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B站9.3分,反美食高分纪录片是如何炼成?

在人文与猎奇的比重上,我们始终认为《奇食记》的核心是食物,‘奇’只是食物的特点以及展示方式。
2021-04-09 08:30 · 数娱梦工厂 乔小凡

每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寻找当地的独特风景和食物,是我的*兴趣,没有什么比吃到一口当地特色的食物更让人兴奋和愉悦了。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好吃’是一个因人而异的界定,它没有标准,更不需要标准。”

谈及制作纪录片《奇食记》的初衷,总制片人、上海大兜影业有限公司CEO凌光裕对数娱君坦言,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长久以来的工作经历和对美食的兴趣仿佛都是为了《奇食记》的出现而准备着。

《奇食记》自今年初起在B站独播以来,因“反美食”向的内容、百变的叙事风格从众多美食纪录片中脱颖而出。截至4月7日,这部六集纪录片播放量突破3800万次,站内评分稳定在9.3的高分

《奇食记》于2019年立项,中间受到疫情影响,历时近2年,创作方大兜影业寻遍苏浙、川渝、云贵琼等地,片中收录了独山三酸、油煎吹肝、尿肉尿蛋等地方特色的猎奇美食,令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因奇食的制作过程及成品形态特殊,极其考验观众的接受度,被B站用户戏称为“减肥必看美食大片”。

“食物在满足人类基本生存的基础后,承载了独特的烙印:家园、童年,故土、风俗、礼节、方言……其所蕴含的多重属性让人有了归属感和认同感。越来越多的奇食在逐渐失去市场,有些甚至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传承人才知道应该如何制作,所以我们希望将这些‘奇食’通过纪录片的方式记录下来,也就有了《奇食记》。”凌光裕表示。

如果有“猛士”挑战一口气看完这部《奇食记》,就会惊奇地发现,短短6集的《奇食记》呈现的不仅是千奇百怪的“美食”,更体现着祖先们的智慧和宗族之间的关系网,刻录着漫长岁月中逐渐被淡化、仍绵延不断的文明底色。

奇食≠恶心,“食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江苏连云港一处看似普通的菜市场,几百平米的空间里,遍地是通体青绿色、蠕动着的“小可爱”——这里是连云港豆丹交易中心,也是全国*的豆丹集散地,每天交易量超过三万斤。

商贩们赤脚蹲在豆丹们组成的青绿海洋中,脑袋上系着一盏头灯,左手扶盆,右手伸向“小可爱”们,仔细地挑挑拣拣。幸运入选的豆丹会被装入大筐,10个小时之内,它们或经清水的洗礼当场溺毙,或命丧于碾过的铁棍之下,如蜕皮一般,体型从3D变成2D,挤出肥美的肉身,被大厨们烹炒一番,端上餐桌。

炒豆丹,这是《奇食记》第四集《小开眼界》中的第五道奇食。看到这里,内心深受震撼的观众吐槽能量值显然已达到了顶峰,“谢谢招待,我yue了”、“贝爷看了狂喜”….各类吐槽向弹幕密密麻麻地飘过。

和激发软体恐惧、密集恐惧的豆丹相比,在它之前出场的活珠子显得格外温和,而兔头、豆腐帘子更是彻底变成了“正常食物”。

这并不是《奇食记》中*令观众“破防”的奇食。比如第二集《留了一手》,福建永春的尿肉尿蛋(用童子尿煮蛋、蒸猪肉)已经成功突破了画面冲击,达成嗅觉和味觉的刺激;而第六集《时间滋味》中,贵州雷山当地用剩饭剩菜制成的庵汤,荣获“元素周期表”之称。

在凌光裕和团队看来,奇食的诞生就是人类智慧集大成的缩影。“有很多‘奇食’诞生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为了保存食物扩大食谱做了无数的尝试,这一点在《奇食记》第六集「时间滋味」中尤其明显,这也的确是我们在寻找‘奇食’时的其中一个出发点。”

凌光裕告诉数娱君,在创作初期,有关尺度问题和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便是团队需要考虑的重点之一,因为《奇食记》希望将这些当地特色传统食物展现给观众,让观众更多得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地域风情,而不是让奇食和恶心划等号。

“比如说尿肉尿蛋,其实不光是福建永春独有,浙江东阳也有尿蛋,由于和当地的传说、风俗融合,加上《本草纲目》等传统中药典籍的备书,还有历史上盐作为稀缺资源的存在,结合多重因素,观众就能明白用童子尿煮蛋的由来。如果不把食物的制作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观众很难直观地了解和感受。”

同时,《奇食记》团队也通过文案、配音等形式处理后期,希望能够消解某些食材可能会带给观众的不适感,例如*集《上瘾味道》中云南德宏芒市的撒撇(即凉拌牛的消化物),就采用了动画演示的方式展现牛的内脏系统。

