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45年,郭台铭正式告别“鸿海帝国”。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21日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鸿海集团今日召开股东大会,郭台铭最后一次以董事长身份出席鸿海股东会,并将于董事会后正式退位。
至此,郭台铭商业时代落幕。众所周知,郭台铭所执掌的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其实这家巨头的资本扩张同样疯狂。不仅漫无边界,而且每次出手,动辄过百亿,财大气粗的投资风格横扫CVC领域。
身家63亿美元:
从穷小子到台湾首富
和大多数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一样,郭台铭的原生家庭很是贫困,在专科学校毕业后,郭台铭进入航运公司做了业务员。
1973年,不甘平凡的郭台铭下海创业,拿着不到10万人民币的创业资金创办了鸿海塑料公司,专门承接黑白电视旋钮的生意,后转做磨具加工。
现在广为熟知的富士康是郭台铭1985年在美国创立的。1988年,郭台铭敏锐的察觉到了深圳特区的成长潜力,在深圳成立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赶上了改革红利,公司得以走上发展快车道。
1995年,他遇到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苹果公司,彼时苹果库存激增,正在寻求外包生产,而富士康也与IBM、英特尔建立了合作关系。二者一拍即合,依靠给苹果手机代工,鸿海集团的营收飞速上涨;1997年开始,鸿海连续6年增长速度超50%,2001年,超越台积电成为台湾第一大民营制造业,随着电子消费产品的崛起,富士康成为“代工巨头”。
郭台铭的铁腕和强硬人尽皆知,同样为人所称道的,还有他勤奋和肯吃苦的底色。早期创业时,他每天给客户打电话谈业务,累了就枕着电话本睡一会儿,直到现在还保持着一天工作15个小时的习惯。在美国争取订单时,他待在新泽西公路边12美元一天的小旅馆,一天只吃一顿饭,每餐两个汉堡。
2018年的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上,郭台铭表示,其旗下的富士康出口占整个中国大陆份额的3.9%,进口则占到3.6%,“这体现出我们在大陆经济中的位置”。
如今,鸿海系已遍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美洲、欧洲大陆,拥有200多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版图。目前市值1.27万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2756亿元。
作为鸿海分拆的部分业务——富士康工业富联也在2018年创造了中国大陆A股上市神话:从申报到过会全程耗时仅用36天,期间更只有20个工作日,创造了A股IPO速度新纪录。2018年,工业富联营业收入4153.78亿元,同比增长17.16%。
郭台铭的个人财富也不断攀升。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行榜中,郭台铭身价达到了63亿美元,位列世界257位,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家的首位。
巨无霸CVC:
涉足全球,出手动辄百亿
产业蓬勃崛起催生野心膨胀,富士康的资本版图散落全球,从人工智能、大出行、芯片到区块链、成立基金,在卸任之前,郭台铭下了一盘大棋。
根据天眼查公开资料,投资界对其投资版图进行了不完全统计。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2019年间,富士康共进行了77起投资。从2014年开始,富士康出手次数逐渐加快,在2014-2015年这两年里,投资数量还处于个位数,但到2016年投资数量陡升至17起,并在2017年达到高峰19起。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在2019年最新一笔投资停留在4月11日。
从投资领域来看,富士康的触角越来越广。10年间,富士康在物流、通讯、软硬件制造、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家居、电商、出行等多个领域均有出手。截至目前,富士康最大的一笔投资发生在2016年8月12日,鸿海向夏普出资3888亿日元(约合38亿美元)获得其66%股权。
人工智能
作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机器换人”一直是郭台铭的产业梦想,这也是为什么他大力布局人工智能。
“鸿海在10年前就决定要机器人来取代人力,我们公司内部计划在5年内,把这些工人,我们目标是希望能够拿掉80% ,如果5年做不到,10年内也会做到,因为科技已经在这里了。”在2018年6月22日举行的鸿海集团股东大会上,郭台铭曾表示。
