海外投资。从两三年前,我们开始逐渐的在加大跨境投资,跨境投资一定是中国的GP的产业资本的非常大的一个的主流机会。往外面走一定是非常大的趋势,我们会持续加大,帮助中国的创业者海外进行创业。
第二,短时间能够看到的这个机会其实还是在制造业,制造业增长的比较快,这个无论对于产业来说还是监管机构来说,决策链条最短监管最清晰的方向,所以这个领域里面我们投资的力度依然还会比较大的。
第三,比较关心的就是BAT了,2018年尤其是AT这两家的竞争环境,包括他们的主营业务之间,包括跟其他产业之间的影响还是会加大的。因为整个的社群的概念出来了之后有可能会对中性化的东西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这一块来说我们也会非常高度的去关注。
主持人:邵总,BAT回归对于你们什么影响?
邵俊:如何在BAT生态平台形成的格局下如何寻找投资机会,这个我们经常思考的,个人的建议还是天生乐观主义。应该是更加开放的心态去融合到这些生态圈里面,甚至借助它的来创业,,站在巨人的肩膀,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如果一定要做一个你认为BAT做不了的,有的时候你是井底之蛙。
主持人:现在出现了一个新名词OMO,腾讯也是入股了海澜之家,他们跟投资机构关系是什么?你们主要会做些什么?
邵俊:我们投的每一家线下企业鼓励他们找BAT去深度合作。
新时代的投资隐忧
主持人:邵总曾总分别说了我们要乐观,一个人说我要乐观,说明心里有一定的焦虑,曾总要警惕的事情是什么?
曾之杰:我们跟BAT交流比较多,最近一个新的提法叫意向好感。因为BAT的整个范围很大,我相信从监管的角度也好,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肯定是今后几年会有一个趋势:第一BAT要回来,包括被投企业,肯定要回来在中国上市,让中国股民可以分享他们成长的红利。
第二,我相信这个垄断式工业肯定有一定的限制,因为这个里面我们频繁的跟他们高层交流,我们有所为的,我们叫做意向好感的机会在那里。我们自己没有必要追那个风口,我们更多要追好的公司,这个是我们基金的策略。
我们努力追这个好公司,今后几年困难比我们想象多一点,因为中国改革红利用的差不多了。第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人口老化问题的,中国的人口在持续的老化,出生率今后十年还是慢慢走低,在一个低出生率人口老化社会环境里面怎么样找到高速成长的行业其实很难的,当年过去20年的高歌猛进的成长非常的难以为继,所以最大的隐忧是这个方面的隐忧。
如果避免被割韭菜
主持人:相信很多人心理都有这个疑问怎么样确保没有利润的公司,不割我们国内股民的韭菜。邵总有什么问题?
邵俊:我的问题想请教一下陈杭总,因为您是文化产业基金,我想问您,现在的整个两个强监管最突出的,一个在咱们讲到的金融创新,现在已经不讲金融创新只讲风控了,另外在文化领域我觉得其实也是监管越来越严,现在这种强监管情况下文化投资怎么样找到高速增长同时不会犯错?
陈杭:首先我们看一下数据,《厉害了我的国》两亿票房,今年春节档像《红海行动》可能也有类似色彩,《捉妖计》某种程度上有一点夸大,其实还好了,我觉得数据告诉我们这些电影还是票房还是可以的。
第二文化监管程度,17年的确是我们政策大年,最重要的十九大召开,所以17年来说文化的监管比较严是可以理解的,我个人有一个,如果各自的观点不是代表我们基金,我认为17年恐怕是文化传媒监管最严的一年,18年到以后我认为会逐步的缓和。
主持人:依据是什么?
陈杭:我自己的判断,从整个的中国经济发展还有社会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拉动经济发展的文化体育这个东西非常重要,这个思路来看拉动消费升级各个方面。这个方面的放松的态势是对整个消费的老百姓兜里面的钱是有好处的。同时,也认为随着未来各个方面的一些改革推动,我个人认为2017年文化监管最严的一年,2018、2019、2020年会逐步的放开。
第三,从整个中国人口的结构包括AI的发展,我们几个基本的事实,第一个事实就是人的平均寿命70多岁到80多100多,AI的发展使得人每周工作五天变成三天,这个基本情况下,一个人可以用于文化体育教育消费的时间大幅拉长,所以刚才想了未来到底还有什么行业十年二十年会始终在发展。
我认为人的寿命延长、工作时间缩短推出来的就是人的休闲时间延长,所以大文化产业不光是狭义的文化,包括体育怎么样让我们活得更长、包括像旅游、包括教育。因为AI跟我们竞争工作,所以可能大量时间学习了。
逻辑思维搞了一个大的动作,过去两年做付费服务就是知识服务,这个背后都是AI跟人竞争。人的自我培训发展这个需求会上升,如果要问我未来十年的机遇在哪,我觉得文化体育教育这些行业是一个利好的行业。
陈杭:我想问一下李总,我们也在研究“一带一路”的国家政策。“一带一路”政策成为了非常核心的政策,怎么样能够再跨境投资?
李家庆:我自己认为,未来10到15年我们来说中国经济很大的风险是地缘政治的风险。
我们投的时尚电商,我的第一反应是中东的女士不都是有一个头戴,他们会买一些女性日用品面膜时装这些吗,事实结果他们全世界这些方面消费移动电商阿东世界第一,由于他们的一些所谓的约束,反倒是它的电商消费非常旺盛,全世界范围之内,年轻人占比最高的地方,个人消费能力也是最高地方之一,这种情况之下,家里面还得有手机。
我们不能给自己预设一些东西,还是需要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待外面的变化,我们投资韩国的一个做演艺的公司,我问他你们最火的市场在哪里,他告诉我第一是日本,第二是欧美,他说第三在中东,这个很难想象。
所以,还是要用一个更加年轻的开放的新的视角看待这些问题一定走出去。
主持人:就像当年美国人不理解中国人怎么能够这么快的适应变化适应发展,其实中东年轻人也是一样的。现在历史画绢正在徐徐展开,一个全新时代铺面而来,我们每个人应该积极应战,用乐观的精神找到自己很好的机遇。谢谢现场的各位!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803/4288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