在人文与猎奇的比重上,我们始终认为《奇食记》的核心是食物,‘奇’只是食物的特点以及展示方式。”凌光裕表示。

正因为秉承了这一思路,《奇食记》在发现地方奇食的同时,也探寻到它们背后的古老故事,比如庵汤、鱼茶等奇食的古法传承其实是为了延长食物的寿命,“食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无论在哪个时代,劳动人民对食物所发掘的民间智慧和追求勤俭节约的品质,都是我们需要追求的优良传统美德,这也是《奇食记》隐藏的主题思想。”

对此,联合出品方上海光驹影视文化有限公司CEO彭骥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比喻:“《奇食记》选择了一个清奇的切入角度,不局限于食物之美,更拓展到了食物之奇,就像是在通用版的剑谱之外,又创出来了一套新剑法,对整个武林都做出了贡献。这么有意思的事情,还这么有意义,《奇食记》的魅力让人难以阻挡。”

《奇食记》秘密武器:奇食宝库+宝藏团队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奇食记》出现的近30种奇食中,云南摘得MVP,贡献了7种:见手青、白族生皮、牛屎酒……

凌光裕透露,早在项目初期搜集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云南是一座宝库。“中国西南地区的地缘属性,让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奇食’的数量也非常多,这是它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决定的。”

除了地区因素,团队探索和搜集“奇食”时还会考虑到人文因素。“西南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有许多带有民族特色的烹饪方法比较完整地留存了下来。因此,《奇食记》中最终保留呈现的7种云南地区的奇食,已经是这一季节目中经过充分筛选之后得到的结果了。”

通过各个篇章的标题,观众不难发现《奇食记》的叙事逻辑,来自不同地区“奇食”就这样被串联了起来。

在第二集《留了一手》中,无论是云南鹤庆的吹肝、福建永春的尿肉尿蛋,还是广西融安的烧炙咸、江苏常州的网油卷甜、广东神湾的炒禾虫,都是使用相对常见食材(猪肝、鸭蛋、猪肉等),只是在制作过程中将一些关键性的加工环节或配料“独特化”。例如将猪肝吹胀后再进行腌制并晾成干,据传这种做法可追溯至南诏国时期。

“你看第五集《爱恨两难》,我们寻找的都是一些已经被大多数人所熟知的食物,但是食客却在食物面前自觉站成两派。”凌光裕提到的这集,收录了北京豆汁儿、福建泉州土笋冻、贵州贵阳折耳根、重庆脑花、云南梁河傣族的虫子宴,奇食足迹从北到南跨越大半个中国。

之所以能够准确地拿捏数十种“奇食”的“气质”,让它们工整组合、让故事顺理成章,《奇食记》背后的创作方——大兜影业功不可没。

据凌光裕介绍,《奇食记》团队大多是影视制作的专业背景。“(我此前)在上影发行任职期间,我们发行近百部影片,有上海出品首部过10亿的《盗墓笔记》,有春节档《天将雄师》(7.42亿),也有票房首次过亿的动画片《赛尔号大电影6》,同时我们也和贾樟柯导演系列合作,发行了《山河故人》等文艺类型的影片。”

电影发行的从业经验,让凌光裕近距离直面感受到了观众。而从创作进入市场,再从市场重回创作,这一循环对团队的创作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奇食记》在项目初期目标观众就是当代90后与00后的年轻人,所以我们和B站沟通后不谋而合,双方很快就携手联合出品。”

主要面向年轻群体、对食物的呈现采用猎奇的探访思路,这就决定了《奇食记》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要颠覆以往美食纪录片的“套路”,需要更具“网感”

从点进这部片子*集起,观众起初会感觉仿佛走错了片场,旋转的风景、变幻的霓虹灯、突然拉近的怼脸镜头,时而像悬疑片,时而像恐怖片,时而又变成都市片,大家忍不住发弹幕“壮胆”,“见手青果然有毒,画面有贞子内味儿了!”

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奇食记》拥有独特影调和风格所做的特别安排。

“我们选用了制作院线电影的摄影团队班底和电影器材拍摄纪录片,摄影指导晁琛是《28岁未成年》的掌机摄影师,另一位摄影师刘昀是张猛导演的电影《钢的琴》《阳台上》等影片的御用掌机,我们希望通过色调和运镜,让观众能有视觉之外的感官体验,比如通过色彩感觉气味,通过特殊镜头感受味道等等。”

凌光裕还给数娱君透露了一个彩蛋:“在拍摄期间我们有很多花絮,按照网友的弹幕说法,我们的拍摄很费摄影机和摄影师,不过摄影团队都在拍摄中‘幸存’了,而且我们的剧组伙食很好,请大家放心。”

有了话题度满满的内容打底,加上独播平台B站月活2亿+年轻人的潜在受众,《奇食记》进一步联动百万粉UP主进行奇食挑战,包括拜托了小翔哥、歪果仁研究学会、浑元Rysn、兔叭咯等在内,挑战螺蛳粉等成为今年以来B站的热门话题之一。

