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资深用户“爆料”:这才是我心中Blued的真实面目

有人说它low,有人用它完成了自我认同。什么才是国内同性社交No.1 Blued的真实面目?
2020-06-21 10:28 · 微信公众号:全天候科技 端木

“很多人对Blued的共识就是‘约’软件”

上线八年,注册用户超4900万,月活用户达600万,用户日均停留超60分钟,年营收超7亿元,这是同性社交软件Blued今天的成绩。

这个成绩将它送上国内同性社交软件冠军的宝座,并有望成为“全球同性社交*股”。

6月16日,Blued母公司蓝城兄弟控股有限公司(BlueCity Holdings Ltd.,简称“蓝城兄弟”)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招股书,寻求在纳斯达克上市,计划筹资5000万美元。

这不仅是蓝城兄弟的历史时刻,对于LGBTQ(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Queer等性少数群体)而言,更是一次提高能见度和曝光度的机会。

据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所做的全球LGBTQ行业发展报告,以2019年平均MAU计,Blued已经是印度、韩国、泰国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在线LGBTQ社区。

事实上,关于Blued上市的消息,不少老用户耳闻已久。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Blued不仅是一种精神依赖,更是寻找感情寄托的重要渠道。

不仅如此,还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成为蓝城兄弟的付费会员——规模从2018年的8.5万增至2019年的45.7万。蓝城兄弟的会员收入也从2019年一季度的306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1501万元,同比暴增390.6%。2019年,蓝城兄弟总收入达7.59亿元,同比增长51.4%。

Blued靠什么吸引如此庞大的同志群体?在用户心中,Blued相比其它同类软件的竞争力在哪里,它可以为他们带来什么,以及Blued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1000个用户心中可能会有1000种关于Blued的评价。为增进对Blued的了解,我们与它的几位资深用户聊了聊,他们使用Blued的时长都在5-8年,虽不能代表全部用户,但呈现了一些侧面。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评价和思考。

1

“在Blued上完成了自我认同”

Jason:29岁,使用Blued近6年

我今年29岁,在Blued上已经算是老人了,一共交过两任男朋友,都是在这个软件上找到的。

我的自我认同轨迹,和使用Blued软件的经历比较能够契合上。

很多同性恋刚开始都会有一个自我认同的阶段,意识到自己可能喜欢男生,或者一个女同性恋喜欢女生,开始都会有一种不相信或者是排斥、不认同自己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Ta会选择去掩饰或者去否定,但通常这时候不会去下载这种交友软件,因为Ta本身不认可自己同性恋的身份。Ta可能会去尝试交往异性,但尝试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确实不行,想法就会发生一些改变,然后开始有一定的自我认同。

有了这种基本的自我认同后,通常来说,Ta才会去下载同性交友软件。在同志圈里面,最有名的就是Blued了,这个是国内市场份额*的交友软件,我们一般叫它“小蓝”,因为它图标是蓝色的。

我大学期间(2009-2013年)还没有能够获得很好的自我认同,处在一个比较否定自我的状态,还交了女朋友。但是大学毕业工作了一年左右,我觉得可能没有办法欺骗自己,还是要去做这个自我认同。

大概是在2014、2015年,我开始知道Blued这个交友软件。那时候,刚刚有了一点点的自我认同,上网查相关资料的时候就查到了这个软件,然后自己偷偷地下载来试了一下。

当时的想法是认识一些圈内的朋友,也想找到对象。毕竟现在找对象都不容易,大家的社交圈可能相对都比较窄,就习惯性用这种交友软件尝试找对象。

我*次注册账号的时候,还是在Blued发展的早期,平台对身份验证卡得并不严。我当时心里七上八下的,一方面想要注册,另一方面又怕被人发现。注册的时候还不敢放自己的头像,也不敢放自己真实的邮箱、电话,怕被别人搜到。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专门注册了一个邮箱小号,平时根本不会用,就为了注册Blued账号,当时还不用跟手机号绑定。

