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马斯克的起跑线比你强在哪儿

三个孩子都曾说过一句类似的话:“我的母亲(梅耶),一直是我生命中的指路明灯。”
2020-07-31 09:44 · 虎嗅网 孙鸣远

人们对于“成功”的定义各不相同,最世俗也是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标准就是名和利。按此标准衡量,埃隆·马斯克应该算得上是一位“成功人士”——

2019年位列福布斯“全美*创新力*”并列第1名(另一位是贝索斯);

2020年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9名,近期马斯克的身价涨到700多亿美元,曾一举超过巴菲特成为全球排行第7的富豪(彭博富豪指数)。

如果不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马斯克,那么他身上的光辉不减反增。

当Paypal被eBay收购后,年仅31岁的马斯克拿到了1.8亿美元。2002年拥有这些钱足以称得上财富自由了,然而他既没有选择找个地方逍遥余生,也没有选择更加赚钱的行业谋求更多财富,而是创办了航天公司SpaceX和投巨资入股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试图用“一己之力”来改变人类的未来,没成想结果颠覆了全球两大工业领域。

很多人认为我一心想要颠覆,但是其实我并不热衷于颠覆,我只是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埃隆·马斯克

乔布斯曾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做过一次演讲,*个故事的主题为“Connecting the dots”,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阐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漫长的人生当中,所有那些看似不相关的点点滴滴,会在在未来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不过笔者探索马斯克的过往经历时,总觉得这些“点点滴滴”不足以支撑起他如今的成就,似乎还缺少些什么

直到笔者开始了解梅耶·马斯克(Maye Musk),一切谜团才逐渐揭晓。

梅耶·马斯克

如果说马斯克被称之为“最酷的男人”,那么他的母亲梅耶·马斯克完全可以称之为“最酷的母亲”。

梅耶15岁当模特,21岁拿下“Vaal Queen”选美比赛冠军并取得“南非小姐”的决赛资格;之后虽然也有从事模特职业,但获得两个营养学(Dietitian&Nutrition)硕士学位的她,主业是营养学研究和营养师咨询。

梅耶之前所从事的模特行业并非是高阶时尚或高级时装,而是单纯为多些收入的广告片拍摄和模特指导,并未在时尚界引起太大影响。

不过在她60岁时,《时代周刊》杂志邀请她拍摄健康版封面;62岁时为《纽约》杂志拍摄全裸孕妇照;67岁时,美国的机场、地铁遍布着她的广告照片,在时代广场独占4块广告牌;68岁签约IMG Models,与米兰达·可儿、吉吉·哈迪德等超模成为同门;69岁时成为著名化妆品牌CoverGirl形象大使;如今已经72岁的梅耶,不仅出现在《VOGUE》和《芭莎》的封面,还在全球各地做“健康”演讲,在时尚和营养学两个领域闯下一片天地。

在我最初搬到纽约时(50多岁),我带着二儿子金博尔去了时代广场。我抬头浏览了那里所有的巨型广告, 并跟他说:“总有一天,妈妈会出现在其中的一块广告牌上面。

——梅耶·马斯克

然而这些其实还不是最酷的。

梅耶一共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埃隆·马斯克,致力于“可持续能源”和“移民火星”,这里不过多介绍;二儿子金博尔·马斯克,致力于“改变下一代饮食观念”,拥有多家餐厅之外,还将小型农场公益搬入了几百个学校和社区,教小孩子种植;最小的是女儿托斯卡·马斯克,致力于”提升女性在电影事业中地位“,拥有一家专注”女性浪漫题材“的电影公司,目前是好莱坞独立制片人和导演。

三个孩子都曾说过一句类似的话:“我的母亲(梅耶),一直是我生命中的指路明灯。”(“My mother @MayeMusk has always been a guiding light in my life.”)