创意满满、独树一帜,《奇食记》上线后不仅在B站获得9.3的高分,在站外也因#吃兔头的正确步骤#等话题登上过微博热搜,还吸引了微博大V@当时我就震惊了等人的推荐。

“确实远超我的预期,因为这个题材我个人觉得是小众,会对一些观众有天然的屏障。但目前《奇食记》在B站的播放量成为了2021年播放量最高的纪录片(并快速成为B站美食纪录片分类里总排名第二),B站的弹幕也对作品形成了远远超预期的二次创作,这都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凌光裕直言。

“做中国影视行业的大兜虫”

近几年,国内美食纪录片市场日趋成熟,同质化竞争也异常激烈。

有关《奇食记》的创意想法最早形成于2019年。彼时,幕后团队大兜影业希望可以在这一领域做到更加细化,发现和记录那些不为人熟知的食材。

大兜影业成立于2017年底,次年正式运营,定位于影视内容投资、开发和创作。去年疫情稳定后,调研组便出发前往国内各地寻找拍摄对象,为导演组提供充分的信息储备。同年6月,《奇食记》正式开拍,拍摄周期约5个月。在这期间,项目组与B站、光驹影视、双立人、小牛等多方达成合作,获得了赞助、渠道和推广平台。

凌光裕认为,和B站的合作是特别美好的契合。“从选题沟通到双方合作,B站纪录片的负责人姜瑞娟和高级顾问朱贤亮老师一开始就表达了对选题的喜爱和肯定,所以我们双方非常快速的达成了合作。而目前在B站的热播和播放数据也反馈给我们双方积极的市场效果。”

另一边,《奇食记》*季一上来就收获了品牌方的认可。以双立人品牌为代表,参与植入的就有龙刀、NOW系列、ENFINIGY小家电三个条线的产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展现。

“年轻人现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也促使我们相应去开发不同的产品线,很感谢《奇食记》给了我们另外一个窗口,来表达我们对于年轻消费者和未来市场的态度。”双立人亚太区总经理马力峰告诉数娱君。

和《奇食记》相对顺利的项目进展不同,年轻的大兜影业历经了诸多考验。

“公司成立之初就遭遇了影视行业寒冬,之后又碰到疫情,我们创业的前三年,仿佛就是游戏开局的地狱模式。”凌光裕感叹,“但很幸运我们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在股东和众多朋友的支持下,坚定的沿着我们的目标奋进。”

将《奇食记》从当初的设想一点点变成现实,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给予凌光裕和团队很大的鼓舞。“能被我们的目标观众群体喜爱是我们的幸运,我觉得《奇食记》不光是年轻向,它符合大兜影业的制作标准,就是有个性和态度,拥有自身独特的标签。”

当然,对于《奇食记》面临的争议和批评,包括对纪录片尺度、影像风格的建议,要求“把食物拍得更加有食欲”等,大兜影业也在认真研究和分析。

“我把每一条观众的评论都看了,这对我未来的创作很有启发和帮助,但我们的创作初衷没有改变,我们不想做大家认为‘应该’怎样的内容,因为在我看来,创作不应该存在‘应该’,虽然遵循一些传统对于创作而言是安全和舒适的,但大兜影业更愿意为打破传统和尝试创新付出代价。”凌光裕认为。

特别地,凌光裕还向数娱君解释了一下“大兜影业”的名称由来。“很多人不知道‘大兜’的含义,其实它源自世界上最长和*的昆虫:长戟大兜虫,它能撬动比自身重850倍的重量,所以它的英文名也叫Hercules(大力神),大兜影业就希望做中国影视行业里一只特立独行的大兜虫,用我们自身微小的力量和技能,去撬动更多更大未来的可能性。”

现阶段,大兜影业在院线电影、网络电影、超级剧集、纪录片四个领域都有正在制作开发和孵化的项目。“包括快看漫画的头部IP《贫穷父女》改编的院线电影的前期剧本孵化(《滚蛋吧,肿瘤君》的编剧袁媛正在剧本创作),我们也有和类型内容创作平台「魔宙」共同开发的《看不见的职业》和《寻凶手记》系列影视化开发。”

一个值得观众期待的消息是,《奇食记》第二季已经在筹备阶段,最快明年上线。

第二季会更加注重节目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一个是‘奇’的广泛性,*季的‘奇’主要体现在猎奇,但在第二季中,我们会展现更多‘奇’的食材;第二是地域的广泛性,我们也会选择更多地理环境中蕴生出来的奇食。多样性更多得体现在食材的展现方式上,我们会用更多不同的拍摄手法与表现手法去展现食材,让观众对每一个食材都有不同的观看体验。”

作为全新的美食纪录片IP,《奇食记》可以说在内容、话题和商业化各方面都实现了亮眼的成绩。至于第二季会有怎样的呈现?拭目以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数娱梦工厂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