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这届猫咖不太行

咖啡店里的宠物或许并不是财富密码,猫咖不应单纯地把猫作为揽客工具,深挖猫咪带来的消费点大概才是答案。
2021-08-09 14:26 · 微信公众号:新熵 柠檬

互联网上的萌宠浓度越来越高,打开B站,从生活区到知识区,连游戏区的UP主们也会带着爱宠一起出镜。

萌宠崛起,源于压力山大的年轻人对“吸猫”“撸狗”等活动燃起的热情,这些毛茸茸的小生物,似乎身上每一个细节都踩中年轻人的“萌点”,令他们欲罢不能。

据《2020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中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宠物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整体规模超2000亿元。养宠群体有下沉趋势,二线城市爆发出惊人潜力,养宠占比已超过一线城市。从年龄上看,80后、90后等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群占据较大比例。

宠物吸引的目光越来越多,但养一只宠物并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比如经济实力不允许、住所无法养宠物等,除了去有宠一族的朋友家,就只能“云养宠”了。

不过对于“猫奴”们来说,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猫咖。

最早的猫咖诞生于1998年的台湾,受其影响,六年后日本出现了*间现代猫咖。由于当时大部分日本公寓都明确规定不允许饲养宠物,猫咖迅速得到“猫奴”们的追捧。2011年,猫咖回到国内,成为一种野蛮生长的新兴行业。

猫咪是小焦的“续命神器”,从高中开始她就非常喜欢猫咪,但家长总觉得猫不亲人,不允许她养在家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知道猫咖的存在。

2015年,小焦所在的城市有了*家猫咖。为了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店主把猫全部关在一个玻璃房中,与用餐区完全隔离,并且会限制每一位顾客进入的时间。

跟着朋友去过之后她感到很失望,“去猫咖不就是为了撸猫吗?总不会真的有人去猫咖为了喝咖啡吧?”

三年后的暑假,在朋友的推荐下小焦发现了一家“宝藏”猫咖。这家猫咖是一家夫妻店,藏在小区居民楼内,店内有十几只不同品种的猫咪,或趴或坐陪伴在客人身边。

“进店后店主会给我们介绍每一只猫,其中有五六只都是救助的流浪猫。”从店主介绍中小焦得知,这种有救助性质的猫咖并不多见,流浪猫身上可能携带病毒,不仅会传染原住民,还会传染到顾客身上,如果想接收流浪猫必须花大价钱去医院进行全身检查。

“猫咖倒得很快,去过的店基本很难去第二次,不是不想,是等一两个月再想起来时,就会发现那家店已经不干了。”

从日本起源的猫咪经济学似乎在猫咖身上失效了。

01

失效的猫咪经济学

2015年,日本提出了猫咪经济学,他们认为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用好了猫咪元素就一定能够获利。

据统计,2015年与猫相关的产业为日本GDP贡献超过2.3万亿日元,占据当年GDP近0.5%的份额。不少店铺、车站在生死关头引入猫咪,比如日本关西和歌山县的车站曾濒临废弃,在“聘请”猫咪作为站长后,仅2012年一年时间吸引海内外旅客超220万人次,成功让车站起死回生。

在国内市场也是如此,人们对于猫咪的喜爱足以带动某一产品的热卖。

2019年,星巴克曾推出樱花系列杯,其中一款猫爪杯异常火爆,当天就销售一空,原价199元的杯子被炒到千余元。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情况官方迅速反应,在其声明中明确表示:“猫爪杯与之前其他新品的市场计划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也就意味着,“一杯难求”的原因并不是星巴克实行“饥饿营销”,而是这款杯子跟“猫”挂钩。

“萌”即正义。这句话成为这届年轻人心目中的至理名言,“猫经济”也随之盛行,与猫咪相关的产品包括活体猫、猫用品等都快速发展。

毛茸茸的猫咪虽然是解压神器,但它们也是一条生命。对于喜欢猫咪的年轻人来说,能不能负担得起养猫成本是个大问题,同时,部分公寓不允许养宠物的要求,也阻断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养猫之路。

