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双寡头竞争,蒙牛的营收、利润、市值均被伊利甩开差距,难道真成了“被抛弃的蒙牛”?常温奶摸到了天花板,鲜奶消费急剧增长,上游奶源够用吗?现代牧业并购富源国际,意味着什么?
即使贵为乳业双寡头之一,蒙牛依旧逃不过外界的苛刻检视。
3月25日,蒙牛乳业(2319.HK)发布2020年财报,全年营收760.35亿元,同比下降3.8%。但剔除2019年出售君乐宝、收购贝米拉收入后,其可比业务收入750.03亿元,同比增长10.6%。
舆论仍记得蒙牛三年前喊出的“双千亿”豪言,业绩一发布,不乏千亿梦落空的唱衰之声。而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失去君乐宝这只“现金奶牛”,蒙牛与“宿敌”伊利(600887.SH)间的差距继续拉大,即使机构预测后者收入也不超过千亿。
自从十年前被伊利赶超之后,蒙牛从营收、利润到市值都渐落下风,这场绵延20余年的乳业寡头之战,似乎早已没了悬念。
但世事变幻,没人能一眼看透终局。在蒙牛年报发布前两天,其控股的现代牧业(01117.HK)发布公告,拟收购内蒙古富源国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源国际)全部股权,蒙牛为后者单一大股东。
收购完成后,现代牧业的奶牛存栏量将达到约31万头,稳坐“中国奶牛一哥”之位,蒙牛在奶源争夺上已然略胜伊利一筹。
在国内大牧场几乎被各大乳企瓜分完毕的背景下,蒙牛拼命抢跑暂获先机,这会令两大寡头间沉闷数年的战局,出现异动吗?
“被抛弃的蒙牛”?
中国乳业近20多年的发展史,贯穿着蒙牛与伊利间的争斗史。
由于最早进入乳制品市场,伊利在1996年上市前及其后几年,也算是拿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直至从伊利离职的牛根生在1999年创立蒙牛。
8年后的2007年,蒙牛在销量上开始微幅超越伊利,并一路持续到2010年。这一年,蒙牛总营收达到302.65亿元,*伊利的296.64亿元。不过,这也是蒙牛在这场头名争夺战中的“*时刻”。
此后数年,蒙牛只能眼睁睁看着伊利越过自己,越跑越远。而落后并非一夕之间发生,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成为导火线,隔年大股东变阵,管理层动荡,而曾经的压阵者牛根生早已淡出,2011年辞任董事会主席。蒙牛的滑落不可避免。
伊利抓住机会,2011年小胜,总营收比蒙牛多了7000万。到了2012年,伊利以419.19亿元对垒蒙牛的360.8亿元,扩大胜局。
眼看差距越来越大,牛根生不得不于2016年回归,身份是“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但伊利没有给蒙牛反击机会,到了2018年,两者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到100亿。
2019年,两者的营收差距小幅拉大,比前一年增加了约0.9亿,但伊利的扣非净利润已经是蒙牛的1.6倍。
至于2020年,伊利还未发布财报,但根据渤海证券、国金证券等预计,全年营收约为980亿左右。其前三季度营收约735亿,与券商估计数值应该相差不远。营收上,蒙牛可能被拉开200亿的差距,净利润则可能落后两倍。
业绩上挨打的蒙牛,在资本市场战绩又如何?
蒙牛2004年6月上市,在业绩飞速上扬,直至赶超伊利的2007年底,其股价上涨约7倍,同期伊利股价涨幅仅为约两倍。蒙牛在资本市场的优势,一直持续到伊利开始明显领跑的2012年,当年蒙牛市值近400亿元,高于伊利的292亿元。
但业绩上的差距摆在眼前,蒙牛市值优势显然无法持久。截至2021年3月31日,伊利市值为约2435亿元,而蒙牛约175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79亿),相差近千亿。在与伊利的对战中,蒙牛彷佛被投资者抛弃。
如此看来,从业绩到市值,蒙牛都败下阵来。但伊利真能锁定胜局?
