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开心麻花大概是喜忧参半的。
一方面今年开心麻花有两部电影要上映,一部是现在正在热映的《西虹市首富》,一部则是国庆档的《李茶的姑妈》。
就在刚刚这个周末,由开心麻花团队主控的第四部电影《西虹市首富》正在掀起热潮,上映三天狂揽将近九亿票房,观众们再一次因为开心麻花而在电影院里笑出猪叫。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西虹市首富》极有可能延续去年《羞羞的铁拳》的路线,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而《李茶的姑妈》作为开心麻花最擅长的话剧改编电影,品控方面应该不会有大问题,在国庆档说不定还能为观众带来另一个惊喜。
不过另一方面,除了好消息,前不久其实还有一个被忽略的新闻。从去年六月开心麻花提出申请创业板上市以来,很多人心目中已经将开心麻花视为话剧*股,然而在准备了近十个月之后,今年三月开心麻花撤回了IPO上市申请,准备进行股权结构的重新调整。
按理说,去年国庆档《羞羞的铁拳》助力开心麻花实现了营收8.22亿,同比大增181.60%,净利润方面,增幅更是惊人,达441.81%,此时应该正是开心麻花上市的*关头。然而在这个节骨点忽然撤回IPO申请,让人充满疑惑。
但是不管怎样,无论今年这两部电影最终将取得多大的成绩,开心麻花撤回IPO申请背后有什么隐情,总之开心麻花的未来都是既充满惊喜,也充满挑战。
那么开心麻花未来的电影怎么拍?接下来的路怎么走?上市到底还要不要继续搞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不小的困局。
《西虹市首富》的血统问题
这周末去看了《西虹市首富》之后,开始有一个感叹,就是开心麻花越来越理解自己要拍什么样的电影了。
开心麻花此前一共出品了三部电影,分别是《夏洛特烦恼》、《驴得水》和《羞羞的铁拳》,这三部电影在豆瓣的口碑与票房正好是反过来的,口碑*的《驴得水》票房仅一个多亿,口碑最差的《羞羞的铁拳》票房则高达22亿。
这次的《西虹市首富》,豆瓣评分6.9,依旧有不少人在骂,骂他立意低俗,骂他剧情尴尬,骂他价值观不正确,但是丝毫阻止不了他首周末票房就横扫一众大片,直追之前的《我不是药神》。我一直有个看法,豆瓣从来不能代表中国电影,它更本质的是一个影迷社区,这一点其实在开心麻花的电影身上就有验证。
其实相比于国外,被国产电影荼毒多年的国内观众并不难伺候。*,别拿观众当煞笔,认认真真拍出来的好电影和屎尿屁,观众一眼就能看出区别;第二,别在观众面前乱装逼,拍电影就要考虑观影门槛,门槛降不下来就别怪观众不买账,拍艺术片就做好艺术片的觉悟。
从这一点来说,毫无疑问,经过从《夏洛特烦恼》到《羞羞的铁拳》的探索,开心麻花现在是知道怎么拍电影的,或者说是知道怎么拍喜剧电影的。
而《西虹市首富》几乎可以说是和《羞羞的铁拳》一脉相承,既要保证质量,又要降低门槛。
总之就是,不拿观众当煞笔,也不在观众面前乱装逼。
不过要真正扯到血统的话,这次的《西虹市首富》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开心麻花电影。
公开信息显示,《西虹市首富》的直接出品方是西虹市影视文化(天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是开心麻花的签约导演闫飞。其中闫飞直接持股32.5%,疑似是该公司的控股股东,而开心麻花则持股15%。
但是相比于其他号称原班人马的比如《一念天堂》这种伪开心麻花电影,《西虹市首富》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的核心创作团队还是开心麻花团队,由此前曾一手打造《夏洛特烦恼》闫飞和彭大魔导演制作。
所以单论就血统而言,《西虹市首富》这个开心麻花电影的名头,面儿上是不太纯了,但骨子里还挺纯的。
开心麻花的商业逻辑
开心麻花是话剧起家的,骨子里就有着话剧的基因,就像此前出品的三部电影,均为话剧改编。而这一次好不容易有一部不是话剧改编的电影,人家不挂名了。
其实这背后反映的就是开心麻花的最重要的商业模式:“话剧+电影”。
话剧改编成电影,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历史悠久,国内不说陌生的,最著名的曹禺、老舍的话剧都曾屡次改编成电影搬上大荧幕,而国外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知道是多少电影的祖师爷,冯小刚的2006年的《夜宴》还在改编《哈姆雷特》。
