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做个选择题吧:
假如有一天你死了,你会让人继承你的数字遗产,还是一键清空全部数据?
近日,苹果正式启动 “数字遗产计划”,再次把这一话题送上了风口浪尖:
假如你用的是苹果手机,又恰好将系统更新到了iOS15.2版本,你就会看到一个全新的功能——“遗产联系人”。
在这里,你可以指定5个人成为你的“遗产联系人”,并在设置完毕后向他们发送短信:
“小黑,我已将你添加为我的遗产联系人。在我去世后,你可以访问我账户中的数据。我已和你共享访问密钥,它会自动存储在你的 ‘账户’设置中。我若不在了,你可以使用此密钥访问我的 iCloud 数据。”
正如这条短信所说,在你去世后,他们只要出示你的死亡证明和访问密钥,便可以查看你手机里的iCloud数据,包括照片、视频、备忘录、文稿、个人信息等。
那么问题来了:你会设置吗?
恭喜你,死后再“社死”一回
当我告诉妈妈“苹果推出了数字遗产计划”时,她表示还得花时间想想让谁来继承,而我不是她的*人选——
可见,对一个分配者来说,数字遗产不仅有死后泄露隐私的风险,还可能在生前加剧家庭的分崩离析。
开个玩笑。不过,一个流行多年的互联网段子,或许可以概括大部分人对数字遗产的态度:
“如果有一天我出了车祸,走在马路上不幸被车撞飞,我也一定要在空中先清除手机里的聊天记录,才能放心地昏倒在地上。
毕竟古话说得好,‘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其实,数字遗产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
早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在《保存数字遗产宪章》中提出:数字遗产是特有的人类知识及表达方式,它包括文化、教育、科学、管理信息、技术、法律、医学以及其他以数字形式生成的信息。
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数字遗产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财产类”遗产,那些肉眼可见“很值钱”的东西。
比如你的支付宝余额、*荣耀的*皮肤、有效期还剩一周的网X云会员、NFT虚拟艺术品;除此之外,创作者们的数字专辑、摄影作品、设计图、个人专利等“虚拟资产”,也可归入这一分类中。
一类是“精神类”遗产,大部分卖不了钱,却对当事人有特殊的意义。比如你的各大平台账号(微信、QQ、微博、豆瓣、虎扑),以及这些账号里的聊天记录、个人日记、浏览历史等。
显而易见,人类最想销毁的数字遗产,是后者。
不少人表示,比起“遗产联系人”,人们更需要的是“一键清空”功能——
在你死后,一旦有人试图访问你的手机内容,系统就会自动格式化手机,一键清空你在互联网留下的所有痕迹。
社交软件Snapchat的“阅后即焚”功能,就是吃准了注重个人隐私的社交需求,才在社交网络中风靡一时;大热日剧《人生删除事务所》中,主角团也为死者们提供着相似的服务:
作为一个将死之人,你可以委托人生删除事务所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在你死后,删除/保留你在手机、电脑等设备上的数据——事实上,日本确实有公司提供过此类服务。
至于为什么人们执意要清除数字遗产,人生删除事务所给出了一个答案:
社会总是期望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格,表里如一。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不如意的时刻,也有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些难以启齿、不便分享的事情,往往都被隐藏在电子设备里——
在公众面前闪闪发光的优质偶像,翻开他们的聊天记录,或许也能找到偷税漏税、出轨嫖娼的证据;
朋友圈里的你,可能是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微博小号中的你,却可能每天都在吐槽领导、释放戾气。
可想而知,没有什么事情,能比死后暴露隐私更“社死”了。
要知道,这类人最想瞒住的一批人,往往就是身边的人(朋友、亲人);而这一批人,偏偏又最有可能成为他们的遗产继承人。
换作是你,你会愿意让他们继承你的数字遗产吗?
支持数字遗产的人,都在想些什么?
一个事实是,尽管还存在诸多争议,但不少人已经对数字遗产持开放态度:
早在2012年,南都周刊的一项调查结果就显示:有52.19%的人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继承自己的数字遗产。
而2021年发布的《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越来越多人将微信、QQ、游戏账号等条目列入遗嘱,有21.35%的90后希望自己的数字遗产能被继承。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支持”继承数字遗产?
