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2019上海马拉松准时开跑,被爱跑者视为年末大考的上马,成功吸引15万名参跑者报名。
全程马拉松25000人、10公里6000人、健身跑7000人,一如往届2019上海马拉松的起点,仍设在地标外滩金牛广场,途经外滩、南京路步行街、静安寺等上海标志性景点,最终抵达终点上海体育场。
38000名跑者,在魔都的地图上标记荣誉。
即使是史上最热马拉松,也丝毫没有减弱人们的热情!
参跑者用脚步丈量城市,与魔都的海派风情并肩前行。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特殊的“跑者”,参与这场接力赛,那就是各个品牌的赞助商。
往往赞助商越多,马拉松才越像一场盛会;赞助商越知名,马拉松越显得出类拔萃。
能吸引无数跑者和赞助商,马拉松到底有什么魔力?
8年,120倍,进击的马拉松,背后是千亿市场
离北京7609公里外的雅典,有一个小镇,叫马拉松。
2500多年前,希腊人和自己的盟军在这里击退了波斯人,为了把捷报传回雅典,有一个士兵叫菲迪皮茨,一路从马拉松镇奔回都城,等到了目的地,报完喜讯,他却因疲劳而亡。
这就是马拉松运动的开始,与一个普通士兵的勇气和坚韧有关,从此马拉松运动成了意志力的代名词。
马拉松在中国的走红之路,经历了差不多三十年。
1981年,中国举办了*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只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6名选手参赛。
此后,杭州、大连等地也开始陆续举办马拉松赛事,但每年也不过十余场,普及力度、影响力都十分有限。
进入21世纪,中国大陆的马拉松赛开始慢慢有了一点热度。其中,北京、上海、大连、厦门四个城市的马拉松赛,打拼出了“中国四大马拉松赛”的声誉。
从小众走向大众,标志性的转折点出现在2010年。
数据显示,从2010年起,中国的马拉松赛事、参赛人数都开始狂飙突进。当年,在中国田协注册的与马拉松相关的路跑赛事只有13场,到了2018年,却有超过1580场。
8年,120倍,马拉松犹如脱缰野马,速度之快,势头之猛,放之全球也是*。
而狂飙突进的马拉松背后,还隐藏着近千亿市场。
办一场马拉松赛事,既可以推广城市品牌,提高全民健身热情;更能促进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中国田协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马拉松年度产业总规模突破700亿,同比增长20%,相关从业者高达272万;2018年,产业规模进一步增长,达到746亿。其中,总消费额达178亿,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288亿。
马拉松的火爆,不仅反映在赛事数量上,也表现在跑步相关产品市场的渐趋壮大。广告、服饰、智能穿戴、房地产、金融、医疗等等,都与马拉松相关。
在中国马拉松大踏步前进时,相关产业的品牌赞助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因此马拉松赞助成了品牌的必争赛道。
全民运动成为必争赛道,最契合品牌谁与争锋?
想要成为马拉松的赞助品牌,只有钱和名是不够的,还要从项目与行业的内涵上,与马拉松运动具有天然的契合性。
因此除了汽车和运动品牌,最强势的行业就是金融品牌,而今年最亮眼的品牌,莫过于银联。
1.用户高度契合
马拉松跑步人群长期以来被冠以“三高”的头衔——“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具有高消费力。
根据华恒博睿2016年马拉松现场调研数据,马拉松人群具有以下特征:
年龄在20-39岁的人群占比为77%;
73%的跑者年收入在8万以上;
69%的跑者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互联网、政府或非政府机构、金融是跑者数量排名前三的行业。
由此可见,马拉松跑者具有消费力,崇尚健康,追逐潮流的特质,且以 80、90后、00后为主的年轻人为群体。
虽是国企阵营,但银联在品牌年轻化上的功力愈显精进,每次都能紧跟最热媒介形态实现品牌与口碑的花式传播,紧紧抓住年轻消费群体的眼球。
如之前造节,一改大体量国企以往稳健保守的形象,这些大胆的尝试,年轻的“玩法”,也的的确确让中国银联的面貌焕然一新,走在了年轻化的道路上。
“苏大强”倪大红火爆朋友圈;
去年与毛不易合作“一毛钱都不容易”推上微博热搜;
还推出各类堪比科幻片的短视频,不断接触年轻消费市场;
在面对市场上另外两大强势竞争对手,银联稳中求胜,一次次尝试,对互联网的玩法越来越游刃有余,品牌也越来越年轻化。
2.场景高度契合
马拉松的场景远远不只有赛事现场那么简单,早在赛前两个月的报名阶段就进入了马拉松场景,包括:装备购买、备赛训练、参加正赛、赛中营养补给、酒店住宿、市内交通等。
这么多的场景,都离不开支付这个环节。
如今地铁、公交、12306抢票、网上购物、商场甚至县域农村以及线下品牌排队、抢购等多重场景都被银联移动支付产品覆盖。
银联除了赞助上马,还作为一级冠名赞助商出现在了今年的雄安马拉松上,与1万名跑者竞跑雄安。