从个人的角度去看,梅耶是一位“成功人士”,而从家庭角度来看,梅耶是位“超级母亲”,培养了三位“成功人士”。然而看上去近乎“*”的马斯克一家,背后的经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

挣扎与生存

埃隆·马斯克的父亲埃罗尔·马斯克(Errol musk)和梅耶是在高中结识的,原因是梅耶自己的学习成绩特别好,她的理科成绩甚至比学校大多数男生都优秀,但埃罗尔在数学、理科方面比梅耶更好,所以出于倾慕之情,两人走在了一起。不过由于埃罗尔的花心,两人的关系一直处于分分合合的状态。

直到梅耶二十二岁那年,由于一些“机缘巧合”的原因,选择接受了埃罗尔并完婚。然而接下来迎接梅耶的不是甜蜜的婚后生活,而是近乎噩梦一般的经历。

埃罗尔展现出了极强的控制欲和“大男子主义”,不仅没有嘘寒问暖,反而是对她不断进行家暴,并让梅耶包揽所有的家务,更过分的是即便在梅耶怀孕和临盆期间,也从未停止过言语暴力。

但是当时的非洲女性并不能以家暴为由提出离婚,所以梅耶只能忍气吞声,不断尝试躲避这一切,直到9年后非洲通过了“Irretrievable breakdown of marriage”(无法挽救的婚姻关系破裂)法律后,梅耶才得以离婚,并明确表示除了孩子,她什么都不要。

后来马斯克在面对Rolling Stone记者采访时曾回忆到:“他的为人非常不堪(evil,a terrible human being),是一个可怕的人,父亲虽然不会对我采取肢体暴力,但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暴力。”

(注:埃罗尔·马斯克是一名电子工程师,据说智商非常高。与梅耶结婚时还一贫如洗,但后来逐渐通过做生意赚了钱,在30岁时便成为了百万富翁。从目前网络上公开的资料记录来看,埃罗尔的诸多行为的确非常离谱,比如和自己继女生孩子。争议很大,此处不赘述。)

在当时说不清是上帝的眷顾还是考验,梅耶与埃罗尔结婚后的三年零三周内,接连拥有了三个孩子: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金博尔·马斯克(Kimbal Musk)和托斯卡·马斯克(Tosca Musk)。

梅耶此时仅有二十出头,丈夫埃罗尔也一穷二白,所以梅耶每天上午要为丈夫工作,下午要在公寓里开展自己的营养咨询业务,同时还要为三个孩子和所有家务操心。然而当梅耶终于可以提出离婚后,不仅没有要埃罗尔资产(此时埃罗尔已经通过做生意拥有了大量财富),反而连抚养费都极少拿到,从此梅耶的生活主题就只有一个——“活下去”

离婚后的梅耶虽然摆脱了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但生活的重担使她更加忙碌。为了养活三个孩子,梅耶不仅要保持生活节俭,还要同时身兼多份工作(营养师、模特培训),剩余的时间她也不休息,而是继续学习钻研营养学(饮食学)硕士,以便于进一步提高营养师收入。(注:当时通过饮食来辅助治疗一些疾病还未得到广泛认可,所以梅耶通过攻读学位中的研究实验成果来让业界认可)

由于梅耶的忙碌,她并没有太多时间来陪伴孩子,所以三个小孩要么是陪伴母亲一起工作(营养咨询在家中办公,孩子也会参与到工作中,例如简单的接电话、处理文档),要么是自己照顾自己,所以从小就十分独立。

我母亲从未因为全职工作(而没有大量时间陪伴小孩)感到愧疚。我也从未因此感到内疚,因为我并没有任何选择。

——梅耶·马斯克

独立的孩子当然也就十分果敢,埃隆为了寻求更多发展机会,决定只身一人先前往加拿大,而后小女儿托斯卡(15岁)在母亲去加拿大考察情况时,将家中房子、汽车等东西全部卖掉了,最后梅耶只得签字后同意举家迁至加拿大。(小儿子金博尔决定在南非读完高中再随后去加拿大)

然而在加拿大的日子也不好过,三个孩子还在上学,一家四口蜗居在家徒四壁的小公寓中,为了应付房租、食物、衣服、学费等开销,梅耶必须要重新寻找工作机会来维持生活。无论是营养师咨询还是模特(教学、拍广告),在新的环境下,想要找到机会并不容易。梅耶一边在多伦多大学做研究员;一边走遍了加拿大五个主要城市的所有模特经纪公司进行面试;通过研究员的工资、营养咨询的费用、做模特的收入等几分工作勉强支持着生活。

有趣的是,由于梅耶在多伦多大学工作,所以如果三个小孩选择在多伦多大学念书,则可以免掉大量费用。然而三个孩子都没有选择多伦多大学,而是申请了其他大学的奖学金和学生贷款。

为“活下去”而努力的境况,一直持续到埃隆卖掉*家公司(Zip2)才真正得以好转。

只是基因优秀?

