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电子烟巨震:以后,只能去线下店买了

以后,电子烟的线上渠道可能被完全取缔,买电子烟也只能在线下店了。
2019-11-03 14:58 · 投资界 Yorke

当整个电子烟行业正在为双11购物狂节如火如荼地备战时,一盆凉水迎脸浇下,战火熄灭了……

11月1日下午,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表示:“自本通告印发之日起,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敦促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撤回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烟广告。”

总体来说,就是通过清理线上电子烟销售平台、网上禁售电子烟产品,禁止互联网电子烟广告三个方面,在线上彻底禁售电子烟。以后,电子烟的线上渠道可能被完全取缔,买电子烟也只能在线下店了。

尴尬的是,就在两部门发出通告前20分钟,罗永浩还在新浪微博转发“vvild小野一次性雾化电子烟”双11在电商平台正式开售的消息,为小野电子烟造势。

想必,老罗看到这个消息也不免愣了下神。可就在这愣个神的的功夫,悦刻、福禄、魔笛等国内50多家电子烟企业已经在第一时间做出表态,表示对通告的支持。

宣传对“健康有益”、渗透向未成年人,

电子烟乱象该整治了

其实,早在2018年8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就曾发布过《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不仅如此,全国多个城市对未成年人购买或使用电子烟作出了限制。

今年1月1日实施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禁止未成年人吸食包括电子烟在内的烟草制品;今年8月1日实施的《秦皇岛市控制吸烟办法》与10月1日起将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除禁止未成年人吸食电子烟外,还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在一系列的通告、条例、办法出台之后,确实有一些电子烟品牌会与代理商签订协议,禁止线下商家将电子烟出售给未成年人。但绝大部分并没有真实落实到位,向“未成年禁售电子烟”的目标成了空喊口号。

更可怕的是,电子烟行业正在影响着未成年人对于吸烟的认知。

一方面,电子烟行业各种可爱、炫酷的广告充斥网络,通过年轻时尚的包装,以及刻意营造出来的潮流文化,让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以为抽电子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深圳的某家电子烟厂商甚至在短视频平台上打出“游戏机电子烟”的广告,并将“儿童节给孩子的礼物!”作为宣传语,令人惊愕!

另一方面,电子烟厂商对电子烟的危害进行故意的淡化或不提。更离谱的是,有些电子烟厂家竟然宣称电子烟无害甚至有益健康。广东省疾控中心、省公共卫生研究院监测发现,国内18个网站、12个电子烟生产商的14类宣传中,称“对健康有益”的产品占比89%。

网络上宣传加上宽松的购买渠道,电子烟对于未成年人的危害已即将到达失控的边缘。

想比传统的卷烟,电子烟的获取渠道仍然是属于“过度宽松”,无需验证年龄,未成年人即可在各个电商平台轻易地买到电子烟。

数据显示,网购已成为获取电子烟的主要途径。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使用电子烟的人群主要以15—24岁的年轻人为主,45.4%的使用群体通过互联网获得电子烟。

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此次再度发出通告,意图也很明显,就是要断绝断绝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的主要渠道。

电子烟真的要因此凉凉么?不一定

在此次通告发出的第一时间,悦刻就立即发布声明,表示“坚决支持并执行电子烟网上禁售的决定“。紧接着福禄、魔笛等国内50多家电子烟企业也纷纷表态,表示对通告的支持。

尽管,各家电子烟厂商各种“支持”的声音不觉于耳,但截止发稿前,实际情况是只有苏宁和国美的电商平台已经搜索不到电子烟产品,天猫和京东平台上各家电子烟的产品仍然可以正常浏览和购买。

有商家向媒体解释,关闭网上店铺需要通过平台的审核,而审核至少需要等到最后一笔订单的售后期满才行。现在网店的售后期一般为15天或者30天,也就是说一个电子烟店铺从现在开始申请关店,至少30天后才能关店。

不过,虽然关店需要周期,但下架店铺商品却是立刻可以实现的。如今电子烟厂商在电商平台上店铺内的商品并没有下架,说明也都仍处在观望之中。电子烟厂商之所以没有立即实行通知中的要求,主要在于通告文中表述用的是“敦促”而不是“禁止”,其次是发布主体也并非是国务院或工信部的文件,此外也没有规定具体的处罚措施。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本次发布的通告属于“部门规范性文件”, 由于通告多为宣示或号召性条款,没有列明具体的规范措施和惩罚方式,实际执行效果尚存疑问。这意味着,目前的通告更多起到政策指引和警示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去年的通告并没有落实的原因。

2019年年初,电子烟突然成了炙手可热的风口。罗永浩、同道大叔、前锤子科技朱萧木等人都纷纷入局。在这场盛宴中VC/PE也未曾缺席,在资本的助推下,电子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电子烟品牌已经超4000家。

随着行业的野蛮生长,乱象丛生的同时监管也在不断收紧。尽管电子烟的主要销售渠道已经在向线下转移,但此次通告仍会对电子烟行业造成一定冲击。不但会引发政策的连锁反应,也会影响消费者愿意尝试的心理。

可以预见,在电子烟行业适用范围更广、规定更加详细、法律效力更高、罚责更明确的文件出台,已经是箭在弦上。

电子烟行业可能并不会因此而凉,但一场行业的洗牌显然在所难免。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Yorke,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911/44806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