喜欢猫但又无法自己养猫,在这部分“求而不得”人群的需求下,猫咖的出现似乎顺理成章,用一顿饭钱就能撸到可爱的猫咪,这听上去确实很有诱惑力,但猫咪经济学似乎在传统猫咖行业并不适用。

早期的猫咖并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运营模式在摸索中改进,当时大多猫咖都藏在小区内的居民楼,规模小,分布散,在经营过程中,大部分都是让人猫直接接触,若未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则容易出现病症互传现象,如猫藓等人畜共患病,双方安全都难以保障。

除了健康问题,猫咖这种把猫咪和餐饮结合的运营模式本身就存在漏洞。猫狗这类带毛宠物掉毛问题严重,一些长毛品种更是直接化身“蒲公英”,毛发遍布房间的每个角落,很难完全清理干净。在猫咖中多只猫咪同时生活在同一房间,猫毛问题更加严重,食品卫生存在隐患。

但如果采用用餐区和撸猫区分隔,那么猫咖存在的意义就出现偏差,毕竟大部分消费者的目的就是在猫咖随意撸猫,一旦施加限制,就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目前,经过多年发展探索,市场上大部分猫咖都已经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经营,从进门就要求消费者穿鞋套、收起与外界接触的外套和包、为消费者提供免洗酒精消毒液洗手,为客户详细介绍每一只猫咪的性格,避免出现猫咪伤人事件,同时在出门的时候提供粘毛器,让消费者有一次舒适的撸猫体验。

新的经营方法确实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猫咖的发展仍然受到很多限制,十余年的行业发展并未孕育出一个头部品牌。

猫是个好噱头,但猫咖可能不是一门好生意。

02

猫咖不是一门好生意

猫咖是一种注重体验感的线下经营业态,以猫咪和轻餐饮为主,很难做出自己的特色,同质化严重,猫咪+咖啡的模式千篇一律,不少店铺以撸猫为卖点,从不留意食品质量,与其说是猫主题咖啡厅,倒不如说是以咖啡为门票的撸猫馆,顾客粘性较低,店铺生命周期也短,极少有店铺能够发展成连锁品牌。

对于经营者来说,在商业化道路上,顾客和猫咪都是难题。

部分消费者会违背店内规定,比如随意喂猫咪吃不应当吃的食物、强行抱猫、强迫猫咪合影等,这些举动不仅会对猫咪本身产生伤害,也容易让猫咪紧张、生气,进而对消费者产生伤害。

除了顾客难以控制,猫咪也很难乖乖地去取悦每一位客人。成年猫每天所需睡眠时间超过12个小时,且作为夜行动物,白天是店铺营业时间,更是它们的睡觉时间,因此正常情况下猫咪无法长时间保持活跃状态跟客人相处。

除此之外,大部分猫咪警惕性非常高,很难在*次见面就允许人类上手摸或者抱自己,在面对大量陌生消费者时,强烈应激反应下亮爪伤人都是小事,更主要的是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为了尽量弥补这一问题,猫咖在前期除了在硬件装修等方面的花销,在猫咪方面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

猫咖选猫跟自养有很大的不同,猫咖的猫咪需要频繁与大量陌生人亲密接触,性格温顺、亲人是基本要求,同时,作为猫咖的“打工猫”,长相也很重要。

相较于普通的非品种猫,如中华田园猫,也就是最常见的橘猫、三花猫等,经过多年培养选育的品种猫性格和外貌都更占优势,比如矮脚猫、金渐层、银渐层等,不仅长相更惹人喜爱,性格也更加温顺。但这类猫咪身价不菲,根据品相决定是几千还是上万。

