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年度盘点:违约、接管、破产重整,金融行业大排雷

2020年,金融行业迎来风云变幻、破立并举的一年。从信用债违约、多家金融机构被接管、P2P彻底清零,再到蚂蚁集团IPO前夜紧急刹车,互联网金融产品迎来整改,在规范与重塑中,金融行业向纵深迈进。
2021-02-18 10:16 · 无冕财经 黄琪鑫

2020年注定会被所有经历过这一年的人们长久铭记。

对每个人、每个公司、每个行业而言,熬过惶惑、无助、甚至恐惧的上半年,撑过拼命狂奔以期自救的下半年,如果你还没倒下,依然站立在2021年的春天,一定会由衷地只想说一句话:活着多好。

一切都改变了。餐饮、旅游、航空,一家家似乎强大无比的企业被摧毁。哀鸿遍野,满目疮痍。

但与此同时,直播电商、在线教育、远程办公,一个个以往被忽视的机会又在涌现。一时间,火热的赛道挤满了人。

古人早就对这种景象做过准确的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世界已变,未来已来。无论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的世界、是不是我们想要的未来,它都如约而至,呼啸而来。

我们要做的,是熟悉它,适应它,拥抱它。

作为一家以“见证商业价值”为己任的财经媒体,我们观察这个急剧变化的商业世界,并努力将我们的观察凝结为文字,呈现于您面前。

希望走过动荡的2020年,我们与您依然能够携手,走过未知的2021年。

2020年,金融行业迎来风云变幻、破立并举的一年。

从信用债违约、多家金融机构被接管、P2P彻底清零,再到蚂蚁集团IPO前夜紧急刹车,互联网金融产品迎来整改,在规范与重塑中,金融行业向纵深迈进。

年度盘点:违约、接管、破产重整,金融行业大排雷

▲近年来债券市场违约统计,图片来自中债资信。

这是值得被债券市场铭记的一年,全年共有158只信用债违约,涉及51家发债人,累计违约金额超1388亿元。违约的焦点从民营企业转向国企,令“国企信仰”碎了一地。

01、永煤集团突发违约

2020年11月,AAA级的国企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永煤集团”)10亿元超短融债券直接违约,市场震惊。

这一事前没有任何征兆的国企违约,对河南省内融资形成直接冲击,导致当地企业债券融资曾一度几近停摆,也打破了业界对高信用等级国企债券的“刚兑”信仰。

违约两个月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永煤集团及其控股股东河南能化于2021年1月14日做出自律处分决定。对永煤集团予以公开谴责,并暂停其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业务1年,责令其整改,要求公开致歉等。相关涉事机构也受到了相应处分。

另一家省属国企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晨集团”),在2020年10月23日旗下债券也发生实质性违约,引发多位债权人对其涉嫌“逃废债”的质疑,并向多个监管部门投诉。

02、一个月内华晨集团从违约到破产重整

2020年11月16日,华晨集团公告称,已构成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逾期利息金额合计1.44亿元。

不到一个月,华晨集团从违约走向破产重整,11月2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集团重整申请,标志着这家车企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继北大方正债券20亿债券违约后,另一大知名校企紫光集团紧随其后发生了违约。2020年10月29日,在应到期赎回或重新确定票面利率一只永续债的前一日,紫光集团宣布放弃赎回。

此前,紫光集团被质疑无法偿还巨额债务为时已久,消息一出,引发紫光债券的一轮暴跌。

03、”国企信仰“被打破

去年11月16日,紫光集团的债券首度发生违约,未能兑付到期的私募债“17紫光PPN005”。随后,紫光集团境内外债券双双违约。迫不得已,紫光集团只好通过子公司紫光股份19亿并购紫光云业务向其输血。

除此了上述几家外,还有中信国安、天津房地产等,共计10家地方国企、6家其他国企连续爆雷,引发市场动荡。境内债市的违约规模连续第三年超千亿,尽管国务院金稳委随后要求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但国企信仰已受明显冲击。

年度盘点:违约、接管、破产重整,金融行业大排雷

▲银保监会官网2020年公布的信托罚单,图片来自界面新闻。

这一年,虽然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中,信托行业累积的风险隐患加速暴露。2020年全年,集合信托产品共发生310多起违约事件,涉及违约项目金额超过1600亿元。

04、安信信托实控人被刑拘

2020年6月,深陷债务泥潭已久的安信信托(600816.SH)实控人高天国因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被刑拘,高天国曾被外界誉为“信托大亨”。

此前有数据显示,安信信托到期未兑付的项目规模为近500亿。2020年3月,安信信托300余名投资人联合发出的一封公开投诉信中曝出,可能逾期的资金规模超过1300亿