我们不妨从几个经典案例说起。
2004年,美国男子艾斯沃斯在伊拉克执行任务时不幸身亡,他的父母希望能进入儿子的雅虎邮箱,以保留与儿子相关的回忆。
因为被雅虎公司拒绝,他们将后者告上了法庭,最终法院的判决为:不提供密码,但会将邮件内容刻录在一张光盘上,送给当事人的父母;
2011年,中国辽宁的王女士,因为丈夫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希望腾讯能提供丈夫的QQ密码,以从中获取与两人相关的信件和照片留念。
但腾讯方的回应是,要拿到密码,只能通过“找回被盗号码”的方式进行操作。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数字遗产存在的必要性和争议性:
对艾斯沃斯的父母和王女士来说,逝者留下的数字遗产,为他们提供了追思的渠道:不论是亲人的合照,还是往来邮件,都可以成为后人的一种寄托——
现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都是仅三天可见,试想一下,一旦你死了,亲人哪怕想从朋友圈中寻找回忆,也将成为一种奢望;
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互联网企业每年光是储存用户信息,都需要花费极大的运营成本,所以如果一个社交账户长期处于无人使用的状态,就会面临被注销的结局。
因此,大部分人对数字遗产的争取,并不是为了窥探他人的隐私,而是为了保留亲人在这世上留下的最后一点痕迹。
但数字遗产,也不是这么一两句话就能让人继承的。
如果仔细阅读过各大平台的用户条款,你就会发现,用户实际上拥有的,是社交软件的使用权,而所有权在公司手上。
“未经我司许可,不得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售卖账号”——能不能让人继承你的数字遗产,你说了不算;
与此同时,你应该也留意到,各大平台都与用户签订了“隐私保护”条款。
因此,平台是有法律责任和义务保障用户个人隐私的,而一旦允许他人继承数字遗产,就意味着平台将用户隐私交给他人,首先就违背了通信秘密保护原则——
同时,这也意味着平台需要负责审核继承人的真实身份、明确他们可使用的遗产范围,这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技术与人工成本,还得承担审查过失可能导致的民事损害赔偿风险。
因此,这也让数字遗产的发展之路“阻碍重重”。
2018年的Facebook一案,则将数字遗产这一话题再次推向高潮:
2012年,德国的一位未成年少女在地铁站不幸身亡,但根据仅有的现场监控和目击者证词,警方查不出具体的事故原因。
于是,女孩的父母希望能登录女儿的Facebook账户,看看上面有没有什么线索,但Facebook以保护个人隐私为由,拒绝提供相关内容。
于是女孩的父母起诉了Facebook,此案经过三审三判,终于在2018年有了结局:
根据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Facebook需要向女孩的父母提供相关信息。
其中讨论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
让死者的亲人继承数字遗产,会不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换句话说,张三跟你一起吐槽过父母,结果在你死后,这些聊天记录到了你父母手上,那谁来保障张三的隐私权?
在此案中,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让亲人继承数字遗产,并不违背他人的相关权益。因为在互联网中,人们发出信息的那一刻,就应该意识到有暴露风险——
张三发给你的聊天记录,本来就可能被你截图转发给另一个人,也可能刚好被其他在现场的人看见。
而Facebook一案的*意义在于,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做出的最终判决,在某种程度上,*次对数字遗产被继承的合理性、合法性做出了肯定,具有开拓性的历史意义。
数字遗产怎么分,也不是你说了算
如果我今天想立个遗嘱,分配自己的数字遗产,需要经历几个步骤?
2021年10月,B站up主@当下频道 前往中华遗嘱库,亲身体验数字遗产遗嘱的相关办理流程——
结果,视频中的小姐姐前后一共花了2个月的时间、花费了4位数的费用,才完成了数字遗产的“分配”工作。
一个事实是:分配数字遗产,不只是留下账号密码这么简单——
由于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对于数字遗产的使用范围和继承方式,每个社交软件都有各自不同的规定。
因此,如果你直接在遗嘱上写下“我宣布由XXX继承我的B站账号”,这样的一段话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在确立遗嘱之前,你还得先向各大社交平台咨询他们的相关细则:
比如,微信到现在还是没有继承账号这一说,亲属只是可以通过出示死亡证明等相关文件,转移逝者在账号中剩余的金钱财产;
而B站推出的“纪念账号”功能、微博对账号设置的“保护状态”,是指平台不会注销逝者的账号。人们可以在账号下方留言追思,进行“网上扫墓”,但是所谓的“继承人”并不能登录账号、编辑内容;
而Facebook最新公布的规则是,人们可以指定一位信任的人,在死后继承自己的账号,而“继承人”可以修改封面图片、通过好友申请等。
另一方面,你还得确定立下遗嘱的数字遗产真的属于自己,不然容易闹出大乌龙。
2010年轰动一时的“屠龙刀”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男子陆某沉迷网络游戏,并且拥有*装备“屠龙刀”,价值5万元。后来他因车祸不幸身亡,妻子李某在继承他的数字遗产时,却意外遭到了第三个人的抗议——
原来,陆某在游戏里还有一个“妻子”杨某。“屠龙刀”是他与杨某在*配合下获得的装备,也由此引发质疑:“虚拟财产,不就该由虚拟亲属继承吗?”
最终,法院判决两位女子各继承“屠龙刀”50%的份额。
总之,数字遗产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不过,在未来,数字遗产的分配,还有很多新的可能: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博格曾提出,未来的数字遗产,可以设立一个具有“失效时间”的继承机制:
按理说,日记会泛黄、墨迹会消失,“我们也应该建立一个渐变的遗忘机制,允许信息随着时间逐渐‘分解’或‘锈蚀’”。
另一个有趣的做法是,就像捐献眼角膜一样,你也可以选择在死后捐献自己的数字遗产——
美国的互联网档案馆、新加坡的国家图书馆,早已开始将有价值的网页、多媒体文件收入馆中,人们可以捐出自己的数字遗产,为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做出贡献。(前提是有价值)
数字遗产,还有可能让你得到“永生”: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新浪微博宣布,将收录所有微博内容作为数字记忆和数字遗产进行保存。
当时就有人表示想到了英剧《黑镜》中的情节:如果储存的信息足够丰富,利用这些数字遗产,我们说不定能还原一个和死者一样的机器人出来。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你会怎么处置自己的数字遗产?
参考资料
[1] 德国数字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查雁翎
[2] 我国数字遗产继承问题研究︱崔灿
[3] 谁动了我的数字遗产︱沈玎
[4] 你会删除你的数字遗产吗?︱孙晨曦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锐见Neweekly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