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宏观环境及微观企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去杠杆运动,在此形势下,股权融资市场发展呈现出冰火两重天:传统型、高杠杆的民企面临阵痛,融资规模大大减少;科技型、创新型民企则被政府、投行等迎为座上宾,一时风光无两。
临近年底,科创板正式提出,可以预想,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中国又将有一批科创企业跃升为资本市场的明星。
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很多企业都擅长“割韭菜”,市面上所谓的科创企业,有一些可能并没有那么优质。放眼任何市场,美好的东西总是稀缺的,要想大浪淘沙一般找寻到一家优秀的科创企业进行投资,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科创企业一般有两种发展模式
中国的科创企业,往往呈现出两大类:一类是技术创新驱动型,一类是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型,且往往后者数量多于前者。
技术创新驱动型的代表,有华为、格力等;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型的代表,有美团、滴滴打车、摩拜等。当然,也有一开始靠商业模式创新而一招鲜吃遍天,然后再逐步转型为技术创新驱动型的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等。
究竟哪一种模式的创新企业更好,并没有统一的定论。有人认为技术创新驱动更为重要,因为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才有可能站在战略制高点;也有人认为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更为重要,因为好的商业模式可以使企业快速盈利。
对于技术创新驱动的企业而言,其核心要素在于所拥有的技术是不是具有革命性、不可超越性、广泛实用性。革命性、不可超越性指技术进步具有突破性,具有很高的壁垒,而不仅仅是之前技术的一种简单优化;广泛实用性指技术能快速落地商用,且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过去一年多时间,我在全国实地看过很多科创企业,其中的大多数都标榜自己公司的技术在所从事领域内已经做到世界前五、*等等,但细究发现,那些所谓先进的技术,要么是行业*公司淘汰下来的过时技术,然后新瓶装旧酒,换个包装又出来忽悠大众;要么是技术确实很先进,但应用很难落地,或者是营销不行,市场推广不力。此外,也看过一些由归国技术专家创办的企业,技术水平一流,但公司净利润却多年徘徊在500万-1000万元,始终没法再上一个台阶。深究下去发现,背后原因是创始人团队对中国市场没感觉,不善营销,当然这往往也是很多科技公司的通病。
对于商业模式创新企业而言,核心在于该商业模式是不是真的促进了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及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减少。如果能达到这三点,一般来说,该商业模式对于社会发展是有价值的,企业实现快速盈利也是自然而然的。
但市场上很多所谓的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要么是纯粹玩噱头,为追求创新而创新,找不到盈利模式;要么就是纯粹境外模式的复制,来到国内水土不服;要么就是只能在局部区域使用,不具有广泛推广的可能,难以触及到中国广大的用户群。这些科创企业,很明显,一旦讲完故事、烧完投资者的钱,就离死亡不远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热衷技术创新驱动型的科创企业,因为技术才代表未来,因为每一次的人类进步都是靠技术进步推动的,当世界上有无数企业孜孜追求科技创新之时,未来世界发展的明灯才能被一盏盏点亮。
识别科创企业必备三把“刷子”
政策扶持、资本加码,很多科创企业发展一段时间后,往往就偏离了成立的初衷,变成了一个混社会、混关系的企业,总是想尽办法挤进各大排名榜单,成为投资机构、政府部门的座上宾,以期获得投资资金的进一步投资,或者获得政府部门各种财政补贴、土地补贴等等,这就是所谓的to VC(VentureCapital,风险投资)、to G(Government,政府)。但浪潮褪去,浑水摸鱼者终会一目了然。
纵观国外的谷歌、微软、思科,以及国内的华为、格力,任何企业最终要脱颖而出、基业长青,必须有真本事,手握几把“刷子”才行。
*把“刷子”:踏实做技术、认真做产业。展望未来,货币超发的时代已经过去,资本寒冬可能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预示着企业通过讲故事博融资、博市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对于任何科创企业,只有踏实做技术、认真做产业,切实做可商业化落地的应用,才是长久之计。
要判断企业的踏实度,简单来说,可以看三点:
一是看办公区、工厂车间的运行情况,是否机器轰鸣且井然有序;
二是看博士和硕士数量,是否单位面积高学历人才占比高;
三是与创始团队接触一下,看看是什么风格,如果创始人团队对融资、战略讲得头头是道,那大概率不太靠谱,如果对技术情有独钟,讲起来就停不下来,往往是值得相信的。
当然,如果要继续深入的话,一方面需要自身对这个行业及技术有深度的了解;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靠专业人士来进行把关。一般来说,某项高精尖技术的圈子是很小的,可能全国了解的不会超过几千人,因此多问几个业内专家,自然就把这个公司摸得很清楚了,既高效又精准。
