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余承东,掌舵华为汽车业务:8年内不考虑盈利

华为造车的传闻从2019年开始就没有间断过。2019年4月,时任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上海车展,首次介绍了华为数字汽车化解决方案。
2020-11-17 12:02 · 时代周报 小山君

华为对于“造车”的野心,或许比想象中更大。

11月16日,据华为内部人士介绍,华为消费者业务集团(BG)正在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BU)进行整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将成为总负责人。目前两个部门在投资层面已经合并,但人员还没有变动。

华为的内部架构中有三大BG和两大BU。三大BG分别运营商BG、企业BG和消费者BG;两大BU则分别是Cloud&AIBU(云业务)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根据余承东在2019年签发的批准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文件显示,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将聚焦为车企提供解决方案,但不造车。

就本次合并是否意味着华为放弃“不造车”的战略的问题,时代周报新媒体向华为集团寻求回应,截至发稿时暂未收到回应。

1、曾多次表示不造车

华为造车的传闻从2019年开始就没有间断过。2019年4月,时任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上海车展,首次介绍了华为数字汽车化解决方案。在演讲时,徐直军表示华为不会造车,未来将基于ICT技术,推出汽车数字化解决方案,把一些零部件放到汽车上,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在此后的多个场合里,华为的高管们都重复不会造车。今年10月30日,华为在新品发布会上公布了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以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据介绍,采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车型都会打上“HI”的LOGO,不过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还是重申华为不造车,“我们继承华为三十年的技术积累,和汽车行业深度融合”。

发布会之后,不少采用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车型开始浮出水面,包括沃尔沃XC40 RECHARGE和广汽埃安V。11月14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出席央视节目,首次公布长安汽车正与华为、宁德携手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余承东通过视频发言表示,“华为将和长安汽车共同打造新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和产品。”这个表态似乎展现了华为汽车在产业链更进一步的决心。

从之前公布的信息看,华为似乎没有改变“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提供方”的角色,市场也都在观望:在消费者业务和智能汽车业务合并后,华为会不会改变其“不造车”的战略。

2、今年已投入5亿美元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10月30日的发布会上,介绍了“HI”的具体内容。HI(Huawei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一个计算与通信架构和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智能网联等五大智能系统,以及包括激光雷达、AR-HUD等整套智能化零部件;这套系统还提供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三大计算平台以及AOS、HOS、VOS三大操作系统。

具体而言,HIADS是华为专门为中国道路和交通环境而设计研发的全栈式高阶自动驾驶系统。HI智能电动系统采用了PDDP电动数字化开发平台多物理场耦合AI仿真寻优算法。系统支持800V的高压快充,快充时间为200km/10分钟。HI智能座舱搭载了鸿蒙操作系统,并采用了自研的算力平台,拥有丰富应用生态。

从华为此前的表态来看,其对汽车业务的态度是“放长线钓大鱼”。在此前的北京车展上,华为轮值主席徐直军就曾表示今年已经往华为汽车业务投入了5亿美元,并且在8年内不考虑盈利。

而在今年九月在2020华为开发者大会(HDC)期间,华为首次对外介绍了HMSfor Car的全新智慧车载云服务解决方案。今年7月上市的比亚迪汉车型是*搭载了HiCar的车型,目前HiCar生态合作伙伴已经超过20家车厂,合作车型超过150款车型,具有30多款应用。华为期望2021年预装车型达到500万辆。

从业务分类的角度看,华为汽车BU业务包括5个部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徐直军此前在接受媒体时表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每个业务都与华为传统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业务相关。”而包括车载5G模组、鸿蒙操作系统、车机映射方案HiCar等,都是消费者业务部门的技术,HI智能座舱的核心技术同样来自消费者业务部门。

有媒体引述分析人士表示,有车企在和华为对接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华为车BU的人来谈完业务,其他业务部门的人接着来谈”。从这个角度看,华为将消费者BG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进行整合,对研发效率应该会有明显提升。

至于华为会不会亲自造车,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拥有全链条技术,但在汽车供应链的积累基本为零,短时间造车的可能性不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时代周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