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实现微针贴剂量产,中科微针成为全球微针给药产业化引领者

中科微针秉持创新驱动思维,始终在持续完善经营管理和夯实制剂研发专业团队。
2019-09-12 15:44 · 投资界综合

在新药开发中,当科学家发现一种新药成分时,最终都落地选择一种合适的剂型,普通病患才可以用来治疗疾病。每种剂型都有各自优缺点,比如口服片剂具有服用方便的特点,但是对特别幼小的儿童又不方便服用,同时所有片剂都通过肠胃吸收,具有肝脏的首过效应,吸收利用度低,对肝脏等脏器也具有较强的副作用。

一些外用剂型如膏药贴剂、外用软膏、涂抹喷的化妆品等,由于皮肤的天然屏障作用吸收率极低,低到消费者会怀疑是否真的有效。

那么有没有一种剂型,既能够实现有效给药,治好病的同时让患者获得良好的体验呢?人们常说不打针不吃药(这里就提到针剂和片剂两种比重*的剂型),能把病治好呢?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朴素的期待不再是幻想,答案就是微针给药,它具有无痛、有效、低剂量、疗程短、起效快的特点,是一个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在全力攻克的全新的绿色健康的药物剂型。

微针给药技术到底有多先进呢?我们可以举例来让大家有一个完全的认识。氨甲环酸是一种止血剂,同时具有治疗黄褐斑的功效,是目前治疗黄褐斑最有效的功效成分,它目前采用的是片剂,一片含有有效成分氨甲环酸为500毫克(单片的重量为2克左右,内含氨甲环酸500毫克),它的产品包装如下图,黄褐斑患者需要连续口服6个月,才可以治好黄褐斑。

image.png

如果将氨甲环酸由片剂改为微针贴剂,则每片的剂量只需要氨甲环酸4毫克,只需要20天即可实现肉眼可见的祛斑效果,见图2。

image.png

功效成分同样是氨甲环酸,两种剂型的参数对比见下表:

功效成分

剂型

剂量

疗程

人体摄入总剂量

相对总剂量

氨甲环酸

片剂

500毫克

180天

90000毫克

2250

微针贴剂

4毫克

20天

40毫克

1

由上表可见同样使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微针贴剂的使用量是口服片剂的1/2250,也就是说微针贴剂使用1份就可以治疗黄褐斑,而口服片剂却多服用了2249份的药物,多服务的药物会对人体的肠胃和肝胆脏器造成非常大损害作用。

一般来说,与传统剂型相比,微针贴剂具有剂量小、疗程短、见效快、给药安全、用户体验好等优点,使用微针贴剂的感受就好比在脸上贴了一片创可贴,患者没有任何不适感,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新剂型和新的给药方式。外用药、化妆品、生物制剂、部分化药等都可以进行微针贴剂化改造,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微针贴剂同样也是国际药企、学术机构研发的前沿焦点。目前国际上*的厂家包括Zosano Pharma(NASDAQ: ZSAN)、Corium Inc.(NASDAQ: CORI)等,而国内厂家虽有涉足,但尚无成熟的新一代微针技术,尤其难以实现量产,且应用场景也多以医学美容为主,缺乏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基础积累。

来自中科院理化所高云华研究员科技产业化团队中科微针,自主研发新一代聚合物微针给药技术平台,并已正式走向市场,主要面向医美行业与医药行业。对比市面上其他的经皮给药方式,该给药方式将活性成分“封存”于微针阵列及基底层中,依靠与人体组织液的浓度梯度缓慢释放到体内,相对于注射给药方式,具有安全、无痛、方便、定量释放的优势。

与此同时,中科微针攻克了微针贴剂最难的“量产”环节,目前已实现年产数千万片的全自动生产,已建成全球出货量*微针给药生产工厂。可以满足多种药物的新形式给药需求以及药物自主创新研发,应用领域涉及提高免疫响应和接种覆盖面的疫苗、需要提高靶向性的免疫治疗药物、需要多次注射的生物药物、儿童用药与皮肤相关用药等。

在商业模式方面,中科微针以双轮驱动,一方面为药企提供CRO/CDMO的合作研发需求,另一方面也在推进自主研发的药物管线。另据了解,该团队的一类医疗器械与医美产品已开始向市场供货。

团队方面,中科微针由中科院理化所高云华研究员领衔,得到了中科院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高云华本人曾入选2000年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为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其他核心团队成员均在药品制剂研发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和资源积累,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经验丰富。2018年,中科微针获得中科院创投与中科创星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历经一年的发展,团队已在北京大兴完成了生产基地的建设,并在重庆落地子公司。此外,中科微针已与多家知名药企展开合作探索,预估2020年可实现国内*个微针药物IND申报。

除了在技术创新上的不断投入之外,中科微针秉持创新驱动思维,始终在持续完善经营管理和夯实制剂研发专业团队。高云华表示,中科微针的目标是建立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微针贴剂研发服务平台,为中国制药企业新药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