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耳朵经济”始于声音终于交互

当微博、微信、抖音占据大多数人视觉注意力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说广播行业将要消失
2019-12-20 11:47 · 亿欧网 王妍

从“你的月亮我的心”的广播节目到“得到大学”和“助眠神器”,当微博、微信、抖音占据大多数人视觉注意力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说广播行业将要消失。然而,喜马拉雅、蜻蜓FM和荔枝的兴起却证明了“耳朵经济”的强大需求。

移动互联网“碎片化”的生活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正式接入互联网,开启了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实际上,到2007年之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还不足10%。但之后的故事,远比市场想象的精彩。从2007年开始,全国移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亿欧智库:2005-2019.6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和手机网民比例

网民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从12.3%成指数增长至2010年的60.80%,虽然之后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远超互联网普及率的增速。截至2019年6月,全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经达到99.1%,手机成为个体接入互联网的重要渠道。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或者说每个网民通过手机成为了海量信息的接收者,多样化的信息和内容自然而然的使得个体的可支配时间变得零散化。个人的五官感觉开始被充分调动,如今的状况下,开着视频,刷着抖音,听着脱口秀也没有那么不可理解,在一个信息盈余的时刻,每个个体都在加快接收信息的频率和强度。

显然“眼球经济”是感官中最快被激活的领域,当文字和图表的展示因为“静态”和“信息量太少”而被挑剔时,“短平快”的动图和视频成为了满足信息量供给与需求的下一个“目标”。可以说在现在这个时代每个个体都在寻找接收消息的“最高”方式,而与此同时,每个人的生活也在被打碎。

虽然每一个单位里接收的信息被赋予无限空间,但是当信息无限多的时候,拆解信息,找到有意义有价值的点成为了下一个难点。所以每个人的单位时间都在拆解和选择中度过,单位时间进一步被打散,自然而然形成了碎片化的时间构成的“生活”。

移动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送方式,而是每个人生活模式的重构。从这个角度来说,音频或许是“碎片化”生活中最容易的方式。比起眼球经济,“耳朵经济”只需要网络和播放器,对于眼睛、手、脚都没有限制,既有信息的快速传播,同时节约更多通道获取更多信息。与看短视频举手机、戴耳机、看内容相比,戴耳机明显更加简单。

UGC和PGC的竞争

音频、视频、图片和文章等从本质特征而言,仍然是内容的制作和发表。所以,音频的主要模式自然而然是UGC和PGC两种。PGC是内容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专业从事内容制作的个人或团体进行。视频网站多是采用 PGC的模式,用内容吸引人群,用广告等收入变现,可以说PGC模式是流量互联网思维下的典型产物 。

目前音频市场的主要头部企业也基本上都是PGC模式,典型都是在争夺优质的内容资源。然而,这种模持续发展下稍有不慎会陷入恶性竞争,以*垄断权推高整体的内容获取成本,而本身的付费能力却无法覆盖,依托持续的融资维持模型,“规模不盈利”的诅咒形成。

UGC模式下,是每个受众同时也是内容提供者,“粉丝”和“偶像”的界限即模糊又清晰。模糊的是双方的地位不再是从前的上下,更倾向于平等,清晰是媒介的两方从输入和输出就可以判断两者的定位。

亿欧智库:荔枝音频生态内容

UGC模式下,内容虽然是核心,但是“粉丝”和“偶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却是催化商业闭环形成的动力。这一点并不是音频行业独有的特点,近年来兴起的短视频也是这种模式推动下的产物。

但是与短视频不同的是,音频信息呈现方式的单一性,决定了用户无法通过更多的信息去综合判断音频要传达的主要内容。因此,音频制作和传输的品质成为了保持互动的关键内容。近期在美国递交上市材料的荔枝就是典型的例子。当聚集了大量的特定群体,激发付费意愿形成商业闭环成为活下去的关键。荔枝在选择了UGC模式之后,把技术放在了帮助主播简化音频制作的过程,降低制作门槛,增强用户粘性是其转型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

IoT与AI的时代

关于音频经济的未来,虽然很难说技术会最终实现到什么样的程度。但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几乎是必然。智能家居是近几年各大企业竞争的主要领域,通过对用户的物理生活场景进行赋能,达到操控设备进行工作,降低重复性劳动。而触发功能实现的载体是声音。即使在充满科幻色彩的电影中,“召唤”仍然是实现科技应用的主要技能。

所以音频在用户端天然有与物联网结合的性质。但这不是终局,音频和物联网还可做的更多,指令式的操控是单方面的信息交互,未来双方的交互或许才是主流。身边的设备可以随时与使用者产生交互,营造智能陪伴和交互的场景,如同一个非常了解使用者的“助理”和“朋友”的存在,将音频的交互借助物联网和AI应用到更大的场景下,或许才是结局。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