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开盘大涨超十倍,微球材料第一股为何受投资者青睐?

作为中国微球材料第一股,纳微科技的前景如何?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本文将一一揭晓。
2021-06-23 18:06 · 投资界综合

2021年6月23日,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纳微科技登陆科创板,成为行业内首家IPO的企业。

纳微科技开盘价为93元,较发行价大涨1052.42%。截至发稿,其股票每股93.5元,涨幅高达1058.61%。

据动脉网了解,纳微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为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客户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其专注于高性能纳米微球的制备和应用技术研究,致力于成为全球*的微球品牌。

此前,纳微科技曾获得元生创投、华兴新经济基金、高瓴创投、红杉资本药明康德、国投创合、惠每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其中,元生创投作为纳微科技的最早的投资机构,同时也是其目前*机构股东。

纳微科技创始人江必旺博士:“纳微自成立以来,不断提高纳米微球关键技术水平,努力克服纳米微球卡脖子的难题,我们放弃捷径,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我们很自豪地说,纳微现在具有全球最全的纳米微球品种,有多项技术达到了世界*,甚至世界*,不仅解决了世界难题,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也为世界纳米微球行业做出了我们的贡献。对于纳微一路的发展,离不开苏州园区和常熟政府的扶持,离不开各个下游行业客户们的支持,离不开投资人和信任,更离不开团队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感谢大家,今天纳微上市的荣誉和喜悦属于大家。”

元生创投合伙人陈杰先生:“作为纳微*以及最早的机构投资人,从2016年以来,元生创投每一期人民币基金都投资了纳微,一路相伴成长发展。很高兴看到今天纳微上市,祝贺纳微及江博士团队,经过艰辛的创业过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相信上市也只是纳微高速发展的起步,随着中国生物制药的发展,纳微作为关键耗材的提供者,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纳微未来的发展会更加灿烂。”

作为中国微球材料*股,纳微科技的前景如何?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本文将一一揭晓。

突破技术难题,打破长期垄断

纳微科技招股说明书显示,其突破了微球精准制备的技术难题,实现对微球材料粒径、孔径及表面性能的精准调控,成功将产品应用于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众多领域,打破了国外*企业长期以来的技术和产品垄断,加快了高性能色谱填料和间隔物微球的国产化速度,推动了国产自主研发产品打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进程。

高性能微球材料是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材料,其制备与应用被《科技日报》列为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用于生物大分子药物或有机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的色谱填料/层析介质微球等核心材料基本依赖进口,成本长期居高不下,限制了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因此,可替代进口产品的高性能国产化微球材料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通过持续十余年的跨领域研发创新、技术进步与产品积累,纳微科技建立了全面的微球精准制备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体系,自主研发了多项核心专有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家可以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据介绍,纳微科技能够根据相关领域的关键应用需求,精准调控微球材料的尺寸、形貌、材料构成及表面功能化,进行精准化、个性化制备。

目前,纳微科技可提供粒径范围从几纳米到上千微米、孔径范围从几纳米到几百纳米的特定大小、结构和功能基团的均匀性微球。其核心产品包括用于生物制药大规模分离纯化的色谱填料/层析介质微球、用于药品杂质分析检测的色谱柱以及用于控制LCD面板盒厚的间隔物微球等,同时能够为客户提供分离纯化技术服务。

纳微科技表示:“公司的核心产品打破了生物医药及平板显示等领域关键材料长期由国外厂商垄断的竞争格局,对内已与恒瑞医药、丽珠医药、复星医药、倍特药业、海正药业等多家大型知名药企形成合作关系,助力关键材料进口替代、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为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生产工艺水平、资源使用效率及产业附加值作出贡献;对外已推广至欧洲、美国、韩国等发达市场。”

提供分离纯化全方位解决方案,生物医药类产品营收逐年增高

据了解,纳微科技的产品和服务主要针对生物医药和平板显示两大应用领域。针对生物医药,其主要为药品大规模生产提供关键的分离纯化材料,同时也为药品质量检测和科学研究提供分离和分析色谱柱及相关仪器设备。

纳微科技招股书显示,药物分离纯化过程与药品质量息息相关,相关投入也是药物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在生物制药领域,由于生物分子稳定性差、杂质多、结构复杂、外界环境敏感度高,生物药分离纯化的技术难度较大,往往成为生产环节的主要瓶颈和成本所在。色谱填料/层析介质是分离纯化的核心,是决定药物分离纯化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色谱柱则是药物质量检测及实验室分离分析最主要的耗材。因此,生物制药工业分离纯化与药品质量检测都离不开色谱填料/层析介质和色谱柱。

色谱可分为制备色谱和分析色谱,前者用于工业分离纯化,药企使用制备色谱进行大规模分离纯化时通常直接采购填料产品;后者用于实验室分析检测,实验室等机构一般需供应商将填料预装成柱以供其使用。