银联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建立了“云闪付智慧便利店”,让雄安市居民和参赛者体验“扫码进店”、“自动结账”、“随拿随走”的便捷服务。
银联可以凭借丰富的体育赛事服务经验和全面覆盖的产品应用场景,发挥产品的支付优势,让跑者享受科技创新和普惠金融带来的便利。
3.价值观高度契合
马拉松运动拥有与生俱来的健康、阳光、同时,又拥有坚韧、耐力、平稳、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内涵。
而银联也是不惧移动支付市场的激烈竞争,牢牢把控着自己的节奏,跑在自己的赛道上,稳步向前。
且马拉松运动坚持自己的节奏,让每一次付出都成为一个全新的开始,这与银联 “付出必有回报” 的价值观相契合。
从雄安马拉松,到上海马拉松,银联的马拉松之路不仅仅是在赛场上,回到竞争激烈的支付市场上,银联的品牌求变马拉松也一直在进行。
银联求变,让云闪付成为一种习惯
过去几年,与占据第三方支付领域半壁江山的支付宝微信相比,银联移动支付劣势明显,在国内消费群体中,尚未形成广泛的消费认知与习惯。
近年来,银联也尝试从各个方面升级,推广业务范围、涉足更多宣传领域、布局更年轻化的渠道等。
如今再看银联,无论是营销手段还是合作商户,都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全面升级!
之前银联是印象中各个银行卡片上的Logo。
后来银联有了*支结合业务的品牌广告、*次尝试调侃类式的、无厘头式的小视频创意、*次使用明星、春节期间,被很多人转发的百福图。
拍摄的穿越电影《回到6月2号》和《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不止一次被网友戏称:银联应该是个影视公司。
这都切实让人们感受到,银联变了。
自云闪付诞生以来,银联不断的造势,在近年来收到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云闪付APP在发布不到两年时间内,注册用户已经超过2亿。
这个国企品牌并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高高在上,他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如今便利店门前、商超里、优衣库店外,所有需要支付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银联和云闪付的存在。
而且银联不仅在营销上越来越年轻化,越来越接地气,还极尽所能的惠及民生,这是银联和其他支付品牌*的不同。
从 “银联替你付一半”、“一毛钱都不容易”到银联62节,全国超过60万商户参与,就连线上TOP电商也广泛参与,甚至身在境外的用户也能享最高20%优惠;银联还联合众多银行积极开展多倍积分叠加,工行、农行、中行等17家大型银行提供高达15%返现、100倍消费积分叠加等优惠。
这些都能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银联数量庞大、幅度惊人的优惠力度。
而且相比较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身为“国家队”移动支付品牌,银联的优势也很明显,既能下落到民生所需,也能上升到家国情怀。
如银联拍摄的《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讲述安史之乱,大唐漠北驻军调回长安平叛余下数千将士身陷四十万敌军,与内地失去联系二十五年后,漠北仅存最后两城故事从两城之间的最后一笔军费。
这部最不像广告的商业广告,甚至激发几千万观众对承担社会责任和使命的信仰。
银联拍摄的《中国人民很行》描绘了一副波澜壮阔的祖国腾飞史:高楼拔地而起,黄沙进化良田,天堑变成通途,千里一日归还。
很多网友都表示:这种将“广告”越多越好,就算知道是广告也想多看几遍。
相对支付宝、微信,银联的国企背景和可信任度在中国更广泛的地域是有*优势的,如何利用好这点,这是银联一直在思考的。
银联国家队支付的形象,也在一轮又一轮的心智攻占中,愈发深入人心。
结语:
作为“国家队”的一员,银联的华丽转身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银联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亲民”的新路,越来越亲民活泼了!
作为国企的银联,比市场上其他的支付品牌少了一分功利,多了一分责任。
无论是主动拥抱市场、不断年轻化发展,还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优惠让便捷支付落地,都必须本着支付为民的初心,把产品体验打造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毕竟银联是以更广大社会人群为责任的品牌,要获得持续的增长,消费者的使用感受异常关键。
银联的未来之路,就像马拉松一样,要明确自身位置,找到自己的边界和节奏,只有这样,才能找准方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金错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