现代牧业最新的这起并购,让外界看到,闷头追赶的蒙牛,其积蓄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尤其是在近年来乳企们激烈争夺的上游奶源市场。
蒙牛控股的现代牧业,堪称全国*的牧业公司和原料奶生产商,拥有万头规模牧场26个。更重要的是,其2019年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润翻倍。资本市场也看好其未来业绩增长,今年2月份,多家券商发布研报,提高目标价,其中,最高的甚至达到4.26港元/股。
同时,蒙牛还有中国圣牧(01432.HK)这家已在2014年上市的公司,截至2020年,该公司已建设32座牧场,日产有机鲜奶1800吨。而中国圣牧2019年刚刚扭亏,2020年的净利润就超过4亿。
此外,正在被现代牧业并购的富源国际,不止有牧场,还控股了美国的牧草业巨头,算是从草到奶全链条经营。未来进入现代牧业后,也可能会有资本层面的运作。
蒙牛乳业的基座上,俨然拥有了三大支撑力量,但如何用好这三股力量,成为未来蒙牛与伊利棋局上的*变数。
竞争的关键
抛开对“王座”的追求,始于2016年的这场轰轰烈烈的奶源争夺大战,不过是大势使然,每一个乳企都被迫卷入其间。
2017年后,乳业两大寡头规模竞赛加剧,作为业绩大盘的常温奶市场份额被疯狂收割。截至2020年,伊利、蒙牛在常温奶领域的市占率接近70%。常温奶的天花板早就出现。
数据显示,2005年-2014年,常温奶销售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0.6%,但此后5年,这一数据降至3.3%,其中,2017年开始,常温奶销量甚至连续三年下滑。而蒙牛和伊利的增长,主要来自小作坊退出后的存量市场。
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2020年3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版食品生产许可目录,新增“高温杀菌乳”这一牛奶品类,算是为已经热闹的低温奶领域添了一把火。
低温巴氏奶采用的高温杀菌工艺,温度在75℃-85℃,相较于常温奶的超高温杀菌,不会完全将细菌杀灭,能更多保留牛奶原本的味道和一些活性物质,营养和口感都更好。在欧美发达国家,低温奶与常温奶的消费比例为6:4,而国内为3:7,发展潜力巨大。
因此,早在政策推动之前,乳企们早已抢跑卡位。
2018年,蒙牛一口气推出蒙牛新鲜严选、每日鲜语、新鲜工厂三个子品牌,近几年,伊利、君乐宝、恒天然安佳等乳业巨头纷纷入局,再加上主打鲜奶的光明、新希望、三元等区域性乳企,低温奶市场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市场增长肉眼可见地提速。
据欧睿统计显示,鲜奶消费增长率从2015年的6.13%,提升到2019年的11.56%。而增长还将持续,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的鲜奶销售在液态奶销售额的比重仅为26.71%,而美国、日本均超过98%,预计未来三年鲜奶市场复合增速仍将在10%以上。
鲜奶消费急速增长,上游奶源够用吗?
2020年10月,新乳业在接受易方达基金经理调研时曾表示,“上游奶源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中国奶源的发展具有周期性,现在正处于奶价上升的周期通道中。整体来看,整个行业奶牛存栏总数的恢复,还无法完全匹配需求端的收入增长和需要,特别是可以看到半年内很多大型乳企的需求又进一步回升,需求增速上升后导致缺口进一步扩大,奶源更趋紧张”。
目前国内三家*的奶源商现代牧业、辉山乳业和圣牧高科,日产原奶总量不足10000吨,而仅蒙牛一家,每天就需24000吨原奶。
为了增加原料奶供给,乳企自建、收购或参股大型牧场也就顺理成章,但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未来低温奶市场的争夺中获得主控权。
蒙牛2020年财报显示,其在鲜奶市场已经连续两年实现净收入翻倍增长,市场份额从4.1%增长至11.2%,从去年6月份开始成为行业第二。与此同时,其高端鲜奶品牌每日鲜语同比实现150%的增长。
在常温奶市场落后于伊利,蒙牛将更多增长希望押注在低温奶,去年8月,蒙牛与可口可乐合资成立“可牛了”,专门从事低温奶生产销售,在现代牧业一个牧场投资全新的生产设备,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高达21亿。
在此背景下,现代牧业、中国圣牧和富源国际恰好可以成为助力,并成为蒙牛的优势。
现代牧业收购富源国际后,蒙牛旗下大牧场都将集中在现代牧业,据界面新闻消息,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对富源进行有效整合后,才能形成大牧业体系,更进一步保障整个蒙牛的奶源供应,提升供应链效率并降低成本,同时解决各奶源体系各自为战的内部矛盾。所以从根本上来讲,大牧业体系对蒙牛而言更便于统筹。系统打通之后,协同效应得以*化发挥,也利于综合成本的下降。
“三英战吕布”
“双千亿”未达目标,蒙牛的口号变成“5年再造一个新蒙牛”,闭口不提千亿,但心中估计憋着一股气。
对伊利的追赶不会停止,寄希望于低温奶业务的蒙牛,手上的三家原奶企业,有与伊利一较高下的实力吗?