不难看出,马斯克一家从小的生长环境,既谈不上富足和优越,也没有像其他“成功故事”中父母煞费苦心地教育。难道说“马斯克”们的成功,只能用基因优秀来解释?

错,这一家不仅十分“富足”,且家庭教育堪称范本。

首先,这里的“富足”指的是精神财富,而非物质财富;其次,表面上看似忙碌而无时间教育孩子的梅耶,实际上却“悄无声息”地用最*、最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将“财富”传递给了三个孩子。

1967年,托马斯·安东尼·哈里斯(Thomas Anthony Harris)撰写了一本名为《I'm OK - You're OK》的书,其中谈到的PAC(Parent-Adult-Child)模型,意思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中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父母层、成人层、儿童层。

(注:该书基于大脑外科医生维尔德·彭菲尔德(Wilder Penfield)的大量脑部手术实验,提出了大脑会以类似录音机的形式记录过去的经历,从而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做事等诸多方面。关于PAC模型,这里只以家庭教育角度讨论,“一个人多种意识切换”的利弊,感兴趣自行查阅该书。)

父母层面指的就是类似“录音机”形式的影响,那些规则、告诫、教诲被期望儿童无条件的相信和服从;与此同时,儿童层面指的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即对世界的直观感受和反应;成人层面指的是当儿童逐渐长大,对周围世界拥有一定控制和影响力后,不再单纯从父母那里学习规则,而是自我思考、判断,选择改变或者压抑(父母的告诫、儿童的天性),从矛盾和不同中构建自己的认知架构。

父母层可分为培养向和控制向,儿童层可分为自由向和适应向,每个倾向的“程度把握”会对一个人形成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例如对孩子过度关注,则会造成窒息式的溺爱,从而使得它以自我为中心;反之以支持态度对待孩子,则能使小孩保持创造力和好奇心。当儿童长大成人后,好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正反馈会使其更加坚定,而反之带来的“痛苦”则较难改变,大多数人会选择压抑。

(注:一个人承认过往认知是错误的非常困难,即现实的反馈(证据)与固有意识违背,选择相信“谎言”比承认错误更容易,即“成人污染”,这种现象生活中非常普遍,你我身上可能都发生过。)

所以家庭教育,尤其是如何把握“程度”尤为关键,在这一点上,梅耶几乎做到了*。

梅耶并不对孩子进行过多的管束。比如梅耶从不责骂孩子,或者告诉他们应该学习什么,她只需要知道孩子们正在学习什么或者没学什么就行。比如埃隆从小酷爱读书、金博尔很小就对食材十分了解、托斯卡钟情唱歌和表演,梅耶都无条件地予以支持和鼓励。

她也从不检查他们的家庭作业,因为那是孩子们自己的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三个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越来越清晰,他们也非常习惯对自己的选择和未来承担责任,在他们申请大学奖学金和学生贷款时候,梅耶甚至连申请材料都没见过。

教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但是你无法帮他们决定他们未来想做的事情。人们总是问我怎样才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其实我只是让他们跟随自己的兴趣罢了。

——梅耶·马斯克

不过多进行管束,并不是毫无规矩。但几乎所有人都明白父母命令式的“管教”,大多数孩子是“不服”的,尤其是仅仅存在于语言上的管教,孩子更加不会认可。比如父母教孩子不要玩手机,然后耐心地讲解了无数个道理,但最终自己却抱着手机窝在沙发上,谁都知道孩子不会听信。

对于梅耶而言,她的“管教”更多的是“身教”,而非“言传”。

举个例子,梅耶为支撑起家庭每天都在忙碌工作,但她并未因此满腹怨言,相反她更加努力地去寻找机会。医生们不相信营养学能够帮助到病人,于是梅耶一边不厌其烦去说服医生尝试一下,一边继续深造研究生试图用实验结果和科学验证来证明,以便于扩大营养咨询业务。梅耶在遇到那些困难时,从未考虑过退缩,而是分析问题的本质,寻找办法并立即行动。

与之对应的埃隆,掌管的多家公司从创立之初就不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考虑过放弃。那时业内业外都认为SpaceX就是个玩笑,Tesla就是个骗局,而埃隆在难过之余却从未停止过脚步。由于行业的长期发展,很多东西已经成为了公认的“定见”,而埃隆则无视这些固定思维,基于他的蓝图,对每个问题的根本“刨根问底”,以创新为生产力,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世界的认知。

I would never give up. I'd have to be dead or completely incapacitated.