除了金钱,猫咪还需要精心照料,尤其是品种猫,更需要人类精心照顾。猫的品相不仅跟血统有关,跟主人付出的精力也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精心的照料,猫咪的毛发、脸部都会诚实地反应出来,一只脏兮兮的小猫无疑没有一只健康的猫咪更吸引人。

然而在经营猫咖时,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可能与收入并不对等。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由于猫咖基本都有一点违背猫咪本性,不少爱猫人士对猫咖的存在抱有怀疑态度,而非爱猫人士对于猫咪的需求并不多,重复消费概率较低。

猫咖并不是生活刚需,更多是图个新鲜,愿意消费的意愿并不强烈,这也就意味着猫咖一旦提高价格,愿意消费的人群将会大幅缩减,但保持低价,则容易入不敷出。

为了提高盈利,不少猫咖选择扩大业务范围,让店内不止有猫咪和咖啡,去吸引更多消费群体。

03

猫咖不止有猫咪和咖啡

虽然市场上对传统猫咖确实有一定的需求,但生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赚钱。

传统猫咖以猫为噱头揽客,其本质还是轻餐饮,前来消费更多是图个新鲜感,消费者粘性不强。前期猫咖盈利点有限,回收成本较慢,大多店主都会以亏损收场。

在成功存活的猫咖中,猫咪不仅占据大部分成本,也创造了大部分收益,店内不止有猫咪和咖啡,还有猫咪用品、猫咪护理、猫咪寄养等业务,部分猫咖还有活体猫出售。

甚至有部分猫咖的前身就是猫舍(繁育、出售活体猫的店铺),由于本身就是猫舍,无需另外采购猫咪,转型成本并不大,猫咖的实地互动性反而能够让活体猫业务更上一层楼。

B站UP主猫不理咖啡所经营的猫咖就是从猫舍转型而来,除了繁育和销售活体猫等业务,还提供寄养服务,实现多渠道盈利。

猫咪经济学并非浪得虚名,在互联网中猫元素都可以被称作是“财富密码”,自制视频的盛行让“网红猫”或许也能够成为猫咖的新思路

抖音博主江湖有大头也是一名猫咖经营者,猫咖中*的猫咪大头频频出现在视频中,成了一只“网红猫”,拥有近两百万粉丝,不少到店顾客都是大头的粉丝,这种“网红”化也能够带给猫咖更多的顾客。

目前,可替代猫咖的娱乐性场所数量众多,剧本杀、狼人杀等新型娱乐场景吸引大量年轻人的目光,甚至除了猫咖,狗咖、爬宠咖、异宠咖等也开始悄悄流行,猫咖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同时,以猫咪为主题的咖啡馆,猫咪自然是重点。猫咪和餐饮卫生很难和解,无论店主有多勤快,猫毛永远存在,更不用说猫咪喜欢上桌子跟人类抢食等行为带来的卫生风险,所能做的只是尽力而为,这让猫咪和轻餐饮模式成为伪命题。

但如果换种思路,轻餐饮只是附加业务,猫咪才是内核。猫咖的线下体验感大概就是当前宠物经济中缺少的那块拼图。

单纯的体验感很难吸引长期消费群体,如果将线下体验和宠物经济相结合,以猫咖为基础,附加多种宠物业务, 定位成为养宠一族服务的体验馆,或许能够让消费场景更加完整。这样的宠物服务或许才能够孵化出行业内的头部品牌。

咖啡店里的宠物或许并不是财富密码,猫咖不应单纯地把猫作为揽客工具,深挖猫咪带来的消费点大概才是答案。

相较于目前的客户群体,宠主和准宠主也许才是猫咖最需要的消费群体。

若迎合“猫奴”们的需求,以猫咖为载体,融宠物用品销售、猫舍、美容、寄养等宠物相关业务于一体,扩大受众,才能够乘上宠物经济的东风,培养固定客户长期消费习惯,打造多渠道盈利模式。

这或许才是猫咖打开商业化大门的正确姿势。

(采访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新熵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