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即日起,多地紧急取消审批:先复工,再核查!

有企业主曾感慨,时间每多拖一天,对很多企业都可能是最后一天。
2020-02-18 15:46 · 投资界 杨莉

疫情之下,各地轮番上演着一幕幕复工难的场景:

有的园区要求企业配备防护服才能复工;眼下口罩和红外线额温枪都缺货,有企业因此直接放弃申请复工;有的地方一张复工申请表要盖满8个公章,才能复工;甚至有企业向媒体反映,复工要交21份材料,“填表填到眼花,签字签到手软”

如今,公司有望复工了。最新消息,深圳市福田区推行“先复工,再核查”模式;江西省随后宣布取消复工复产的批准手续,改为报备制;就连曾经因为8个公章引发网友热议的泸州市江阳区,也取消了审签备案程序……多地松绑,复工潮要来了。

此前,为了防止疫情防治功亏一篑,很多地方都采取“宁严勿松”的策略,不难理解这些地方希望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扩散的良苦用心,但对于一些过激的现象,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将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

眼下,各地正涌现出一股硬核复工潮:杭州市包下高铁接员工回来工作;嘉兴市政府和企业一起掏腰包,包飞机接员工返岗。义乌还为每位企业新招员工提供1000元补助,湖州更是拿出1亿元,专门用来补贴新员工,并且全额承担员工返岗包车费,花式抢人大戏也拉开了帷幕。

复工难众生相

企业老板发愁:复工要交21份材料

过去两周,不少企业都在眼巴巴地等着复工审批。

一位CEO在微博上感叹,“复工申请提了7天了,隔两天问一下,回复都是等通知,还告诉我们前几天审核了近百家企业,通过的只有两三家。”一位小企业主也分享了自己的复工申请经历,“复个工,从7号开始提交各种材料,一直没下文,太难了。”

这并非个例。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不少申请复工复产的企业负责人反映:企业想复工,需要填15个表格、2份承诺书,制定1个应急预案、1个复工方案、1套食堂防护措施和1套宿舍防护措施,共计21份材料,有些材料还需要去街道盖章。

而一张广泛流传的复工复产申请表,小小的A4纸上 ,躺着8个公章。换句话说,企业复工需要接受来自属地镇街(园区)和区应急管理部门、区生态环境部门等大大小小多达八方的审核。

2月10日,是深圳统一复工的日子,但正常上班的企业并不多。一位深圳南山区已经返岗的员工表示,“目前复工的企业还是很少,早晨上班路上都没多少人,冷冷清清。”

企业复工难在哪里?深圳某企业主仔细阅读了申请复工要求,包括复工申请备案表、复工企业疫情防控承诺书、员工体温检查记录、防护用品发放登记表、防护用品库存清单等数十份文件和表格,“光是这些表格,就令人头疼不已。”

然而,最令企业为难的还是防护物资。有园区要求企业为员工配备防护服才能复工。在海内外物资告急,连抗疫一线的医生都“一服难求”的情况下,这一要求,无异于是天方夜谭。“现在连医院的防护物资都告急,更何况是我们,根本买不到口罩。就连红外线额温枪也抢不到,最后只得放弃。”

“深圳原本是10号复工,但是我们最后还是决定申请20号复工,因为需要时间筹备物资。”还有网友表示,“我们老板甚至连企业复工备案都没申请,因为口罩断货,根本买不到。”

取消审批手续!

多地先复工再核查,浙江硬核复工

“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早在2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就在发布会上如此强调。

在疫情防控期间,有的地方对企业的复工复产采取报备制度,有的地方设置前置审批条件,甚至还有个别地方出现拘留提前复工企业负责人的情况。对此,欧晓理回应说,这些做法不符合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中央精神,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

如今,各地在防范好疫情的情况下,纷纷“松绑”复工。深圳市福田率先发布《复产复工告知书》:自2月15日起,企业拟复产复工仅需将《复产复工企业疫情防控承诺书》《企业复产复工备案表》(备案表、承诺书需要法人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交至企业经营办公场地所在的物业管理处进行登记备案。复工后,街道将派工作人员上门核查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落实情况。

这就意味着,除了人员聚集风险较大的旅游娱乐、桑拿按摩、影视、电玩、酒吧、网吧等企业,一般企业自行做好防疫准备,达到各项复工标准条件并向经营场地所在的物业管理处提交备案表和承诺书,即可自行组织复工复产,无需等待核准或审批,政府后续将组织上门核查并提供服务。