刚开始的时候,我倾向于先看看什么情况、看看上面有没有人、都是什么样的人。用了一段时间,在上面和几个人聊了聊后,我发现大家和正常人也没有任何不一样。这个时候,胆子就越来越大,开始敢放自己的照片、敢用自己的照片去跟别人交谈、去聊天、去认识,甚至有一些就从线上发展到线下,会约出来吃饭、喝东西。

从在Blued上面观望,到成为一个深度用户,我大概只花了几个星期,这其实也是一步一步心态转变的过程。

这个软件的功能也是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我刚开始用这个软件的时候,它只有很简单的同志交友功能,可以看周围所有人的头像,按照距离远近排列,有兴趣的就可以去聊天。之后,Blued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比如开发了类似朋友圈的功能;然后它又开始做淡蓝公益,开始有了一些线下HIV测试点,用户可以通过软件预约附近的测试。

大概在2015-2016年间,Blued开始做直播,我也在2016年注册了直播账号。

当时我一个人在国外挺孤单,朋友也不是很多,就想有些人可以陪陪、可以聊天。我觉得直播这种形式还挺好。然后我又喜欢弹琴,有一些才艺希望能够去分享,所以就选了直播这个方式。

那个时候,我的直播间粉丝也不多,一般是几十个人,多的时候可能会上百人,但是从来没有几百、上千的规模。相对来说,它是一个很随意、很娱乐性质的直播。

直播的收入就是大家的打赏,有一些喜欢你的人,他们会给你刷各种礼物。我那时候直播了很多天,大概也就赚了100多人民币。因为我不太会要礼物,不会跟大家说“帮我刷礼物”,就是正常陪大家聊天、谈心,所以很多人都不刷礼物,我也觉得完全无所谓,因为也不是冲着挣钱这个目的去的。

真正做到头部*梯队、每场都有很多粉丝去看的主播,他们通常直播的时间都很长,而且时间相对固定。

我现在新加坡工作,无论以前在国内的时候,还是现在国外,用的都是这个软件,而且我主要就是用这一个软件。

刚开始用这个软件的时候,我觉得它就是一个工具,可以让我认识到一些圈内的朋友。虽然我不是特别喜欢通过软件交友的方式找对象,但不得不说,对于我们这个群体,软件交友是相对比较少的、能有效找到男朋友的方式,尽管这个过程中的选择成本非常高。

用了这个软件几年,我心态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自我认同非常好,不再像当初那样急切地想要脱单,或者很害怕一个人孤单的状态,已经没有那种焦虑感了。

我的身边也已经有了很多好基友,重心也更偏向真实生活、真实的基友们,而不是再在软件上去认识新人。

2

用了卸,卸了装,装了再卸

Jimmy:23岁,使用Blued近6年

大概2012、2013年时,我就听说过Blued这个软件。当时我还在读高中,不过因为有对象,也没有想过用社交软件认识其他人。

后来因为和对象吵架分手,感觉比较孤单,再加上上了大学,有社交需求,就想用这个软件认识一下新朋友。那时候比较单纯,就是想聊天,然后就开始用这个软件认识一些人,和附近的人打招呼。

最早我浏览这个软件的时候,对它的印象并不是特别好。因为在那之前,我使用的社交软件都是以直接聊天为主,Blued是把“附近的人”当作最主要的一个卖点,很多人会上传自己的照片,我会担心在学校里被人认出来,会有隐私方面的顾虑。

不过,也是因为这种短平快的接触方式,所以就有了Blued的优点和一些缺点。

到后来,我会像用微博一样用Blued,出去游玩晒照片,或者拍一拍食物,偶尔也会和人聊天、会找对象、约会吃饭看电影。

其实我刚开始使用这个软件的时候,有很多不成熟的观念和做法,有时候脑子一热就和别人发生关系,事后觉得这种行为很不好。但到后来自己慢慢成熟,能够对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负责任的时候,就觉得这个软件其实是一种比较平等的社交方式。

你选择你喜欢的人,你喜欢的人也在选择你,目的和需求都比较直接。你可以选择去约,也可以选择不去;你可以选择找对象,也可以选择不找。

我在上面有过很多体验,交到过朋友、找到过对象,所以我觉得这个软件其实它的功能本身是一个很开放的状态,相对来说是比较友好的一个社交软件。

不那么自信的人可以不用自己的照片,很多可能收入水平或者社会地位较低的人也能够使用;你喜欢好看的,就可以直接去和别人换照片,想要找兴趣相同的,可以先和别人去聊天。

有意思的是,使用Blued的人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现象:他们会用一段时间然后卸载,过段时间装回来用了,再卸载。