话剧改编成电影是常态,但是真正把这件事当成是生意在做的,恐怕就只有开心麻花了。目前开心麻花挂名的四部电影,包括今年即将上映的《李茶的姑妈》,全都是根据已经成型的话剧改编。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影片口碑有保障。慢工出细活,剧本好不好,这个剧大家爱不爱看,其实在演话剧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而且随着演出次数的增加,也给了剧本更多的打磨空间。当然还有一点在于,话剧相比于小品来说天然与电影更接近一些,例如都喜欢四段式叙事结构,时长都接近两小时左右,所以改编起来也更为简单一些。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是对产出能力的限制。
话剧改编电影首先对于题材就有一定限制,虽然开心麻花多年的舞台经验积累了不少优质话剧IP,但是具体哪些适合改编成电影,哪些不适合,还是一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而要改编成电影之前话剧先得经过不断的演出和打磨修改,这就让开心麻花的电影制作周期变得更加的冗长,一年内基本只能出品一部电影。
不过今年情况似乎有了一些改变,话剧改编的《李茶的姑妈》继续守住国庆档,小说改编的《西虹市首富》则负责进攻暑期档。未来随着开心麻花的进一步发展和业务线的扩展,这个品牌也许能继续进军国内其他的几大档期,但是这一天能不能到来,什么时候到来,我们现在只能先抱有一丝怀疑。
话剧改编电影还有第二个缺点,就是对影片创新的限制。
开心麻花电影的成功,凭的是笑点打磨和扎实表演,但是基本上没有一部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咱们只要简单回忆一下就能发现,开心麻花三部票房飘红的电影都是旧瓶装新酒,从最初的《夏洛特烦恼》玩穿越,到《羞羞的铁拳》男女互换身体,再到现在的《西虹市首富》花光三个亿,都是旧梗、老梗。*一部题材上真正具有新意的《驴得水》,口碑爆表,但是票房却凉了。
而开心麻花做的就是,要在老梗里面玩出新花样,这样做其实是更加具有挑战性的。就像这次的《西虹市首富》,看电影的时候我笑了,但是却不能让我走出电影院还能继续回味。
开心麻花的商业逻辑就是,把电影绑在话剧上,摸着话剧过河。但是现在这条路还没走成型,而开心麻花距离金字招牌也还有一段距离,充其量就是一块银字招牌:肯定能让你吃得舒服,但是却不能让你吃出惊喜。
在话剧时代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想这应该是一个优点,但是随着电影业务的进一步开展,开心麻花要想创造出真正有影响力的电影,肯定还得跳出这个框架才行。
开心麻花的上市困局
2018年,国内IPO政策有所收紧。其中有一条“最近三年扣非后净利润不低于1亿,主板当年不低于8000万元,中小创板当年不低于5000万元”,这条标准一出来,直接就吓退了众多公司,其中包括开心麻花。
业绩波动大,这是很多影视公司的通病,放在一年一部电影的开心麻花身上显得更是十分贴切。
2015年的时候,开心麻花首部电影《夏洛特烦恼》豪取十四亿票房,带动开心麻花整体业务收入较2014年大增154.8%;但是2016年开心麻花第二部电影《驴得水》票房不利,开心麻花整体营业收入直接比2015年减少了23.81%。
2017年《羞羞的铁拳》上映前一个月,开心麻花公布了2017上半年的财报,公司实现净利润2635.28万元,同比下降19.43%;但是今年四月公布2017全年财报的时候,一部《羞羞的铁拳》直接让原本下降的利润直接逆势增长了441.81%。
如果我说开心麻花是在坐火箭不一定有人信,但我如果说开心麻花是在坐过山车,应该不会有人怀疑,开心麻花影视业务过于依赖某一部电影的情况非常严重。
不过开心麻花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经营策略也一直在调整。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开始开心麻花开始有投资其他电影和公司,参投的影片包括《绝世高手》、《妖铃铃》和《西虹市首富》。从这一点其实可以看出,开心麻花应该已经意识到自身产出能力的不足,开始更多地与其他公司开展合作,正在有意识地给自身未来的发展寻找更多方向,同时也在积累更多类型电影的制作经验。
