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高瓴李良:我们如何布局先进制造

“碳中和既是外部约束条件,也是‘中国制造’最好的发展机遇。”
2021-12-10 12:24 · 投资界 Aimee

12月9日晚,在2021凤凰网科技峰会“科技、数字、变革:迈向碳中和”论坛上,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表示,仅仅通过控制碳排交易、资源调配无法真正令中国要实现碳中和,而唯有大规模的换技术,以新的绿色技术驱动,为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制定新标准,才能在零碳时代获得竞争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碳中和既是外部约束条件,也是‘中国制造’最好的发展机遇。”李良说。

李良也给出了高瓴判断先进制造的4个维度。其一,先进制造和传统制造相比,关键看能否完成由量到质的升级、以及从大到强的突破;第二,先进制造是传统制造向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升级;其三,先进制造是追求世界标准、全球领先的“中国制造”;其四,先进制造的本质是人才密集型行业,是强科技创新驱动下的工程师创业。

于此同时,李良也指出,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仅仅以资金来支持是不够的。高瓴有超过200人的深度价值创造团队中,能够以精益管理等工具,以“健身教练”的身份,帮助企业打造自己的内生核心竞争力,做创业者的共创伙伴。

高瓴李良:我们如何布局先进制造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

我是高瓴李良,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探讨“科技、数字、变革:迈向碳中和”这一关键议题。

过去这一年,相信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碳中和已成为我们生活与工作中无处不在的高频词。对于投资行业来说,它也格外的有意思,因为绝大多数时候,投资投向的是变化与不确定;但今天,绿色转型已成为未来最大的确定性,这一确定性有力地引导大量社会资本转向碳中和相关产业,通过不断探索最优的资源配置,去追求环境、公平、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赢。

作为一家创新型产业投资机构,高瓴自成立伊始便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视为投资的重要标准。我们从去年开始推动气候变化的学术研究工作,成立了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并在今年年初发布了行业第一份碳中和报告;我们也在今年初完成了对高瓴自身的碳排查,加速推进我们自己的低碳化运营;我们还向高瓴被投企业伙伴们发出了业内首份“碳中和倡议书”,邀请大家和我们一起拥抱变化,打破发展惯性、加速低碳转型。

但今天我主要想与大家分享的,还是在碳中和这一大的投资命题下,高瓴是如何探索的,我们有哪些发现、以及我们阶段性的心得。

我们先来看中汽协一组数字。2020年底时,新能源车新车消费渗透率大概在5.4%左右,到今年10月已达到了18.2%。这一数字的增长超出了哪怕是最乐观的人的预期,它意味着汽车电动化已突破临界点,即将进入陡峭增长期。而中国有幸在其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凭借科技创新,我们打造出了一批原创、环保、且真正受用户欢迎的好产品,通过优质的供给激发需求,从新能源车百年一遇的变革机遇开始,带动了上至原材料、电池、储能,到整机厂,再到下游的换电等在内这一整条创新产业链的震荡,从而推动了中国制造的加速变革。

我们再来看能源业。中国企业们在每个制造环节上对工艺的反复优化、在生产设备上的不断创新、以及对新技术的持续尝试,推动了太阳能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在光照资源丰富的地区每度电甚至降到了1毛钱,而煤电成本一般在2-3毛。根据国家能源局今年9月数据,光伏的平均成本比10年前下降了75%。在能源行业,每降一分钱都会带来需求的大涨,大量廉价的电又将衍生出更多的新兴产业。所以说,碳中和正在把能源业变成先进制造,因为制造业的特征正是成本随着规模扩张而持续下降。

因此我们相信:中国要实现碳中和,必须推动整个制造业向先进制造全面升级。仅仅通过控制碳排交易、资源调配是不够的,唯有大规模的换技术、以新的绿色技术驱动、为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制定新标准,才能在零碳时代获得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碳中和既是外部约束条件,也是“中国制造”最好的发展机遇。

那么,和传统制造业相比,碳中和背景下的先进制造到底有何特征?在高瓴“科技+实业”的投资“哑铃”中,这是我们会重点关注的问题。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和摸索,我们目前会从4个维度来看:

第一,先进制造,和传统制造相比,关键看能否完成由量到质的升级、和从大到强的突破。

由量到质的升级,需要的是一套科学、现代的生产流程和管理工具,需要数字化、精益管理等方法论加实践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本质是对制造业“大脑”的升级。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已向世界输出了源源不断的商品,而成为制造业强国的标志则要看我们能否在产业中突破性地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向世界输出更先进的生产力。

第二,先进制造,是传统制造向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升级。

过去10多年,我们目睹数字技术缔造了整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业,接下来在走向零碳的过程中,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发生同样巨大的化学反应。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从设备自动化向数据智能化时代迈进。以软件为驱动的数据实时流动是解决制造业中不确定性、推进效率飞升的核心密码。

第三,先进制造,是面向全球市场、追求世界领先的“中国制造”。

这一点,在我们关注和投资的很多企业身上已非常突出。比如电池行业,以宁德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就始终在开拓全球最领先的技术,它从来没有把对手限定在身边。因为从传统制造业升级到先进制造的本质动力,就是占据全球产业链价值的更高端。

第四,先进制造,本质是人才密集型产业。

传统制造业或是劳动密集型、或是资本密集型,而先进制造一定是人才密集型。先进制造创业,就是工程+科学,是强科技创新驱动下的工程师创业。

工程师的使命是解决问题,且是以不断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此前的人口红利已消失,但如今每年我们有500万工科大学生毕业,是美国的10倍,当他们进入制造业,带来的将是巨大的工程师红利。

中国的创新已进入深水区,往后,将会越来越多地从商业模式创新转向原发技术的创新。基础科学投入的提升,技术人才创业时代的到来,叠加这一波工程师红利的释放,我们认为先进制造转型孕育了大量机会。

最后,我也想和大家分享,在碳中和背景下,制造业这一波“百年未遇”的转型机遇中,高瓴在做什么、能做什么?

几年前,高瓴创始人张磊就曾表示,“创投行业已进入农耕时代。而以中国制造业升级为核心的产业创新,正是一个需要精耕细作的行业。” 制造业作为经济之本,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评估基准。而在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之下,培养一批关键技术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更是补足产业链短板的关键。

高瓴从多年前开始重仓中国制造,对包括百丽、公牛、怡合达等企业做了投资。百丽和公牛虽看似生产的是消费品,但实际上他们都做了大量上下游的垂直整合,都是有上万人规模的制造业企业。对其中部分企业,我们更是派出了上百人的成建制团队,深入到企业一线,与他们同寻找、共实践通过精益管理、数字化转型等方式完成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跃迁的解决方案;专精特新企业在技术攻关到市场开拓之间有很大的挑战,往往需要穿越多重“死亡谷”。而高瓴除了能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还有丰富的科技与实体企业生态,可以发挥科技创新连接器、催化剂和加速器的作用,通过专业的资源配置,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创新和绽放。

我们深感,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仅以资金来支持是不够的。尤其现在,当碳中和推动制造业走向全面重构,带来机遇的同时,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自己本人是学自动化出身,最早进入投资行业时跟工业和能源打了多年交道,深知制造业里有太多的细节,需要解决太多的问题。我们希望把自己作为制造业创业者的同路人,去分享我们的感知、包括我们过去十多年来对行业的观察和体验;我们超过200人的深度价值创造团队中,专门单设了“精益制造/供应链”专业序列,就是希望以精益管理工具,帮助企业重新梳理和构建价值链体系,以“健身教练”的身份,帮助企业打造自己的内生核心竞争力。

如果需要,我们也会以不止于资金的方式,提供包括数字化升级、组织人才搭建等在内的多种工具,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及时、更深度的定制化服务。当正确的道路一旦确定,高瓴就会毫无保留地用我们的所有资源去帮助大家吸引人才、开拓客户,加速发展。我们期待的是,成为科学家和创业者的共创伙伴。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Aimee,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112/483082.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