我觉得,这是因为大家对这个圈子有渴望,可是一旦靠近这个圈子,很多人就没有办法容忍它很真实的那一面。关于性或者关于不成熟的感情和无法负责的感情,很多人是无法接受的。还有些人觉得自己无法承受诱惑,或者是承受诱惑之后的责任。

其实很多时候是他们对于感情或者欲望的看法并不完全成熟,所以就会导致卸了又装、装了又卸的过程。但我不会觉得这样的做法很虚伪或者是懦弱,每个人有自己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我当然也会有这样的情况,不过因为我接触这个圈子的渠道比较广泛,现在豆瓣、微信群以及其它平台都能够接触到一些不以发生关系为*需求的同志。

所以,这个软件对我来说,现在就是偶尔刷一下,大概2-3天才打开一次。在Blued上认识的朋友,我到现在还保持联系的朋友也就大概七、八个了。

Blued上市这个消息我也关注到了,但我觉得它的用户积累其实早就在前几年就达到一个顶峰了,因为现在社交渠道被不断的拓宽,其它栏目又难以吸引人。

就比如平台主打的直播栏目,上面都是一些很奇怪的表演,像大叔画女妆反串类的猎奇表演,基本每次打开直播页面我都会被吓得关掉,也没有打赏过主播。

我觉得Blued平台上含量扎实的内容特别少,质量提不起来,Blued只是在消费它的用户基数、做存量市场,挖掘前几年发展的那些二、三线城市用户来作为直播的观众。

整体来说,我认为Blued的存在是一件好事,让这个群体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和被看到。

我来了大城市以后发现,以同志为群体的各种线下社交活动还挺多,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大一群圈里的人是没有办法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的,比如二、三线城市甚至小县城里面的人。

他们的精神需求、交友需求其实被Blued所承载了。他们一定程度上在情感交流市场上被剩下了,这个软件就承载了他们的想法和愿望,他们可能并不是用这个软件“约”,而是依靠这个软件在恋爱。

有些人觉得Blued很low,但我觉得和软件没关系,软件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是使用的人让这个环境变了。

3

“很多人用Blued目的都很明确”

Kevin:27岁,使用Blued近8年

2012年左右,我还在家乡——一个西南部的小县城读高三,当时想看看附近有没有认识的人,就下载了Blued。

那时候有些人会拿自己的照片当头像,大部分人还是拿风景和卡通图片做头像。软件也没有现在那么多功能,也不需要认证,就是一个简单的交友软件。

我当时完全是抱着好奇的心理去上面看,没有想过要在上面找男朋友。到了后来,我才想认识一些和自己有相同话题的朋友,因为自己的交友面比较窄,又在上学,身边人思想也没有那么开放,所以就想在软件上找到一些能一起聊天的朋友。

到目前为止,我有过5个男朋友,4个来自Blued。因为我算是比较宅一点,不去酒吧、闺蜜也没有那么多同性朋友可以介绍,就只能通过社交软件认识朋友,所以基本还是依赖Blued。

我一般会先在Blued上认识,觉得还行的就会加微信聊,一个月差不多加5-6个人,有些聊几天不聊的就会删掉。有男朋友的时候,我就会把软件卸载,不去用。这其实算是同志圈的一条准则,预示着我会很专一。

体验下来,我感觉大家的目的性都比较明确。如果账号上不是自己的头像,人家就会找我要照片。我觉得同性看颜值可能比异性看颜值还要严重一些。这个软件我用了这么久,感觉70%-80%都是这样的情况。

我之前上学的时候还看过Blued上的直播,现在工作了就没怎么看直播了。整体来说,感觉Blued的直播内容比较low,有六、七十岁的人来直播,也有人看,我理都不想理;还有一种非常专业的主播,有自己的直播室,设备也非常高级,我看着像骗钱的,也不会点进去看。