高天国被刑拘时,正值安信信托重组事项的关键期,将近半年后的2020年12月,安信信托称上海电气集团及相关方已基本完成尽调,相关各方正就重组开展商务谈判。

与此同时,安信信托已连续三年亏损,作为迄今为止上交所惟一一家上市信托公司,极大可能难逃退市命运。

05、四川信托TOT引爆危机

同样也是在2020年的6月,四川信托由于TOT(信托中的信托)产品停发,而项目资金大量存在被股东挪用,爆出200亿的惊天大雷。

此后,关于四川信托爆雷的消息便此起彼伏。有投资者来到四川信托总部大楼,与四川信托高管、四川银保监局以及四川省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四川信托承诺“力争一年内通过处置底层资产回收资金,根据资金回收进度及时进行分配”。

恰逢四川信托重组十年,2020年12月22日,被实施管控,目前正组建委托人沟通代表委员会。

06、明天系旗下两家信托公司被接管

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已经对多家金融机构实施接管。2020年7月份,银保监会宣布对明天系旗下新华信托和新时代信托两家信托公司实施接管

截至2019年底,两家公司的信托资产合计超过4000亿元,信托资产如何处置?是否会影响现存委托人利益?信托牌照又怎么处理?成为目前业界关注的一个话题。

07、巨无霸北大方正破产重整

一笔20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于2019年末违约后,北大方正债务危机被引爆。

2020年2月,北京一中院依法裁定受理北京银行提出的对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进行重整的申请,指定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清算组担任北大方正集团管理人。2020年7月,北京一中院裁定对方正集团、方正产控、北大医疗、北大信产、北大资源实质合并重整。

2021年1月29日,方正集团终于迎来白衣骑士,方正集团表示经过多轮竞争性选拔,重整投资者名单终于确定,接盘方为珠海华发集团、中国平安、深圳特发集团组成的联合体

目前,北大方正债务缠身,债权金额高达2347亿,这三家机构后续能不能帮其走出债务泥潭?

年度盘点:违约、接管、破产重整,金融行业大排雷

▲2020年互联网平台相关政策信息。

这一年,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是破立并举,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归科技,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反对巨头垄断,立下小贷新规,互联网金融行业再出发。

08、蚂蚁集团暂停IPO

2020年,动静*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莫过于蚂蚁集团,都已经在A+H两地打新,离轰轰烈烈上市只一步之遥,却被监管突然叫停。

2020年11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决定,暂缓蚂蚁集团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随后,蚂蚁集团宣布决定暂缓A股于科创板上市,并在港交所公告暂缓H股上市及退回香港公开发售的申请股款。

随后,监管部门两度约谈蚂蚁集团,直指公司存在五大问题,要求蚂蚁集团设立金控公司,回归支付本源等,蚂蚁集团回应正在按要求整改。

目前有消息称,蚂蚁集团正在计划重组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并计划剥离消费信贷数据业务。对于蚂蚁集团IPO是否会重启,中国央行行长易纲此前表示,要坚持以法律为框架。在问题解决之后,会回到正轨。

09、互联网反垄断强监管

互联网反垄断强监管时代或已到来。2020年召开的下一年重点工作会议中,透露了包含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在内的多项内容。

2020年11月6日,监管部门联合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字节跳动、快手、滴滴、微博、拼多多、美团、饿了么等27家主要互联网平台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4天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不公平价格行为、限定交易、大数据杀熟、不合理搭售等情况进行了明确界定。

自2008年《反垄断法》生效以来,尚未有大型互联网企业因为垄断问题遭到监管部门的处罚。2020年12月14日,三家互联网公司收到了监管的罚单

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第48条、49条作出处罚决定,对阿里巴巴投资有限公司、阅文集团和深圳市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

10、互联网存款产品下架

2020年12月18日,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和银行而言,将会成为一个分割线。48小时内,支付宝、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陆金所、腾讯理财通、携程金融、滴滴金融、天星金融多家平台宣布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

在平台纷纷下架前三天,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针对互联网存款公开发声,称其实质是“无照驾驶”开展金融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

互联网存款产品存在哪些问题?中国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2020年12月31日表示,商业银行推进存款服务线上化,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风险隐患,特别是商业银行与非自营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销售存款过程中存在合规管理不到位、风险管理不审慎、消费者保护不充分等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规范。

11、P2P彻底清零

2020年,是P2P的终结之年。

当年11月27日,中国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对外表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实质性进展,“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幅压降,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我们逐渐压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归零”。

短短13年间,P2P从金融创新,到爆雷潮,终于陆续清退、归零。但P2P接近8000亿的存量资产的处置并未结束,而投资人也踏上了漫长的回款之路。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无冕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