第二把“刷子”:现成的市场;产品、客户的快速扩展性;高准入门槛。下面详细作个解析:
(1)现成的市场。一个好的科创公司,其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应有现成的市场,而不是需要等待市场被培育成熟。国内外众多失败的公司,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技术、产品太过先进,导致其出现时,市场还没有被培育起来。比如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已经够用了,可以满足人们基本的工作和娱乐要求了,即便有企业做出更好用的系统,公众也不会随意去尝试了。这本质上是因为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譬如之前的网约车和外卖产业的形成就曾烧掉了大量资本。对于大企业,可以有时间、有资本去培育市场,但对于小公司,拥有现成的市场关乎生死。
(2)产品、客户的快速扩展性。对于科创企业而言,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可以低成本的复制并扩展到更大的领域、更多的客户,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科创企业,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业绩和估值具有爆发性,这就需要靠产品和客户的几何级数扩展和增长来实现。纵观中外,无论是To B端还是To C端,伟大的企业,其产品、客户一定是可以低成本复制并触及的,思科、微软是To B端无限触及的好例子,可口可乐、苹果是To C端无限触及的好例子。只要用户群体足够大,产品就能渗透到家家户户,这便离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不远了,这就是为什么沃伦·巴菲特喜欢长期持有产品需求永无止尽的快速消费品公司的原因。
(3)高进入门槛。既然是科创公司,那技术一定是过硬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进入。早些年,很多在国外留学的人总希望通过把一些美国模式的产品引入中国从而实现创业成功,进而实现个人财富的快速攀升。这导致有一段时间国内出现很多带有美国特色的创业项目。但后来发现,这些模仿和改造的项目很多都没有成功,核心是没有门槛,因为你能复制别人也能复制,你仅仅只是比别人早进入这个市场而已。比如在出行领域,滴滴打车和共享单车,其实是没有门槛的,任何人想做都能做。滴滴打车一统天下之后,本以为从此太平,但不久美团上线美团打车,让滴滴如坐针毡。共享单车也是,没有门槛,谁有资本谁都可以做,导致有一段时间众多共享单车品牌爆发式增长,最后一地鸡毛。
第三把“刷子”:靠谱的创始团队和核心技术员工。靠谱是这个时代对个人和团队最高的褒奖。
辨别靠谱的*个维度,是看创始团队的背景与想法。一个好的科创企业的创始团队,应该是对技术有很深入的理解,对公司发展有前瞻的规划,且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具体一点,科创公司的CEO*是技术出身,而不是金融或销售出身,因为后者出身的往往更为短视,看重公司规模的增大、公司估值的提升而不是技术基础的夯实。我之前走访过一些科创公司,创始人是搞资本运作的、搞销售的,碰到投行或投资团队,大谈特谈公司未来的宏观愿景和资本市场估值,一看就大概率不靠谱。
辨别靠谱的第二个维度,是看团队的执行力。两个科创公司,除了在技术上的竞争,就是执行力的竞争。做事干练、说干就干、很有狼性的创始团队,是更值得相信的。
辨别靠谱的第三个维度,是看公司人才的流动性。这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如果优秀人才是源源不断的净流入,则说明公司质地很好,很有前景,如果优秀员工离职率高,说明这个公司问题很大。
时间如大浪淘沙,有实力者终会活下来
2018年以来,CDR、科创板等相继被提出,寄希望举资本市场之力快速催生科创企业的意图明显。但欲速则不达,科创企业的成批次诞生是多种因素的集合,而不单单是扶持政策或者资本市场支持就能实现的。
前不久,一个从事芯片行业的朋友跟我说,“如果哪一天国家不再管芯片发展了,我们的行业才有前途”。仔细想想似乎也挺有道理的,通过市场丛林法则、而不是政策温床诞生出来的企业,才是经得住历史考验的。时间是*的朋友,把时间拉长,任何经济体和企业都会呈现出周期性,周期性会让所有的泡沫、骗局无处遁形。在经济衰退或者萧条周期中,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才能活下来。
我想,所有希望科技创新行业长足发展的从业者,尤其是从事股权投资或信贷投放的金融从业者,无非想看到这样一个未来:
中国能真正诞生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引领世界创新并实现商业落地的公司;资本市场的资金能源源不断流入一批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公司,这些公司能通过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壮大,并让国内投资者分享其快速增长的红利;普通人能因为科技进步享有更便捷、更智能的美好生活。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苏宁财富资讯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