之前还有人加我,说“诚心找男朋友”,冒充医生,还发了一张不知道是谁的照片,长得很好看。聊了一天后,就跟我加了微信。开始我也没发现异常,聊一段时间之后我问到他平时喜欢干什么,对方就说理财,还让我去做理财投资,我就变得很警觉,然后把他删掉了。

还有一些人,他们会注册很多账号。Blued相当于是他们的一个工作软件,不过他们的账号常常会在一、两天之内被封掉,我很好奇他们为什么有那么多账号。

Blued上面有一个“黑名单”功能,可以拉黑50个人,我塞都塞不下。要拉黑更多人,就必须开通会员,我每次想拖入黑名单的时候都不知道应该把谁删掉。

特别要注意的是,Blued上面还有很多暗语,在大家的账号昵称后面带着字母和数字的大部分都有暗示的成分。比如,“123”、“zzz”、“一起走”这种都是带有暗示性的话语,由于昵称和签名均可以出现数字和字母,许多人也就借着这种漏洞释放暗示性的信号,平台似乎也没有禁止。

4

它拥有了影响力,也应该承担更多责任

Eric:27岁,使用Blued近8年

都说了好几年了,蓝城兄弟终于要上市了。

我最开始接触Blued是在2012年读大学的时候。那时候就感觉自由了,想交朋友、交圈内的朋友。当时的途径比较少,我们90后这代人好像也不会去用聊天室这样的工具,Blued是*在中国打开市场的,所以我当时就用了这个软件。

在这个软件上面,用户通过定位可以看到附近有哪些基友,隔壁哪个城市的人是同志。当时我就觉得很好奇、很有趣。那时候,Blued就是同志圈比较主流的一种交友方式,因为有距离选择,就可以和身边的基友做朋友。所以,大家都非常愿意用它。

这款软件带给我的好处主要集中在早期,特别是在一个氛围没有那么开放的城市,LGBTQ人群没法直接站出来表明自己的身份、从事工作的地方。Blued可以帮助大家在网上交朋友,找到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朋友。

但是到了氛围开放的大城市,线下活动非常多,比如远足、桌游等等,大家就会觉得网上交友太低效、太无聊,也就不太会依赖软件了。

用到最后甚至出现了一种现象:有一部分人是真心想在上面寻找一份爱情,有一些人可能就是单纯为了寻找一个约会的对象。

Blued已经被深深地打上了烙印,让人觉得这个软件就是用来约会的,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我认为,上面80%-90%都是这类人。

Blued的影响力确实很大。但我感到遗憾的一点是,它没有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做更多积极的事情。

怎么把这个社群的文化营造得更积极向上?我觉得这就是他们的一个弱点,而且是一个比较致命的弱点。

这也是许多有思想、有抱负的同志公益活动家比较反感Blued的一点。他们认为,Blued没有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层面去做一些对同志有利的事情。你拥有了更大的影响力,也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但是Blued只拥有了影响力,却没有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另外,它需要用科技去做一些正能量的事情,而不是允许科技纵容这个群体不好的方面。

比如,Blued开发了一个“阅后即焚”的功能,其实是有掩耳盗铃的意味。当对方用户把隐私照片发送过来,你看不到里面是什么照片,必须要点进去才知道。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或是手放开之后,这个照片就自动销毁了。

这就给很多很隐蔽的同志、不想出柜的同志提供了一个便利——他们不想被人曝光隐私、被存照片,但可以发这种“阅后即焚”的私密照片去找人约,却不暴露自己身份。这个功能让不雅照片泛滥,整个平台的文化风气也会被带坏。

我有过三四个男朋友,但都不是在Blued上认识的。我跟现在的对象在一起三、四年了,是在国外相亲网站认识的,类似于中国的世纪佳缘百合网。只不过,这些国外的网站可以选性向。我现在没有找朋友的需求,所以,一两个星期能打开一次Blued就不错了。

其实Blued的竞品现在越来越多,我最近看朋友圈很多人又在推新的App。如果Blued长期发展下去,我觉得这些新App应该都不会做得太长久,因为他们的功能大多都是一样的。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全天候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