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PPP烧的不只是激情!历史的肩头,快要撑不住她了

秋天到了,冬天还会远吗?
2018-10-28 10:19 ·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王再新

“现在民营企业太难了,如果易行长给我批准一个银行,我一定拯救那些企业于血泊之中,一个一个地救。”

  据说,她的话音落毕,场内外都充满了快乐的笑声。

  还笑得出来,是本事。

  她就是有本事,而且有大本事的人。几乎所有跟她接触过的人都会同意:她身上散发着,而且时刻散发着,敢叫日月换天地的气息!

  她干的就是换天换地的事。

  公司官网上,显赫着她的成绩:

  25年来,在100个城市,打造了100座最美的公园;8年来,让100条河流清澈而美丽;5年来,签约100个全域旅游城市,打造中国*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示范性全域旅游区;4年来,布局1000万吨危废处理;3年来,推动了100个大自然保护项目……

  官网还说,现在,他们正站在历史的肩头——

  重构全球*的生态集团,以“全域旅游、全域康旅、全域生态、全域景观、全域运营”,开启全新的宏伟征程,要还地球碧水蓝天……

  但历史的肩头,快要撑不住她了。

  尤其是,撑不住她的雄心,以及雄心对金钱的渴望和需要。

  今年初春,她还鲜花盛开,阳光灿烂,抛出一个千镇万村的大工程:在中国再造10个瑞士。她说——

  她打造的花海,一定要超过世上所有的花海;她打造的田园,一定要超过欧洲最美的田园;她打造的*农场,要超过美国所有的农场总和。

  她还要,“修复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小镇。”

  说完,她提议现场所有人:

  “热烈鼓掌。”

  如何实现目标?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2014年底,国家大力推行PPP,目光敏锐的她举起“再创业”大旗,轰隆隆就把战车开向PPP,而且开到全国各地,顺风飞扬。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但PPP烧的不只是激情。

  PPP利润有限且回报周期长,企业往往要先垫资,而且垫得大且长。若遇政府手头紧,或者出点诸如这位领导不如那位领导好的小情况,你想拐弯抹角去图利,它却直接吞掉你的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投资规模大,利润回报低,而且回收周期长,注定了——

  PPP要持续P下去,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而且要在极有可能收入持续不能覆盖投资,项目越多,收入越是不能覆盖投资的情况下,依然有足够的资金。

  一旦不足够,自己吃不了兜着走,还会给政府和人民添麻烦。

  她的资金本来是不足够的。如何足够,依然足够呢?

  一个字:借!

  “只要贷到款,就没有风险。”

  钱好借吗?

  好借,尤其流动性充足,PPT都能变成钱时。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时”,就是这样的“时”。

  她们于是借到了,隔三岔五,就是几亿,几十亿。

  打开财务报表,现金流连续6年为负。

  负着还应付走,了不起的借功夫。

  最了不起的,是不断的短贷长投——绝大多数借来的钱,都是短期要还的,但绝大多数,都被投到PPP的长期项目。

  专家说,短贷长投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大忌,毕老师去年说万达*的错误之一,也是短贷长投。但她和她的公司不怕,理由还是:

  “只要贷到款,就没有风险。”

  翻译一下就是,借钱可防止风险,借越多钱就能越好地防止风险。

  呵呵。

  钱好借,那就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2016年,中标PPP订单投资总额超过380亿;2017年,中标PPP订单总额达到715亿。

  一时间,借钱公告与项目订单公告共舞,自己唱多与市场唱多成一色。

  全球景观行业市值*的公司,市值超过600亿,但一切才刚刚开始:

  “5年千亿,我要进入5个领域,10年的时候要打造5个千亿市值的目标。”PPP绽放之初,她就喊出这样伟大的目标,现在更是信心笃定。

  然而,一件不好的事情很快发生了。

  然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钱也有不好借的时候,尤其钱荒时,尤其遇到PPP不再那么受欢迎。

  时间进入2017年,国家去杠杆,同时着手限制地方政府的PPP。

  当年4月,六部委联合发文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融资行为,明确禁止国务院批准限额外的一切地方政府举借债务。而且强调:

  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诺回购社会资本方的投资本金,不得以任何方式承担社会资本方的投资本金损失,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社会资本方承诺*收益……

  什么意思呢?大家要冷静,量体裁衣。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最重要的,政府不会为PPP兜底,更不会确保你只赚不赔。

  于是,政府的手开始紧了。

  于是,她正高歌着真正的春天才到来呢,秋风突然刮起。

  于是,钱难借了。于是,过去借到的钱也难还了。于是,借钱公告与还钱共舞,股价下跌与市场唱空成一色。

  还有财务负责人辞职,以及重大事项澄清。

  于是,停牌,加大借款力度,尤其是改善借钱技巧。

  于是,网罗具有丰富融资经验和资源优势的银行人才,成立将能在促进融资落地上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金融集团提上日程,然后金融集团快速诞生……

  以专业更好地借钱,本无可厚非,只是发生在此时。

  呵呵,呵呵呵呵,呵。

  秋天到了,冬天还会远吗?

