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再陷资金问题!上海凤凰起诉ofo,索赔6815万元

留给戴威的时间不多了。
2018-09-01 09:28 · 投资界 charlotte

  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9月1日消息,昨日,上海凤凰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凤凰”)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上海凤凰自行车因与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东峡大通”)买卖合同纠纷,于近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开资料显示,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于2016年10月13日成立,法定代表人戴威,该公司为ofo共享单车运营方。

凤凰索赔6815万元

  上海凤凰表示,2017年,上述合同纠纷双方在共同签订了《自行车采购框架协议》后,双方还签订了多份采购合同。经双方核对,截至起诉之日,东峡大通仍欠凤凰自行车货款人民币6815.11万元。根据采购合同,ofo运营方拖欠货款及费用的行为严重违约,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凤凰自行车向法院提起诉讼。

  除了要求东峡大通方面支付上述欠款,上海凤凰还请求判令其赔偿原告逾期付款违约损失 186.52 万元;判令支付原告律师费、担保费等 20.00 万元(暂计);由其承担案件受理费、保全申请费等诉讼费用。

再陷资金问题!上海凤凰起诉ofo,索赔6815万元

  2017年5月,共享单车风头正旺,上海凤凰自行车与ofo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其中规定,自签署该协议之日起,东峡大通或其关联公司在12个月内,向凤凰自行车提供总量不少于500万辆的采购计划,凤凰方面表示,“若按照公司2016年度运行情况,协议约定的500万辆采购量将给凤凰自行车带来约4000万元的收益。”

  但时隔一年,今年5月凤凰的公告显示,凤凰仅向ofo的运营方东峡大通及其关联公司提供自行车产品186.16万辆,实现销售收入6.37亿元。

  从交易量来估算,双方实际交易仅为这份协议预期的不到4成,凤凰方面的收益仅有1000万元出头,亏损较大。

  据上海凤凰发布2018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53亿元,同比下滑55.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1.35万元,同比下降55.44%。

  上海凤凰表示,当前共享单车订单持续减少叠加国家去杠杆、去产能,导致行 业整体出现产能过剩情况;国内环保要求提升以及原材料、用工成本上升进一步压缩了企业获利 空间;而国际贸易纷争不断、汇率波动加大也增加了企业运营风险。

待售成迷,海外大撤退

  近几个月来,ofo一直被曝资金紧张,或将卖身滴滴。

  滴滴和ofo的关系一度处在变化中。滴滴曾参与ofo多轮融资,位列第一大机构股东。去年滴滴曾派多位高管入驻ofo,但是在不久之后这些高管就被“集体休假”了,双方对控制权争夺激烈。

  而创始人戴威,性格强硬,不愿轻易把ofo卖身。他本人也向外界传达,ofo似乎要逆风翻盘的信号。

  5月15日,戴威在ofo公司举办内部会议时称,尽管目前的形势严峻,但这还不是他人生的“至暗时刻”,他的最大考验是在创办ofo时应对早期挑战,并表示ofo未来依旧保持独立运营。

  同时,戴威还在公司内部启动了意为“Victory Day”的“V Day”计划。该计划“目前主要是落实B2B的商业变现”,变现渠道以“广告和企业年卡为主”。同时,当ofo的利润达到1元人民币时,该项目就取得成功。 

  广告是来钱最快的创收渠道,ofo从售卖车身广告开始做起。5月下旬,据媒体报道,多位ofo内部员工证实,ofo向许多并不属于市场销售的部门也派发了广告业务,每单销售提成高达35%。

  去年9月,ofo曾积极响应《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称,将认真落实《指导意见》中关于“车辆不得设置商业广告”的有关规定,不做车身广告。近日上海交委也发布了《上海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不得在车辆上设置商业广告”。

  政府禁令之下,ofo把广告重新捡起来,实属无奈之举。ofo相关人士对此表示,“一直以来严格执行相关政府的政策要求,从未在政府政策明令禁止区域售卖,车身广告属于公司正常的为实现盈利开展的业务探索,在国内拥有巨大的市场。

  另一边,此前共享单车们大局进攻的海外市场,如今却面临着大撤退。

  ofo于2016年底进驻新加坡,并在新加坡发布了新一代变速自行车,当时于信曾表示,ofo已在新加坡投放单车数千辆,吸引用户数万,平均每辆单车可吸引至少14个用户。

  不过目前让ofo引以为傲的新加坡市场正身处有些尴尬的境地。6月底有媒体报道称,新加坡服务商正在以人民币240元的价格大量甩卖小黄车,原因是该服务商和ofo存在费用纠纷,因而卖车抵债。

  对此,ofo方面回应称,“ ofo与新加坡的一家货运代理有业务往来,并已同意支付服务相关费用。鉴于ofo正在与该公司进行商讨,我们认为对方此时采取此行动过于激进。ofo在考虑诉诸法律手段的同时,也在真诚努力地避免ofo财产被出售。”

  海外业务的扩张伴随的是资金的大量投入,这笔费用纠纷让人不自觉联想到ofo资金链紧张的现实困境。

  7月25日,媒体还爆出ofo由于超半年未支付智能锁通信服务费,相关服务陆续暂停。日前,还有新闻报道,ofo最终以20亿美元作价“卖身”滴滴的协议已经达成,但很快被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否认。

  昨日,财经网报道称,最近一段时间,ofo拖欠了云鸟、德邦等多家物流供应商数亿人民币欠款,目前,ofo方面正在私下秘密与多家物流供应商谈判解决方案。

  留给戴威的时间不多了。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charlotte,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809/435260.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