在伊利的牧场资源中,去年底已递交招股书的优然牧业最为重要。
优然牧业曾是伊利全资附属公司,2015年被分拆出来运营。截至2020年6月底,该公司运营65座牧场,拥有28.7万头奶牛。从业绩来看,优然牧业在一众原奶企业中相当不错,2019年营收为76.68亿元,2017年开始连续三年盈利,2019年净利润为8.02亿元。
不过,优然牧业也存在一大隐忧,主要源自其对赛科星的收购。
赛科星目前存栏奶牛12.6万头,日产生鲜乳1600吨以上。2020年上半年,其营收为15.51亿元,净利润为5676.352万元。
赛科星最初其实是由蒙牛等共同创办,2012年,蒙牛将股权授予前总裁杨文俊,作价1.02亿元。2019年,优然牧业以22.78亿元收购赛科星58.36%股权。但根据优然牧业的招股书,截至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赛科星分别录得流动负债净额为8.18亿、15.04亿及17.96亿元。如此高的流动负债之下,一旦经营不好,很可能为优然牧业今后的发展埋下地雷。
伊利另一大上游奶源出自中地乳业(01492.HK),截至去年上半年,其存栏奶牛约为6.6万头,营收为8.73亿元,净利润则为1.05亿元。
中地乳业在资本市场表现疲软,股价接近1港元,目前市值仅29亿港元。伊利在成为中地乳业的控股股东后,目前正在进行要约收购,计划在收购完成后将其私有化退市。
相较而言,蒙牛手上的资源似乎更占优势。
作为蒙牛的大牧场平台,现代牧业2013年就获得前者入股,每年80%左右的原奶供应给蒙牛,10%左右供应给新乳业。
现代牧业目前存栏奶牛为25万头,一旦成功整合富源国际,奶牛存栏量将增加至约31万头,将高于伊利旗下优然牧业28.7万头的规模,跻身“奶牛一哥”。
按现代牧业2020年财报,其优势不仅在于规模,较强的奶牛养殖管理能力,降低了成本,也大幅提高了盈利能力。
财报显示,现代牧业每头成乳牛年产量11.1吨,同比增长4.7%,有望2-3年内赶上国外年产13-15吨的先进水平。此外,其原奶现金成本也在逐年降低。
2020年,现代牧业营收达到60.2亿元,净利润为7.84亿,同比增长124%,而其2018年还在亏损,盈利能力提升迅速。
至于富源国际,目前在全国经营14个牧场,奶牛存栏量约6万头,除了原料奶业务外,其还控股美国草叶巨头HayKingdom,专事生产及销售优质苜蓿草。而与优然牧业收购赛科星增加负债不同,富源国际手握9亿现金,加上现代牧业自己的11亿现金,以及12亿元融资,并购后不担心为业绩埋雷。
此外,蒙牛旗下还有中国圣牧,为其提供有机奶。中国圣牧目前有32座牧场,养殖有机奶牛约5.9万头,日产有机原奶约1000吨。在蒙牛2018年12月入主后,中国圣牧开始扭亏,2020年净利润为4.07亿元。
对蒙牛而言,除了能从三家原奶企业获得优质奶源外,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牧业与富源国际的并购背后,潜藏蒙牛更深的布局。
之前,富源国际是三家中*未上市的企业, 3月23日,现代牧业宣布,以34.8亿元的价格收购富源国际,形势陡然生变——富源国际由此加入上市公司阵营,现代牧业则计划2025年将奶牛存栏数增至50万头,蒙牛在竞争中憋的“大招”,终于揭开了面纱。
这意味着,两大寡头的奶源竞争,蒙牛以现代牧业、中国圣牧、富源国际对阵伊利,“三英战吕布”的格局已然成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无冕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