——Elon Musk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她乐观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教”会孩子们如何面对生活困境(现实);比如她在不停辗转多个城市并重新开始生活,“教”会孩子们如何面对陌生的挑战;比如她热爱营养咨询给别人带来的帮助,“教”会孩子们心系他人;比如她同时兼任多份工作,又能相对合理安排好生活,“教”会孩子们如何应对复杂的时间规划;比如她在加拿大时不仅三个孩子在上学,她也在大学读硕士,“教”会孩子们应该学无止境;比如她已经72多岁高龄仍以心如赤子迎接每一个“有趣”的挑战,“教”会孩子们不用听他人的看法,只要有梦想,就去追寻……

梅耶的家庭教育既释放了孩子的天性优点,又“教”会了孩子诸多生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在这样的影响下,三个孩子如此出众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虽然梅耶在20多岁时也曾读过《I'm OK - You're OK》,但其实那些生活理念则另有出处。

“冒险而又谨慎的生活”

梅耶·马斯克(Maye Musk)婚前叫梅耶·霍尔德曼(Maye Haldeman),1948年出生在加拿大的一座小城市里贾纳(Regina)。

她的父亲乔舒亚·霍尔德曼(Joshua Haldeman)曾做过牛仔,组织过牛仔比赛,做过建筑工,后来习得脊椎神经学的学位(Chiropractic),在30年代的大萧条中,他过着类似游牧的生活。她的母亲温妮弗雷德(Winnifred,简称Wyn),曾在报纸工作,接受过专业舞蹈培训,还曾前往芝加哥、纽约和温哥华进修过舞蹈和戏剧。大萧条之后,两人都搬到了里贾纳工作,一位开着一间脊椎按摩诊所,一位办着一所舞蹈学校,他们就是在那里相识并结为连理,生下四个孩子(三女一男)。

之后乔舒亚对飞行产生了兴趣,梦想着驾驶飞机环游世界。

于是在一次去往外地的途中,他看到有一架飞机停在农民田地里并挂着“出售”的牌子,便用汽车跟农民做了交换。后来在梅耶和她双胞胎姐姐凯(Kaye Heldeman)出生的那一年,父母又买了第二架飞机温妮(以她母亲Wyn名字命名为Winnie)。梅耶的父母没事就开着飞机带着孩子们在北美上空瞎溜达,甚至还写了一本书《The Flying Haldemans:Pity the Poor Private Pilot》。(飞行的霍尔德曼家族:可怜一下这个穷苦的飞行员吧)

由于对冒险和飞行的热爱,一家人决定搬去非洲。当然第二架飞机温妮也伴随着霍尔德曼家族来到了非洲,一家人也是坐着飞机从比勒陀利亚城市上空飞过时,被满城的蓝花楹所吸引,所以决定住在这里。

冒险而谨慎的生活(live dangerously—carefully)。

——乔舒亚·霍尔德曼的座右铭

梅耶的父母在没有任何GPS和无线电的情况下驾驶着温妮,只靠纸质地图和前期规划准备,曾安全往返很多地方,其中就有澳大利亚(往返3万英里,约4.8万公里)。在这个时期,他们周游了高达六十个国家,飞行足迹包括非洲、欧洲、亚洲、太平洋。当梅耶父母环球旅行时,几个孩子只能自己照顾自己,自食其力。

不仅仅是飞行,这一家人七口人还会在每年的七月集体出动(第五个孩子李,在非洲出生),去卡拉哈利沙漠(Kalahari)寻找失落之城(灵感来自于她父亲读过的一本书)。除了她父亲开飞机之外,大多数是全家人挤在一辆卡车里,母亲负责带上三周的衣物、食物、水等生活用品,父亲准备好地图、指南针、铁锹、汽车修理工具等必需品。

梅耶的父亲前后去过十二次寻找失落之城,梅耶跟随着去过八次,虽然最终并没有找到,但这一家人从未感觉到失落,因为一起经历的冒险带来了数不胜数的快乐时光,这才是最重要的。