  冬天很快就来了。当她准备再借10亿时,金主们都摇摇头,10亿最终变成了0.5亿元,人称“史上最凉”。

  还有,更“凉”的账单。

  截至2018年上半年,企业负债近282亿,流动负债高达254亿。

  但这么大的债,手里的货币资金加起来才刚过20亿,其中还有11亿多各类保证金,真正可用的现金和存款:只有9亿多一点。

  还有应收款暴增至91亿,坏账准备超过12亿,存货141亿……

  就这个家底儿,上半年,还继续中标36个PPP,金额将近340亿。

  就这个家底儿,如果不能再借到钱,5年5000亿,怎么继续下去?

  于是,“现在民营企业太难了,如果易行长给我批准一个银行,我一定拯救那些企业于血泊之中,一个一个地救。”

  批一个银行,一定拯救,一个一个地救。

  这话说得,就好像——

  银行的钱要多少有多少,随便贷,一直贷不完似的。

  难怪,“只要贷到款,就没有风险。”

  难怪,大家都笑了。

  易行长笑了,但没有批银行。

  这就让大家很担心了,尤其是深陷其中的股民们。

  于是,祸,不单行。

  5个月,股价跌6成,市值蒸发超过300亿。

  而她和她的一致行动人,早已将超过80%的持股质押。若再这样跌下去,无需多久,“嘭”的一声,就炸了。

  10多家券商、近10家银行、2家信托公司——将陷于血泊之中。

  事儿,真的要被搞大了,直接惊动,不对,是间接“威慑”证监局。

  此诚危急啥啥之秋也,可千万别出一个雷曼兄弟。就像当年华尔街:“如果我们现在不果断做这些,我们的经济在周一就没了。”

  于是,23家债权人,从大局考虑,保,严格地说是,救它一家企业。

  然后又是十足的信心:“目前公司债务及现金流状况都在可控范围之内,质押股权问题目前没有平仓风险。”

  有位经济学家的名言是:每一位银行家都清楚,当他不得不证明自己是可信的时候,无论说得多好听,市场都会坚定抛弃他。

  说得真是,对,而且好!

  昨天吃饭,几个朋友说起这个故事,吵起来:

  23家债权人,该不该从大局考虑,尤其是,要不要救它一家企业?

  正方、反方都有理。

  必须救啊,一旦它炸了,引发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等到更不可挽回,还不得不挽回时,还得救,并且付出更大代价。

  所以,为救市场,为救大局,必须救它。

  不能救啊,为了更长远的市场,为了更长远的大局。

  一旦它被救了,会不会引发新的连锁反应:刺激更多的“只要贷到款,就没有风险”。更多的因为我倒了会拖累大局,所以你要顾全大局,就必须救我的:

  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

  尤其是,你看不到真正的反省、责任。

  从“如果易行长给我批准一个银行”到政府被迫参与救命,自己一直都没问题:“只要贷到款,就没有风险。”“目前公司债务及现金流状况都在可控范围之内,质押股权问题目前没有平仓风险。”

  可控,说什么“现在民营企业太难了”。

  可控,要什么从大局考虑?

  不要指望不反省的人能负什么责任,包括对他自己。

  新经济,新模式,新到不计投入、产出、效益。这么好的商业模式,这么大的市场前景,这么神圣的产业使命,你好意思跟我谈成本、风险和利润?

  从他的PPT产业生态到她的PPP生态产业……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的这些年,多少企业是“大风越狠,我心越荡”,错把融资、贷款、估(市)值当资本。

  “只要贷到款,就没有风险”。

  她好像从来没有想过,会有借不到钱的那一天!

  何止是她,还有她她她,他他他,好像都没有想过。

  电影《大而不倒》有个片段,当危机发生,美国政府决定有条件注资银行挽回大局时,某家心存侥幸不想接受条件的银行以资本金充足为由拒绝接受注资。

  保尔森告诉说:我会让你明天就发现,你并不像你想得那样有钱。

  今天,很多企业正在遇到“保尔森”,或者被“保尔森”拯救。

  但愿“保尔森”不忘向他们提条件。

  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让疯狂为疯狂付出代价,让麻烦制造者为麻烦买单,而不是为了大局,让大局无条件去救它。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总有一天,他会驾着七彩祥云来迎娶我,我猜到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局。”做企业的,别只想着盖世英雄,七彩祥云,更别只顾开头。

  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千言万语,千变万化,落到企业最后还是个现实主义:机会是什么?风险在哪里?钱从哪来?先不说赚,先看是否亏得起……

  想要活得长,谨慎管控风险比大胆追求目标更重要。自己不怕死,别拉他人来陪葬。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