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被坑惨的莱盛隆员工:拿到股权两年后 “无人机行业领跑者”倒闭了

如今,莱盛隆风险爆发,工资无法支付,放弃经营,8月15日宣布2018年半年报也无法如期发布,留给员工的,只剩“一地鸡毛”。
2018-08-16 08:10 · 微信公众号:挖贝网 许芸


  辛勤工作后终于得到公司认可,成为了公司的核心员工,并拿到股权,且公司当时还处在风口上的无人机领域。本以为走上“人生*”的莱盛隆(835826)员工,近期却听闻噩耗:公司在拖欠3个多月工资后,宣布无力支付并正式放弃经营。

放弃经营 员工股票“砸”手里?

  8月13日,新三板挂牌公司莱盛隆(全称:广东莱盛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贴出内部公告,称公司经营不善,拖欠全体员工的2018年5月部分及6、7、8月份工资已无能力支付,并决定正式放弃经营。

  不过,对于莱盛隆的核心员工来说,恐怕不仅仅是拖欠工资问题,此前买进的公司股票可能也要“砸”手里。

  挖贝新三板研究院资料显示,2016年2月24日,莱盛隆正式挂牌新三板,成为公众公司。挂牌后不久的2016年4月22日,莱盛隆宣布拟募资不超过1740万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用途。两个月后(6月21日),莱盛隆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发布,标志着其挂牌后的首次募资完成。

  在该次募资中,莱盛隆以6元/股的价格共发行290万股,募资1740万元。参与认购的为公司原有股东陈少青、监事胡碧玲以及9名核心员工王鑫、陈启明、戴祥荣、丘伟良、方园张和春、付红军、许先政、庄义文。除胡碧玲、丘伟良与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胡汉明存在近亲属关系外,其他9名认购对象之间,与公司及主要股东之间,均不存在关联关系。

  11名认购对象中,以丘伟良、胡碧玲认购股数最多,分别为105万股、49万股;王鑫、陈少青、戴祥荣各自认购20万股;陈启明、张和春各自认购16万股;许先政、方园、庄义文、付红军分别认购15万股、11万股、10万股、8万股。

  募资完成后,莱盛隆曾在2017年10月以229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5股,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但未派发现金。按此计算,参与募资的员工成本价约为2.61元/股。

  截止2017年底,莱盛隆前五大股东共持有公司78.52%的股权,其中丘伟良、胡碧玲、陈少青的持股占比未见变化;参与募资的9名核心员工仍持有公司股份。

  截止2017年底莱盛隆核心员工持股(挖贝网wabei.cn配图)

  另外,挖贝网查询莱盛隆成交情况了解到,挂牌至今其仅在11个交易日有过成交,成交价*约为0.81元/股,最高约以3.1元/股的价格成交过11万股,其余时间成交价约为1.5元左右/股。2018年以来,莱盛隆在3个交易日有过成交,成交价约为1.2元-1.7元/股。

  这意味着,参与莱盛隆募资的员工,持有的公司股票大概率“砸”在了手里,“逃离”成功或也是“割肉”。

转型失利 代理商千里维权

  从公开资料来看,莱盛隆如今经营不善至工资都无法发布的地步,背后原因既有其长期积累的风险也与其转型失利有关。

  据挖贝网了解,莱盛隆原本从事智能手机配件以及与智能手机配件配套使用的智能电子产品等的研发制造和销售。2015年收入主要来自于移动电源、电池、充电器、蓝牙耳机、数据线等。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但莱盛隆自身“造血”能力长期以来都比较薄弱。2015年、2016年莱盛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48.94万元、-2688.41万元;2017年有所改善,为-304.96万元。

  莱盛隆外部“输血”作用同样有限。2016年7月,莱盛隆无人机事业部成立,标志着其正式进军无人机领域。无人机曾被视作“风口”,一度是资本“宠儿”,但莱盛隆挂牌、转型以来,除了向公司员工募集的1740万元外,并未获得其它投资。截止2017年年底,莱盛隆负债总计8952.89万元。

  另外,莱盛隆存在大量存货,2016年末、2017年末,其存货净额分别为6608.05万元、5588.18万元,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45.56%、36.62%。其应收账款同样高居不下,2016年、2017年分别为3306.68万元、4517.44万元,分别占总资产的22.80%、29.43%。

  转型无人机并未成为莱盛隆的救赎。

  2016年、2017年,莱盛隆研发费用都在千万元以上。其抓住植保无人机载重痛点,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首创有效载重80公斤药水的植保无人机和*技术的弥雾喷洒无人机。

  在无人机的销售上,莱盛隆为了抢占市场,打起了“价格战”:其它品牌大约30台无人机配备一两台备用机,莱盛隆颇为大手笔,一台无人机配一台备用机。这样的情况下,2016年,莱盛隆来自植保无人机的收入仅47.02万元,占总收入的0.40%;2017年,其无人机服务费收入已达到754.72万元,占营收的7.20%。

  但市场对莱盛隆产品的反馈并不好。7月份,莱盛隆被曝出遭遇东北代理商千里维权。维权代理商指出:“飞机根本飞不起来,一飞就掉。”还出现过炸机、失控的现象。另有业内人士指出,80公斤的载重是不现实的,“80公斤的载重要求起飞重量达160公斤,而起飞需要的风力太大会吹死苗。”

  如今,莱盛隆风险爆发,工资无法支付,放弃经营,8月15日宣布2018年半年报也无法如期发布,留给员工的,只剩“一地鸡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挖贝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