纳微科技的产品既包括药品大规模分离纯化所需的各种色谱填料/层析介质,也涵盖了用于药品质量检测及实验室分离分析的色谱柱及相关配套仪器设备。

根据MarketsandMarkets™数据统计,色谱填料行业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9.78亿美元,预计2019年-202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6%,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9.93亿美元。未来几年,色谱填料的市场增长将主要由下游生物制药及食品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驱动。而制药领域CMO及CRO企业的发展、生物仿制药及预装色谱柱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分析研发领域的普及,都将为色谱填料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机会。

从地理角度看,作为亚太地区*的经济体和消费市场之一,中国在色谱行业市场潜力极大、发展势头良好。2018年,日本拥有亚太地区色谱填料最高的市场份额,占比40.45%,中国市场紧随其后占比25.17%。预计到2024年,在生物医药市场快速发展等因素驱动下,中国市场将保持11.30%的高速增长,市场规模占比将达到28.03%。

纳微科技表示:“在生物制药领域,色谱/层析技术几乎是生物制药分离纯化的*手段,高纯度、高活性的生物制品制造基本都依赖于色谱/层析分离技术。”

纳微科技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其生物医药类产品收入占比逐年提高,从2017年占比65.48%,到2018年的71.24%、2019年的76.76%、2020年1-9月的81.53%。据了解,纳微科技生物医药领域客户类型包括医药生产企业、科研院所、色谱柱生产企业及CRO企业等,其中医药生产企业为主要客户。

在产品方面,其硅胶色谱填料产品市场表现良好,报告期内分别取得520.05万元、1137.46万元、1450.36万元和1713.10万元的营业收入,2017年-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市场份额;其主要产品聚合物色谱填料收入金额逐年增加,收入占比较高且整体呈增长趋势。而其色谱柱产品由于子公司逐渐推出了新型号、新规格,使得销量大幅增加。

根据纳微科技招股说明书,其主要竞争对手均为国外大型科技公司,目前国内医药分离纯化领域尚无以纳米微球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另外,纳微科技凭借政策优势及高技术门槛,客户对其具有较强的黏性。具体来说,根据《生物制品生产工艺过程变更管理技术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分离纯化方法的变更应进行相关的技术评价,并进行验证。因此,医药企业在产品获批时需要报备相关色谱填料/层析介质厂家,若更换相关供应商,需对更换后的产品进行试产、测试并在药监局履行相关变更程序。这也导致生物医药领域客户对于色谱填料及层析介质供应商的黏性较强。

纳微科技介绍:“公司色谱填料/层析介质在进入下游生物医药客户的供应链时一般需要通过客户的内部认证,对不同客户销售的不同新产品需分别进行认证;相关认证过程需要经历产品性能评价、实验数据检查等多个环节,因此认证的时间周期较长,根据客户内部认证要求的不同,认证所需时间周期在半年至3年不等。目前,纳微科技已通过13家药企的内部认证。

立足创新,集齐多种综合性优势

招股书显示,纳微科技拥有创新能力强、产品种类丰富、规模化生产、综合技术服务、响应时间短等多种优势。

通过持续研发创新,纳微科技突破并掌握了微球精准制备底层技术,实现了不同基质微球材料制备中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的精确控制,孔径大小、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的精准调控,表面性能和功能化的调控以及产业化生产应用。基于微球材料底层制备技术,其已经开发出用于小分子分离纯化的硅胶色谱填料,用于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层析介质,产品种类齐全,可满足各类客户不同需求。

目前,国内少有填料生产企业可进行规模化生产,而纳微科技已在苏州工业园区建有12000平米左右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在常熟新材料产业园建有18000平米左右的大规模生产基地,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可保证产品安全供应。同时,其拥有完整质量控制体系,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部分产品经客户质检合格出口至韩国、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在综合技术服务方面,纳微科技已投资建成完善的生物制药、手性药物分离纯化实验室及中试放大平台,并建有专业应用技术团队,可为客户提供色谱填料筛选、生产成本评估、产品杂质分析检测、专用色谱产品定制等个性化服务以及“实验-中试-大规模生产”各环节的工艺放大和整体解决方案。另外,纳微科技基于国产优势,供货周期仅需2周,在时效性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在创新研发方面,经过多年技术积累,纳微科技目前已形成了微球合成技术平台、微球功能化技术平台和微球应用技术平台,并在单分散硅胶色谱填料、Protein A亲和层析介质、导电金球、磁性微球等多个高端微球制备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纳微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5.66%、31.69%、22.66%、18.42%。2017年-2019年,其研发费用金额逐年增长,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保持在20%以上。另外,纳微科技投入的研发费用持续增长,2018年研发费用较2017年增加了1145.23万元,增幅78.12%;2019年研发费用较2018年增加了327.47万元,增幅12.54%。

招股书显示,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中心及应用技术的开发建设、海外研发和营销中心的建设、补充流动资金。

之所以建设海外研发和营销中心,是因为纳微科技看好新兴市场机会,且其产品已进入国际制药公司。其在2019年就已经设立印度子公司,并成立了印度销售团队,加强其在印度的销售能力。其表示:“预计已拓展的主要客户在后续将会对公司产品销售收入产生持续贡献。”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