但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在后期的核查中,一旦发现不合格,企业便会被停业。

各地陆续跟进。2月16日,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消息称,为更好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自2月17日起,取消因疫情防控对各类企业、建设项目复工复产的批准手续,复工复产改为报备制——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只需提前24小时将疫情防控方案向当地报备

2月17日开始,中山市政府全面取消企业复工核实备案审批,改由企业备案承诺即可;同天,宁波市也发布通知称,取消复工审批,负面清单外的企业备案、承诺即可立即复工。

复工潮开始浩浩荡荡。最新的消息是,杭州市对外来就业人员集中的贵州、四川等部分省市,向铁路部门申请开行外地复工人员专列。此外,还规定不得以外地车牌、外地户籍为由限制进入,政府对没钱租房屋住的企业员工给予每人500元的租房补贴。

嘉兴市政府也和企业一起掏腰包,包机接154名四川籍员工返岗复工;义乌为了支持复工复产,除了明确专车专人接送之外,企业招录的新员工还每人补助1000元;湖州更是大手笔,直接拿出1亿元,专门用来补助新招员工,全额补贴员工返岗包车费。这些硬核复工举措,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复工的用工需求,也降低了返程运输的疫情传播风险。网友们纷纷点赞“这个事情,浙江干得真漂亮”。

再不复工,公司可能撑不到疫情结束

眼下疫情形势仍不能掉以轻心,举国上下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疫情防治功亏一篑。钟南山表示,“疫情拐点还没法预测,但峰值应该在2月中下旬出现。疫情拐点由返程高峰的防控情况决定。”

为了有效防控新型肺炎疫情蔓延,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各个疫情防控指挥部严格把关无可厚非。尤其是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人口密集且流动量大,一个返工潮很可能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周末,广州珠江新城某写字楼一职员确诊,该公司全体员工被隔离,停止办公;重庆巴南区某公司复工后未按照要求进行管理,发生一起聚集性疫情,2例确诊,1例无症状阳性感染者,造成131人密切接触,公司被封锁隔离,停止生产……贸然复工,懈于管控,风险难以把控。

但是,如果还不能复工复产,很多企业可能就撑不下去了。成立13年的老牌线下IT培训机构兄弟连倒下了;北京知名KTV品牌“K歌之王”因疫情影响下持续闭店而承受巨大财务压力,与全体200多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复工第一天,手揣10亿现金也只能撑六七个月的新潮传媒,宣布减员500人;大搜车也表示要进行结构优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业务进行调整,涉及15%的员工......

中小微企业主们更加苦恼如何过这一关。“近百名员工,每月20多万的房租,每天睁开眼最少3万元的开支”一位CEO在微博上感叹道,很佩服那些主动延期开工的公司。

一位深圳宝安的小型加工厂老板感慨万千,“其实大伙心里都明白,没那么快能复工,这事儿也怪不了谁。只是每多等一天,都是一种煎熬。一方面是对疫情的担忧,另一方面是眼睁睁看着成本像流水似的,却又无可奈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千万个中小微企业的命运,背后是无数个员工家庭的命运。企业撑不下去,员工的收入也没有了保障,家庭的重担压在心头。

“纠正各种偏颇和极端做法”

多拖一天,对很多企业都可能是最后一天

显然,与其纠结复工与否,倒不如好好考虑如何更好更有序地复工。

正如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丛亮所言,虽然复工复产可能出现大规模人员流动和聚集,存在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的潜在风险。但是,如果不复工复产,短期内将影响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物资供应,长期来看各类生活物资也面临短缺风险。这样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达到战胜疫情的目标,最终受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尽管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两手抓已经成为共识,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奉行“一刀切”, 设置审批条件、提高开复工门槛,甚至有个别地方还拘留了提前复工企业负责人,简单粗暴地达到防护目的。

“此风不可长。”针对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明确说到,将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他表示,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关心、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和开复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切实解除企业和员工的后顾之忧。

2月16日,广东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坚决取消超出防疫必要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及时纠正各种偏颇和极端做法,全力支持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回望来路,这一场疫情波及了每个人。复工,疫情防控面临着挑战;不复工,企业主苦苦支撑,夜不能寐;员工内心也矛盾不已,既想复工,又怕感染。

但疫情之下,生活还得继续。有企业主感慨,时间每多拖一天,对很多企业都可能是最后一天。回顾过去半个月,超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0余地级市纷纷出台扶持政策,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这个难关,唯有齐心协力,才能挺过去。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杨莉,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002/451536.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