同一年,郭台铭决定重砸100亿新台币进军人工智能。郭台铭表示:"五年内,我们至少要投资100亿新台币(合21亿人民币),以招聘顶尖人才,并在所有生产基地部署人工智能研究所。"
半导体帝国
这些年来,富士康深耕半导体产业的意图十分明显。为了实现工业互联的目标,郭台铭曾宣布“一定要做芯片”。有人说,郭台铭想要打造一个半导体产业链帝国。
郭台铭在清华讲话时曾表示:“工业互联网需要大量芯片,我们一年需要进口400多亿美金的芯片,半导体我们自己一定会做。”
目前,富士康通过投资等方式已涉及产业链各环节:晶圆制造方面有夏普、IC封测方面有讯芯科技、IC设计与服务方面有虹晶科技和天钰科技、设备方面有京鼎精密、帆宣等。
不过,在投资领域,资本不是唯一决定胜负的力量。2018年3月,富士康曾竞购东芝半导体业务,计划斥资3万亿日元(约合270亿美元),但未成功。当年5月,富士康则在内部设立了一个“半导体子集团”,有意进入半导体的制造环节。
大出行
随着传统制造业转型需求日渐迫切,富士康下的这盘棋也越来越大,切入出行领域,对富士康而言是一条更困难的路。
2005年,可以被看做富士康进军汽车出行领域的起始点。当时,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以3.7亿元收购台湾安泰电业,后者是台湾四大汽车线束厂之一。
2015年3月,腾讯、富士康以及和谐集团在河南省共同签署了“互联网+电动汽车”的合作协议,并在同年7月以3:3:4的股权结构出资10亿元注册成立了和谐富腾公司。在三方的规划中,富士康将主导汽车的生产制造,和谐汽车负责销售与售后体系的建立,而腾讯则被定位为“车联网系统和技术平台供应商”。
不过,不到1年时间这一计划就陷入泥沼。和谐汽车与腾讯控股和鸿海联手打造的“梦之队”和谐富腾有限合伙企业已经与腾讯、富士康没有多大关系了。
之后富士康又将目光从造车领域转向共享出行领域。2016年9月,富士康宣布对滴滴出行投资1.199亿美元。公告显示,富士康的这一投资获得了滴滴0.355%的股份,而滴滴当时的估值也达到了338亿美元。2017年1月23日,富士康正式宣布成为摩拜单车的战略投资者。
区块链
区块链也成为富士康转型的一根稻草。
2017年10月23日,Abra公开表示获得1600万美金总额的B轮投资,在此轮投资中有中国制造业巨擘富士康,这也是富士康首次投资区块链行业。 Abra是一家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提供P2P移动支付服务的硅谷初创公司。
2019年2月,富士康HCM资本执行合伙人李仁杰在出席香港区块链协会新春峰会时表示,富士康在谋求区块链转型,希望把区块链技术运用到供应链、原材料溯源等方面。
富士康已于两年前孵化了供应链金融的子公司,用富士康的供应商做测试。
跨境投资
2017年,富士康宣布,4年内在威斯康辛州投资100亿美元,建造最先进LCD面板厂,最终在当地创造1.3万就业岗位。这项大额投资也将会成为外资公司在美国最大的一笔投资。
占地2000万平方英尺生产先进液晶面板的园区,号称是美国历史上外资公司最大的绿地投资项目,特朗普将之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不过二年已过尚未有具体进展。2019年1月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的特别助理胡国辉(Louis Woo表示,富士康仍在评估威斯康星州项目的方案。
而另一边,富士康50亿美元投资印度建厂的计划正在持续推进中。近日,郭台铭表示,今年将会把苹果主要生产线转移至印度,并声称这是受印度总经理邀请。据悉,富士康计划投资50亿美元在印度建厂,首笔3亿美元已经到账,预计今年9月印度工厂将为苹果新品提供装配服务。
投资基金
富士康的投资步伐在2017年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17年,富士康斥资6亿美元,收购软银亚洲资本的54.5%股份。这笔交易已拍板结束,富士康成为基金的“投资决策者”。
美国《商业周刊》的报道指出,富士康也是软银愿景基金(Vision Fund)的主要参与者,其成员还包括高通(Qualcomm)、苹果等。
2018年,富士康与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开展业务的四家公司宣布,将成立持资1亿美元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以加速该州的科技生态系统建设。
结语
如无意外,卸任后的郭台铭将会投身政界。他在资本运作方面的野心和手腕又会掀起多大的风浪,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王晓 谢文倩,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906/4441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