梅耶的父亲热爱发掘未知的事物、学习不同的文化、探索全新的领域。她的母亲也是一样,一生从未停止过学习新鲜事物,从教舞蹈,到学习木雕、陶艺和绘画,同时还学习了摄影,甚至办过摄影展;当她七十多岁时开始学习蚀刻版画,并因此入选南非《艺术名人录》;到九十四岁时,由于手已经颤抖到无法画画,索性她就学习用电脑做数码艺术,直到九十六岁手颤抖到极其严重的地步,才正式退休。

“冒险”是刻在霍尔德曼家族的骨子里的,其中蕴含着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不畏世俗看法的执着心念、做好准备就敢于前行的勇气……在这样的精神下,她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是:“任由孩子们自己选择生活方式,寻找自己的兴趣,以自身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教’孩子。”

想象一下,你的面前是一片危险的丛林,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去,就能得到更美妙的生活;留在原地,则很安全,但只能过很普通的生活。

——《原则》

结果就是除了梅耶之外,她的哥哥斯科特目前是一名科学家和企业家,她的弟弟李在南非建立了自己的商学院,同时在加拿大的一家大型科技学院担任系主任和副校长;她的姐姐凯和琳恩也各自开办了一所舞蹈学校。

其实培养天才很简单:不用“培养”。

“我们来得及改变么?”

或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缘故,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的成长过程也非常坎坷,自出生被父母抛弃,被高中毕业的养父母收养并一步步成为传奇人物。虽然乔布斯与埃隆·马斯克的成长环境并不一样,但你能从两个人的特质中找到很多相同的点。

文章一开始提到了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不过并未讲全。

*个主题“Connecting the dots”中,还有这样一段话:“你必须相信一些东西——勇气、宿命、生活、因果,随便什么,因为相信这些点滴最终能串联起来,会给你带来遵循内心想法的自信。”即不要被生活中一两次的坎坷磨难而丧失信心,积极面对人生的所有苦与甜,建立起的自信会让你在追寻热爱的道路中越挫越勇。

埃隆·马斯克也说过:“如果有什么事情你认为非常重要,即便结果可能会是失败,你也应该尝试去做。当初我也没想到特斯拉能够成功,我那时认为很大可能特斯拉最终会失败。不过即便失败我们起码也让人们了解到了不是所有电动车都很丑,也不是都慢的像电动高尔夫球车。”

第二个主题“Love and loss”中,乔布斯这样说道:“我很庆幸很早就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有些时候生活会给你当头一棒,而让我坚持一路走下来的是我对自己所做事情的热爱。工作会占据你生命中很大一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做的是伟大的工作,你才能怡然自得。”

埃隆·马斯克则这样讲:“如果你并不喜欢你做的事情,那么生命是短暂的。如果你热爱你所做,即便你不在工作也都会每天思考这件事,你的所有注意力都被这件事所吸引。生活*不能是简单的处理困难,不然就失去了意义。生活中必须要有些事情是让你觉得令人振奋的,让生命是值得的。”

第三个主题“Death”中,乔布斯认为:“你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要浪费在重复别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不要被其他人的无谓观点掩盖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你的直觉和内心是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东西都是次要的。”

同样的,埃隆·马斯克这样说到:“所有的银行家都在重复别人所做。如果有人跳下了悬崖,他们也会跟着跳下去。如果没有任何人注意到房屋中央摆放着一大堆黄金,那么他们同样也不会去在意。我建议你尝试‘冒险’,听从内心的声音,做一些大胆的事情,你一定不会后悔的。”

总结起来,乔布斯那次影响了千万人的演讲,核心理念为三个:“坚信所有的努力都不是无用功,哪怕是失败”、“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为之倾尽所有,人生才能无往不前”、“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听从内心的看法”。

这三个核心理念与梅耶原生家庭“冒险而谨慎的生活”不谋而合,也与梅耶通过“言传身教”的内容相差无几,可以说这些人的“成功”并非巧合。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还来得及改变么?”

历史上传承几百年的家族有很多,但无论是以家风为由还是以金钱为因,总有一个人是“开创者”。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本质上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事情,很多人以“没有他们那种条件”为由为自己开脱,实质上就是逃避“改变”的痛苦,与前文提到的“成人污染”并无二致。

最后,笔者用很多年前看过的一个段子作为结尾:

问:“社会上如此多的不公平,别人的起点要优越很多,该怎么办?”

答:“你爷爷不努力,你爸爸不努力,难道你想要你儿子将来问你同样的问题么?”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虎嗅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