不过很明显有一点就是,开心麻花对于自己想拍什么电影应该已经想得很清楚了,但是却控制不了别人想拍什么电影。
中国的明白人太少了,特别是踏踏实实拍电影的明白人。
开心麻花即使是抓好品控只出精品,但是像《驴得水》一样的情况依旧很难保证不再发生。可要想对外投资转嫁风险,其中的难度也不可小觑,毕竟在烂片横行的国内市场环境下,要真正压对宝很难。就像开心麻花此前投资的《绝世高手》和《妖铃铃》,这两部电影最终口碑都不算好,票房也不算特别出色。
所以其实现在开心麻花面临的问题其实就是一场赌博,赌自己就稳当,但是赢钱太慢,但赌别人有加速前进的希望,但也可能满盘皆输。
除了业绩波动,开心麻花的上市其实还面临一些其他问题,比如说,过于依赖几个核心演员。沈腾马丽等几个名角儿几乎已经成了开心麻花的代名词,然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开心麻花的这些核心演员几乎都没有持股,所以未来很难保证不会面临人才流失问题。
总之,开心麻花虽然看上去正在顺风顺水,但是其实面对的挑战不小。之前在新三板挂牌的时候开心麻花就已经估值达51亿,对于IPO上市以后的估值,很多人此前的预期是在一百亿左右。但是如果开心麻花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的话,这一百亿的市值能不能撑起来还有待考证。
开心麻花的未来的突破
不能复制的成功,只能算是运气。
对于开心麻花的未来,有分析曾经提出了一个思路,就是从产品型转向平台型企业转变。一方面收购更多的喜剧电影生产方更以扩大电影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集合发行票务等资源,实现对国产喜剧电影的垄断。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是有异议的。
所谓平台型企业思路*的两个误区在于,其一,高估了开心麻花现有的资本实力,不管是投资并购还是直接收购,脱离了“开心麻花式喜剧”的范畴,观众未必买单;其二,则是低估了国内电影市场的活力,就目前而言没有哪一家公司能够实现对某一片中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垄断。
开心麻花现在的问题不是拍不出好电影,而是拍电影的速度太慢。而这种将导演指挥棒直接交出去的做法,单单从之前开心麻花投资的三部电影来看的话,应该也是不行的。
开心麻花此前投资的《绝世高手》和《妖铃铃》都有几个特征,*都是喜剧;第二,都不是开心麻花式喜剧;第三,影片都不受自己控制。最终结果证明,要想实现真正的品控,至少短时间内不能想着只作为平台,至少以开心麻花的资本还做不了平台。
而这次的《西虹市首富》其实就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不是做平台,而是做内容,专门做“开心麻花式喜剧”这块招牌下的精品内容。
相比于以前“话剧+电影”的模式,《西虹市首富》说明了一点,即使脱离了“话剧+电影”的模式,开心麻花对于自己已经形成体系的一套喜剧理论的应用其实已经是得心应手的。
前文说了,开心麻花“话剧+电影”的模式*的问题就是产品线太长,前期话剧IP的孵化时间太久。但是现在《西虹市首富》证明了开心麻花式喜剧的通用,那么更多脱离话剧的全新IP就能被打造出来。只要能做好品控,不断培养新的人才,养成大家专门看开心麻花电影的习惯,那么即使拍不出真正有影响力的影史精品,但要保住开心麻花这个招牌可以说丝毫没有问题。
谈到这里我其实想到迪士尼的漫威。
漫威宇宙其实和开心麻花是比较类似的,他整个的IP建立起来之后,不需要拍出多少思想深度,只要保证影片合格观众就愿意买单。其实不只是漫威,即使是放在整个迪士尼的体系里也一样,迪士尼也在靠自己的IP吃饭。所以其实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适合做平台,真正把握住自己的优势,做内容依旧可以成为巨头。
放在开心麻花这里也一样,开心麻花并没有做平台的基因,但有做喜剧的天赋。
所以只要把自己的喜剧模式总结成型,只要能保证影片质量,高雅人士怎么骂低俗恶俗,大家还是愿意为你买单。而最终只要能多培养起几支合格的“开心麻花式喜剧”队伍,市值百亿就不会是奢望,而是起点。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科技新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